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常疲倦、得不到食物、得不到帮助的情形下,我们应该予以协助。即在有人得不到饮食、衣物时要伸出援手,比如关爱从偏远乡下到城市生活的人(如农民工)..
嘎玛仁波切 更多...
嘎玛仁波切 :做个好人,今生与来世都会身心安乐
导语:现今浊世,没有很大的福报,不可能投身为人。轮回之中,只有生而为人,才有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机会,只有人懂得寻找从痛苦解脱的方法。珍惜暇满人身,为了所有众生的究竟解脱,追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祈愿早日证得无上正等觉佛的果位。能够投胎到人道,拥有暇满人身,非常难能可贵。人体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亿细胞..
嘎玛仁波切 :高僧大德也会受业报吗?
问:祈请上师开示,高僧大德也会受业报吗?答:佛陀时代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涅 的时候是被乱石砸死的,这是他最后的业力成熟了。有一次,舍利子和目犍连去往地狱救度众生,看到耆那教的教主大雄死后堕入地狱受苦。他的弟子们在人间尽力为他供灯,他却在地狱里万箭穿心,痛苦不堪。大雄见到两位尊者,请求带信给耆那教的信..
嘎玛仁波切 :如果学了佛,马上一切顺利如意,那因果就是假的
导语:皈依了,学佛了,在还没修行清净业力之前,果报成熟的当下,一定还会头痛、生病,遇到障碍的。就连龙树大师和目犍连尊者依然要面对因果业力,何况我等凡夫?只要造了因就一定会有果。不少人认为,学佛之后就该事事顺心如意。所以遇到了挫折、病痛时,就会心生疑惑:我学佛之后,为什么还会生病?为什么还会不顺?但这..
嘎玛仁波切 :明白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面对无常就会释然
导语:面对无常的时候,如何才能平静面对?是坚定的信仰。学佛,让我们认知世界的本来面目,当任何事情发生时,懂得珍惜所有的“重逢”和经历,慢慢远离执着与眷恋,自然就会远离伤害和痛苦,让生命欢喜自在。有些老年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佛后,对亲情变得麻木不仁,对父母不再像以前那么亲了。这当然不会,孝顺父母,是佛..
嘎玛仁波切 :想要报答父母恩,就让他们的心真正有个所依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所有善行中首要的就是对父母的孝顺。没有人的恩德比父母对我们更深,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父母的恩德是无边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不仅生了我们,还费尽心血养育了我们。佛经上说:“如果儿女将父母扛在左右肩上,围绕整个宇宙、整个大地,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德。但是有个方法足以报答,..
嘎玛仁波切 :供护法有什么效果?护法可以保佑我们发财吗?
问:祈请上师开示,供护法有什么效果?护法可以保佑我们发财吗?答:在莲花生大师的伏藏法里告诉我们,护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出世间的护法,也是佛菩萨的化身,虽然从外相来看,护法很凶猛,但都是佛菩萨的智慧幻化,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慈悲示现的;第二种,是世间的鬼神。虽然他们是世间的鬼神,但当初莲花生大师进藏之时,曾..
嘎玛仁波切 :通过佛法转变心念、言语和行为,就是最大的加持
导语:此生的种种不如意,不代表只能听天由命,种下好的因,就能结出好的果。通过闻思修佛法,一旦具备了慈悲与智慧,就能不再因造作业力而受苦。有人会把佛教的因果道理和宿命论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异。宿命论是命运不可更改,只能被动接受一切。但佛教的因果道理不一样,主动权是操之在己,只要改变了因就能..
嘎玛仁波切 :心中有佛,无论走到哪里,既不害怕,也不寂寞
我从小生活在佛教家庭,自幼就开始走修行之路,用现代话来说,是听佛菩萨的心咒出生成长的“佛二代”,享受着被信众高高供奉的感觉。当我离开藏区出国的时候,以前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信徒消失了,所熟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眼下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没有共通语言与生活来源的地方,我要怎么养活自己。但是,我那时却一点恐惧..
嘎玛仁波切 :只是为了得到称赞而付出,这种微妙的心态只有自己最清楚
在西藏,有些人没什么钱财,很贫穷,可他们会用自己的劳力来累积资粮。很多人拿着扫把,将一条条道路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人安排他们去做这些事情,也没有人会付薪资给他们,可是,能给大众一条干干净净、没有石头障碍的道路,也是一种布施。还有,当地方上盖庙时,很多人会义务帮忙,不求回馈,不管一个月、二个月或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