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他永远慈悲地对待每一个众生。只有柔软心方可进入究竟第一义谛实相的道理。培养柔软心分两个角度进行。第一, 从理体角度,要证得空性,诸法平等。万法都是自己本性所具足的,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都是未来佛,所以,应当恭敬跟柔软。柔软心最重要的是要降伏自己,对人家好是..
境界 更多...
修行的最高
达真堪布:一样的生死,不一样的境界
一个真正的成就者、见性的人,表面上、示现上会有生老病死,但是在他的内心境界里是没有的。生和生、死和死、变和变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的内心不受这些影响。对他来说,这些都是成就的助缘,都是佛的化现,是清净的、圆满的。比如“文革”期间,很多大成就者被关进了监狱,但是他们跟平时一样,能吃能睡,无牵无挂,悠闲自在..
戒色最高境界 :不戒而戒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比较阳光的人和一个邪淫的人,他的区别在哪里?”。异想天开同学说:是气质;自律同学说是:颓废;29号同学说是眼神。小昭同学说是生活方式。兵同学说是精气神。谁在敲门说是人生观。各位同学答的都很好。这里面我觉得小昭同学答的是最好的。刚才同学们答得确实都是存在的,但是一个邪淫的人和一..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 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周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有辩才,善能开演,汝今应为菩萨大众宣扬妙法。”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l..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我们修禅定,主要是为了产生智慧,一旦入定了,心静下来了,会出现很多觉受。但这些觉受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能执着。觉受有乐觉受、明觉受和无分别觉受。乐觉受。打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喜悦。没有什么可高兴,没有什么可快乐的,但是心里就特别高兴,喜洋洋的,这叫乐觉受。明觉受。打坐心静下来时,会看见很多外边的东..
净土法门: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念它得福,不能提升境界
佛怎么度众生?帮助众生觉悟,觉悟之后,你自然把这些假的、虚妄的全放下,你就成佛,你就跟他一样,佛用这个方法来度众生。我们跟他配合就快速成就,我们不跟他配合速度就很慢。必须真正配合你才得受用,得受用不是佛给你的,是你自己觉悟了。所以佛度不度众生?佛不度众生,佛要有能力度众生,把我们全都度了才叫慈悲。佛度..
品茶禅坐:茶禅境界 与开悟相通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吃茶去”中禅意深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成型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语有着内在的联系。“吃茶去..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有一回释迦牟尼佛说法归来,弟子们个个想念佛陀,争先恐后去迎接,其中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华色第一个到达佛陀面前,恭敬地说:“佛陀啊,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了!”佛陀说:“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我的不是你!”“不是我?那是谁呢?”“是须菩..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品名:“入”就是证入。“不思议”,这是佛教一个常用的名词。但我们一定要思惟这个名词具有深刻的含义。我们众生都是会思惟,“思”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心意识的心理活动;“议”就是我们的语言交流、讨论、议论..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境界 ?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境界? 从最根本、最原始的生命角度来讲,内心的成长并不困难。因为我们有一种资源一直在沉睡,而潜能的开发即为生命当中佛性的展现。心什么时候才可以主宰物呢?当我们觉悟了,和万事万物如实互动时,就会拥有它们,它们也不会伤我们,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通过后天的方法来实现圆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