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佛经故事:年轻比丘痴迷美少女佛陀教诲令其彻悟

编者按:一般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出家之后,当下就能获得无上成就,可以超脱尘世,可以成佛成圣,完全没有烦恼。但事实上,出家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出家受戒之后也有可能遇到其他挫折、障碍,但这些不妨碍修行,也许违缘逆缘更能让人幡然醒悟,从而真正得大自在。在佛经中就有不少类..

《法华经》记载的善常识 21位大阿罗汉

编者按:《妙法莲华经》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指导我们应以毕竟成佛为目标,因经中宣讲内容登峰造极,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法华经》最大的特色是唯有一佛乘,方便说有三。使我们能逐渐积功德,而又不认为累。虽未成佛,但因为修..

佛陀浸染贼人 度其削发为比丘

只要善心赓续,总有回头觉悟的时刻。(图片来源:新华网)在佛陀平生四十五年的行化教诫中,曾经度脱了无数的削发比丘。这些比丘在未削发前,种姓不合,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这个中有王臣百官甚至通俗庶民,也有一些种姓卑贱的首陀罗阶层。他们中心,有商人,有农民、有养殖户..

禅堂用功夫——亦行亦坐

用功夫,有时在静中比较轻易响应,但在动中却不轻易响应,有时在闲时能响应,忙起来就不响应。禅堂里的这种修行形式――亦行亦坐,就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动静闲忙之中,都能够用得上功。行香有时也叫跑香。行就是慢慢走,跑则是加快办法快走。不管是行是跑,都要求我们身动心不动。脚..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急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向过不去,一向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太多了,见性无语,能掌控自己的心绪。要想解脱,对世间所有的碰着的一切境界,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化,这样老死都不能解脱!所以不要等莅临命终,现在就得大解脱,现在..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三)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三)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三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

佛经对嫖妓的重要开示

佛经上的重要开示嫖妓危害:1、《善生经》:“掷博群饮酒,共伺他淫女,玩习卑鄙行,如月向于晦。行恶能受恶,与恶友同事,今世及后世,终始无所获。”2、《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是名众务过,是人多爱染;往来淫女家,如鸟入樊笼。3、《大般涅槃经》:“善男子,譬如长者唯有..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一)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一)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地狱品第三之一又彼比丘。随顺思惟业果报法。观法非法。云何恶业。无量种种。皆因于心。相续流转。如河浚流漂诸众生。令堕恶业果报之地。在于地狱受极苦恼。彼比丘。观善不善。谛意思量。此诸众生。云何如是为心所诳。为爱所诳。堕活黑绳。..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二)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二)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地狱品之二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二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六别处。名不喜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行恶之人。心常忆念欲杀众生。为猎杀故。游行林野。吹贝打鼓。种种方便作大恶声。声甚可畏。..

八大地狱的惨状以及造何业会入八大地狱

作者:滕建波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告诉诸位比丘:有八大地狱:1还活地狱,2黑绳地狱,3等害地狱,4涕哭地狱,5大涕哭地狱,6阿鼻地狱,7炎地狱,8大炎地狱。这八大地狱,千万不要去那里啊,都是因为作恶才会去那里受苦的。每个地狱有16个格子,这个地狱是铁做的,大火燃烧,4个..

神奇第一真言:仅仅忆念就能灭四重五逆罪

有一种真言,仅仅忆念就能灭四重五逆罪,念一遍就能保护自己,念几遍则能保护家人同伴,简直令人无法想象!这个真言就是“一切佛心大无畏八字真言”,也叫“八字大无畏最上秘密心真言”。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言:是八字最胜大威德心真言所住之处。如佛在世无有异也。能现诸佛种..

世尊不允许后人改经

(1)佛在原译本《无量寿经》(后汉支娄加谶译本)中,曾经嘱咐弥勒菩萨等:我持是经,以累汝曹。汝曹当坚持之,无以为妄增减是经法!(2)佛在大般涅槃经卷第九中说:“我涅槃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于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恶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能灭正法色香美味。是..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五)

正法念处经卷第九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五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受坚苦恼。不可忍耐。是彼地狱第三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堕彼地狱。生受坚苦不可忍处。业及果报。如..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六)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六)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六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血髓食。是彼地狱第十七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作集恶业。谓王王等。若聚..

修行一定要善护念

小乘阿含部第0663部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正文内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天龙八部。大众集会说法。时世人民。施者无量。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意欲布施。惧此物恶。犹豫未决。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贪腐堕落官员死后会下地狱

释迦牟尼说法图(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

避开修行中的十八种刺

内容概要:本经叙述佛陀游行于鞞舍离时,鞞舍离的人高声唱传,而往诣佛所,去供养礼事。这时居住于附近的诸名德长老比丘,知道坐禅是以声音为刺(为障碍),因此而避至于牛角婆罗林,佛陀乃赞叹他们。佛陀则遂说持戒、护诸根,至于四禅、四无色定之刺。并说欲、恚、愚痴之三刺。而..

修行应当讨论什么

本经叙述诸比丘们食后集在于普会讲堂论说世事,佛陀乃制止他们,并教敕诸比丘应当思惟少欲等十事之论。因为此十事的功德乃能远离恶趣,而至于涅盘的。故事出处: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增壹阿含经第四十三卷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长老)正文内容: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

什么是皈依?

什么是皈依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进修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平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下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大好人,下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依靠呢?所以唯有离开六..

贪淫好色之人的果报如何?

1、《大宝积经》云:“耽醉淫欲者,当悬剑树林。譬如以猛火,烧然彼镬汤。投之以麻麦,随沸而漂没。如是耽欲人,不识于善路。死当堕恶道,煎煮镬汤中。”2、《观佛三昧经》云:“多淫众生,命终感一高铜柱,状若火山。下有猛火焰炽,焚烧其身。惊怖下视,见铁床上有端正女。(女则..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四)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四)正法念处经卷第八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四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火末虫。是彼地狱第四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彼人则堕叫唤地狱火末虫处。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

皈依要什么前提

皈依要什么前提合营前行中的很多观念和理论,是为奠定我们实修的基本,是为进一步的修持所做的准备。事实上,以我们这样的凡夫,从以前世到今生,在现世的每刹那中,赓续地在做作不合的罪业,想要能完全具足「暇满人身」,并理解「寿命无常」、「轮回之苦」、「因果业力」,还要有..

佛门五戒是指哪五戒?

佛门五戒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本。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五戒】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削发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言。五不喝酒(前四是性戒。后..

若何受五戒

若何受五戒前面說過,受了三歸依的人,如想更進一步求得信佛學佛的實益,必須求受五戒,才算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開始,歸依三寶,僅是入門而已。假如入門以後,老是駐腳在門房的廊下,而不登堂入室,而不登樓參觀,而不更上一層,甚至登峰造極,那只能算是玩票式的三寶学生(中..

什么叫受五戒?

受五戒我们的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本,然则五戒的戒目,并没有什么稀奇凸起之处。在印度的古代,各宗教都有五戒,而且都是大体相同。即便基督教十诫的后五诫,也是如斯,现在分别列举如下:一、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二、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

五戒教材

五戒教材序文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须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懊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为万行之由..

皈依戒与居士五戒

皈依戒与居士五戒有不少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因为担心自己守不了居士五戒,而停步于皈依的大门外。也有相当多已经皈依的师兄,至今没有搞明白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的差别,经常将二者混淆以至于问题迭生,不知道在生活中若何运用佛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般舟三昧经》中,记载了佛..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一、众生受戒入佛位诸位善须眉、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个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吗?当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没有受了戒那样来得广大喔!可贵的这种好良缘,你们放弃了家中一切重要的事来这里受戒,当然这比家里一切的..

五戒意义是什么

五戒意义是什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一)不杀生而仁慈生是生命,凡有生命的动物,无不贪生怕死,我们爱护自己的生命,怎可以随便屠杀其他生命呢?所以皈依佛门,第一条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杀生,不食肉,以培养仁慈的德性,以扩展小我的爱心,以保..

三皈依教材(宏泰法师)

三皈依教材(宏泰法师)三皈依教材宏泰法师整理序文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须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懊悔与发愿之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