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更多...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第四讲 主要讲了四谛法门,八正道两方面内容,四谛法门所要做的就是了解痛苦到平息痛苦。八正道又称中道。就是八项修行内容,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因为法门的核心是正见,如果见地错了,再努力也不可能正佛所证。佛陀仅用四个字概括了轮回及解脱..

佛陀揭秘为啥馋时会流口水 痛时会流泪

【经典原文】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

佛教伦理:佛陀反对用动物祭祀

作者:马欣达·帕里哈瓦达纳教授,斯里兰卡素食学会主席。科伦坡,斯里兰卡——“不杀生”的观念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佛陀和耆那教创始人摩诃毗罗(也被称为Nigganta Natha Putta)发起的反对动物献祭运动。我们转载了马欣达·帕里哈瓦达纳教授的一篇文章,他是斯里兰卡素食协会的主席,也是动物权利保护协会创办人,关于..

佛陀开示一切法的本质

【原文】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法华经》【注释】“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观一切诸法,本来都无法可得,好似虚空一样;虚空是没有自体的,所以它没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也不生、也不..

人间天:如何承接佛陀赠与的无量福德?

经文常常说佛是两足尊,最常说的就是智慧和福德这二足了,也就是智慧是一只脚,福德是另外一只脚。“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这个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修慧呢,往往还是老套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戒定慧三学得般若智慧;修福呢,往往也偏向于身体力行地去做事情。比如..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问题、苦集灭道四圣谛,使我等众生知苦乐法、知生命的真相与法界的真理。众生生存的境界八苦交煎,迷惑颠倒,却还意识不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

海涛法师:苦的觉悟是佛陀人生观的起点,而以解脱为最后的目的

◎‘空的东西才发出声音,盈满的常常平静无声。愚者有如半满之,智者则像又深又静之池。’◎‘保持身体寂静、言语寂静、心念寂静及毫无污点,贤者从寂静中受惠,真正地洗掉罪恶。’◎‘和平、沉默与自制、静默少言,不傲慢自负--这人除去所有罪恶,有如风刮尽树的叶子。’◎‘佛陀在这世间出世,在这世间成长与居住,但不为..

高铭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高铭法师闽南佛学佛教,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团体,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外部条件外,就佛教内部而言,一方面与佛教的教义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能够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有关,另一方面与佛陀在世时的传教方式和说法风格很有关系。过去,我们对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和教义研究得很多,而对佛陀..

佛陀告诉我们“孝顺父母”的福德 

一、佛说: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第二种是众生恩,第三种是国王恩,第四种是三宝恩,这四种恩,每个众生都承受等量。二、佛说:母亲对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来说也说不完。妈妈思念孩子,没有什么比得上。从怀孕开始十个月,行住坐卧受苦恼却不能说出来。想要吃什么穿什么,虽然得到了也..

常起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照顾他的饮食、汤药。婆持加奄奄一息地躺在床榻上,心想:“若有人能医好我的病,我将竭尽寿命,尽心地供养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