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 更多...

善根浅薄难会善知识 纵使相逢也会错过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佛,沿途历经九死一生,数次蒙佛菩萨救护。..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好,这个地方说明我们开始这个是关键了,我们改变我们过去的想法。前面是平等观,这个地方就不平等了,我们生命会有很多的付出,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选择为我自己付出,我把精神体力用来让自己快乐,因为我想追求快乐嘛;第二个,我让无量无边的有..

净界法师: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福报的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几个字就开悟了!但这是特殊个案。净土宗最喜欢引的个案是《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没研究教理,也不懂净土法门,临终的时候人家给他开示,他就往生了..

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福报的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几个字就开悟了!但这是特殊个案。净土宗最喜欢引的个案是《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没研究教理,也不懂净土法门,临终的时候人家给他开示,他就往生了..

净土法门法语:要用这样的善根回向,求生净土

    所以愿生我国,「善根回向,愿生我国」,这重要。我们拿什么去回向?拿我们妄念不行,拿我们的善业、恶业都不行。善业只能生三善道,恶业是三恶道,统统是染业,不是净业。这个跟极乐世界不相应,修再大的善业,六道里面的事情。古代佛门护法的大德,我们这一提,人都能够会想到梁武帝。梁武帝你看..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安法师答:《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的特点加以理解。有些人会自然地从通途教理来理解善根福德,认为往生西方净土,就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积累广大的福德,否则便不能往生。这种理解并不符合这句经文的法义..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有的人他听到念佛法门也觉得不错、蛮好的,然而他常常会说:“等我退休以后再说吧。”等他退休。但是能不能等到退休啊?第一,你的生命能不能到退休的时候;第二,在退休之前一、二十年的过程当中,如果你真的恶业造得很重,以后你信心的善根都没有了。这里风..

大安法师答: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的特点加以理解。有些人会自然地从通途教理来理解善根福德,认为往生西方净土,就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积累广大的福德,否则便不能往生。这种理解并不符合这句经文的法义。蕅益大师深..

善根

佛教语。梵语意译。谓人所以为善之根性。善根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言,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善根,《大品般若经》中说: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为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能积集资粮。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也没有念出一个往生的善根来,他对娑婆世界还是很执着。就是因为这个人念佛时念佛,该打妄想还打妄想,他没有把外在的佛号跟内在往生的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统一起来,所以他这个因果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