饶益有情戒,这是菩萨的戒律。作为菩萨,作为大乘修行者就要饶益众生。佛讲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现在都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了,如果你这些都是真的,那你就是大乘修行者,你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就要受持这个戒律。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仅不恼害众生,还利益众生。在家里、在单位、在外边布施,不求回报地付出..
学佛 更多...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你是哪种根器?你学佛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佛讲人有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三种根器。三种根器有三种修持方法。你是哪种根器?你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世间的这些福报,那你就是下士道、下等根基的人。那样的话你就不用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直接修世间法就行了。皈依三宝,然后去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这个基础上,再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就能得到人天的福报..
学佛 务必要警惕的十大问题
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修才会受益。二、执理废事、不重实修:有时间呼吸就有时间修行,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其中都是智慧。法在书本里,道在屎尿中,修行在呼吸间。理悟不等于事悟,正所谓..
学佛 成绩自测:如何判断自己修学有无进步?
学佛修行好与坏的标准,不是以学佛时间的长短来判定的,判断修行是否进步,关键也不在于所知佛学理论的多寡,而在于我们能否将学过的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里面,能否运用佛法很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矛盾、烦恼,改变我们的习气,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违缘,能否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等等…… 烦恼习气变少我们生..
嘎玛仁波切:当你因缘福报具足,即使懵懵懂懂并未想到信佛学佛 ,师父也会找到你
要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除了发无上菩提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忏悔清净罪业,还要累积善根福德。《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知舍取因果就是少善根的表现。有的人有积德行善的机会,却不愿去做,宁可在家睡懒觉,也不愿抓住给自己累积福报的机会。但是造业的机会,却能抓得牢牢的,去吃点杀海鲜的大..
悟显法师:怎么提升学佛 境界?
悟显法师这个我们在《法华经》的时候讲到学佛法你要懂得提升你自己的境界,你不能永远都在那里学人天乘或是小乘,那么甚至有些人他觉得他学了人天,把人做好了他就够了,他还会给你讲一些邪见,他说:「我们做人要知足,把人能做好、五戒能做好、佛号能念好,这样就成功了……。」这个就是邪见,这个不叫知足,这个叫没有 ..
不要觉得微不足道 这是学佛 人的基本要求
编者按:你持五戒吗?身为一名佛弟子,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请看今天的《智慧法语》,学佛的人,应该拥有正知正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还应深信因果,善恶因果通于三世,我们要多种善因,求得善果;其次就是精勤修学,亲近善知识,深信因果之后,应将佛法付诸实践,勤修佛道以求解脱。若佛子,自..
学佛 人这三种地方绝不可去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总括说来有三种,是怨仇争处、众人聚处和玩乐之处。“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
我一辈子心善,还用学佛 吗?
文:达木我和妈妈说:“妈,你学佛吧……”话还没说完,妈妈就打断了我:“老了学什么佛,我一辈子心善,做善事,还用学佛吗?”我无言以对。妈妈毕竟是妈妈,是长辈,我总不能强求吧,万事随个缘,缘分没到,说再多都是徒劳,不仅适得其反,而且徒增烦恼!妈妈的回答,却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说一辈子心是善的,做得也是..
学佛 从哪 下手?《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文字版)
我到二十六岁,遇到方东美先生,才学了佛。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洋哲学讲起,讲到中国的,讲到印度的,印度讲佛经哲学。我听到这个题目,我就向老师报告:「佛是宗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我那一年二十六岁,说我还年轻,「你还不知道,释迦牟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