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善家邵逸夫先生 (图片来源:资料图) 1月7日,所有中文网站的头条被一条消息占领:邵逸夫先生(1907—2014)逝世。很快,各大网站纷纷建起邵逸夫专题,全球重要媒体播发消息,中国国家元首敬发唁电,而他的最终谢幕也被称为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葬礼。互联网上的每一篇新闻后面,都有长长的跟帖,表达着青年人..
佛教徒 更多...
魏德东:说
慧律法师答:佛教徒 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问: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慧律法师答: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实是有的,如果对一位证果的圣人如佛陀、菩萨、阿罗汉通通没用,他会飞天钻地,神通来去自如,什么风水都没作用。所以,我们中国人说地灵人杰,风水就是一种环境。当然我们是凡夫,它当然会影响我们的心,我们如果..
慧律法师答:佛教徒 以前供奉的那些神要请到那里去?
问:如果说我今天是正信的佛教徒,至于那些,我以前供奉的那些神要请到那里去啊? 慧律法师答:这个,以前拜神的人,现在是正信的佛教徒,那么那些神就请回它的本店,本店就是它的本坛啦!太子爷在哪里?就把它请回去。这是关公在哪里啦!就把它请回总坛,如果画有观音像的神龛,里面有画妈祖啦、灶神、或是关公啦!..
赵朴初:中国最早的出家佛教徒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什么时候才有了如法如律的比丘尼问:中国佛教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出家佛教徒的?答: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允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生活,还没有受戒的制度;到公元250年来自中印度的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正式建立戒坛传戒,中国才开始有了如法..
南怀瑾:我没有资格当佛教徒
学佛是世上最难事“何谓学佛?”一般人说:“我在学佛。”我说这个不要乱讲。你们怎么够资格?有人问我:“老师,你信佛教?”我说不是。“那你信什么教?”我信睡觉,我够不上资格信佛教。人家又问啦:“那老师,你学佛吗?”我说,也不是,那也没有资格。你看佛经上面写,一个修菩萨道的人要布施,众生如果需要你的眼睛,..
大多数佛教徒 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解脱目标,如何是好?
问:佛教徒的目标就是开悟得解脱,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如何是好?索达吉堪布:我经常这样想:即生不开悟、不成就,倒不是特别要紧,但如果依靠恶知识或恶劣环境,自己产生一些邪见,则非常可怕。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没有开悟不要紧,只要好好地相信因果、行持善法,临终之前..
现代繁忙的佛教徒 还有必要花时间学很深的经论吗?
问:现代人总体上都异常繁忙,作为佛教徒还有必要花时间学很深的经论吗?索达吉堪布:现在大多数人可能不愿意深入难懂的论典,现在的人也比较懒惰,这与古人有天壤之别。前辈大德学五部大论时,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觉,条件再苦也不怕,没有灯火就借着微弱的月光或者点上自己亲手做的藏香,一个字一个字地背书……现代人的..
作为佛教徒 ,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身体和钱财资具?
问:作为佛教徒,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身体和钱财资具?索达吉堪布: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这个身体守持净戒、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虽然它是非常不清净的东西,但却能依靠它让心得到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快乐。虽然身体本质不净,但还..
佛教徒 做慈善事业的同时,好像更注重弘扬佛法。原因何在?
问:佛教徒在做一些慈善事业的同时,好像更注重弘扬佛法。原因何在?索达吉堪布:单单身体无病、拥有财富、享受善趣安乐并不是究竟的快乐,究竟的快乐是获得正法的利益,灭尽相续中的烦恼,从轮回苦海中获得解脱。如果从究竟而言,暂时让众生有吃、有住、有钱意义并不大,因为物质的快乐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快乐才是长远的..
为什么佛教徒 需要随时想到上师三宝?
问:为什么佛教徒需要随时想到上师三宝?索达吉堪布:凡夫人修行,就像小船行驶在大风大浪的海上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又会遭到外缘狂风的侵袭,可以说异常艰难。如果不随时随地以恭敬和信心祈祷,便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世间的大海。——《前行广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