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因为它不安稳,佛陀说世间的快乐有欺诳性,变来变去。每一个人追求安稳的生活,是基本的诉求,为什么你要买一套房子而不在外面流..
净界法师 更多...
净界法师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一个法门是上圣:从《华严经》的文殊、普贤;或者下凡,最低的就是《观经》的五逆十恶,都能够修行成就的法门。「若愚若智通行之法」,有智慧也好,没有智慧也好,你只要一句弥陀念诵听,具足信心,..
净界法师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这段文是佛陀对末法时代的预言,佛陀在正法时代就预言末法时代会出现什么情况…说:在末法时代,这些魔子魔孙,就开始流行炽盛于世间了!..
净界法师 :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工作也不做,啥事也不干了,出离心是出离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外境哪有错呢?它如实地把我们过去的业力显现出来,让我们去受用,外在的果报是业力的显现,如此罢了。出离心针对我们心中对着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产生一种想象和执着,我们一生经历的酸甜..
净界法师 :往生极乐净土后何时会乘愿再来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的妄想,当然他本身的调伏力,就是说,他调伏力够,所以,妄想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干扰,有跟没有一样。也就是说,你从极乐世界回..
净界法师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它是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主导这个水流的力量有两个。为什么生命的水流,有时候往人天去,有时候往三恶道去,是谁来主导水流的方向呢?第一个业力: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身、口、意的善恶业力,它会主导生..
净界法师 :信愿至何程度,才能与佛感应道交
【原文】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文钞·复..
净界法师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君生命流转的状况。文昌帝君的前十七世都是一个读书的士大夫,一个人能够十七世做善事,那不容易啊!十七世要按照时间来算,差不多有一千多年,一个生命体在一千多年当中,熟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这是很不容易的。到了第十八世的时候,生命有了变化,因为诸行无常..
净界法师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们正式所归依的三宝是理体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归依我们内心的觉正净,但是这是一个不思议境。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我们刚开始学..
净界法师 :佛法的精进不是盲目的冲刺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态:第一个,其心勇悍,你的心是勇猛强悍,没有怯弱、退怯之心,这第一个;第二个,你是无有颠倒,你是跟整个大乘的“空、假、中”三观智慧相应,你不是盲目的冲刺。我想我们在进入菩萨道的法门修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