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 更多...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知道吧?最晚到六十岁。你每场战争都要成功。就是你日常生活遇到事情,你痛苦了、快乐了,你绝对不能放过,这是你的模拟考。就是说,你现在这一关迈不过去,你临终就迈不过去。你年轻的时候说,反正没事了,我打妄想、有烦恼,我就去餐厅吃一餐。我们平常都是转移目标..

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从唯识的角度就是随顺它。https://www.jiuchisu.com你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它。你没有对治它,你就是承认它,就是随顺它。唯识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你今天没有忏悔,没有对治,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它就会在你心中不断地酝酿,因为它已..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净界法师答:这个临终的正念,临命终与平时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比较复杂(我们前面讲到的是平常),因为它是一种阿赖耶识的现前。我们平常面对的是一般的烦恼,而临命终的时候多了一个生死业力——阿赖耶识。所以临终的复杂度比这个平常更复杂,这个时候我们的安住力就很..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宏海法师答:出家十多年,也遇到好多这样的情况。所以说你要真为了生死一定要真修,不能够表演。其实我们往往表演倒是属于一种常状。可是你要知道,修法当中可以造假,生死关头你造得了假吗?那个时候算盘啪啦啪啦地打得清清楚楚,点点滴滴。很..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说法敛念”是关于如何为病人说法,使他能够收摄正念的方式。其中包括“余人劝导”,即一般人探病时的劝导方式;和“瞻病劝导”,就是专门照顾病人的侍者,如何常常提醒病人正念的劝导方式。乙一、余人劝导:劝导临终病人,应赞叹他此生善根功..

6种临终显相,可知亲人转生何处!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      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    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   &ems..

这四个字,浓缩了佛陀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楞严经・卷一》 第15课宏海法师・讲述-新解“如是我闻”-接下来,开始迈入经文,讲题以后再说它的意义,现在开始讲经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1923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师回信开示说“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并将《陈了常佛性助念发隐》,附函寄去。“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

台湾学者林其贤谈临终关怀:如何让临终者“善终”?

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其贤(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编者按:死亡是每一个人在婆娑世界的必达终点,多少人都会思考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会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谢幕”。在上海玉佛寺“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国际学术论坛期间,凤凰网佛教对话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其贤。那么如何让临终者有尊严地“谢幕..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夜里一时半,大师从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于是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