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听释迦摩尼佛讲如何行孝

佛陀见到了病重的父王,并为他开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为世人以身作则。【佛学故事1】目犍连尊者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及所有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由于..

纪晓岚因果故事(13)

纪晓岚因果故事(13)巧语罚哑举人王金英说:江宁有位墨客,住宿在某官宦人家的废花园里。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有位年青漂亮的女子从窗外往里偷看。墨客心想,这个时刻出现在窗外的女子,非鬼即狐。但见她容貌美丽,心生爱慕,也就不害怕了,便开门请她进来。那女子虽然忸怩羞怯..

纪晓岚因果故事(2)

纪晓岚因果故事(2)雷殛长舌雍正壬子(1732)年间,有个官宦人家的媳妇,日常平凡并没有与任何人吵过架。可是有一天,忽然乌云蔽日,雷电交加,一道闪电穿过窗户,如一束火光激射,击中这个媳妇的心房,又从左肋下洞穿而出,这个媳妇当场死去。而她的丈夫也被雷火烧伤,从后背至..

纪晓岚因果故事(1)

纪晓岚因果故事(1)义叟免难我家原有一庄园座落在沧州以南的上河崖,如今已经卖给别人了。那庄园里,旧有水明楼五间,凭楼而望,可以俯瞰卫河,看舟帆点点来往于护栏下。这水明楼和外祖父张雪峰家的渡帆楼一样,都是登高远眺的好去处。先祖母张太夫人,每到夏季便来这庄上栖身,..

《心经》的殊胜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削发人都知道,在碰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人人都要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在出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每年藏历的12月29日,人人平日都要念《心经回遮仪轨》(在《心经》的基本上,加上一些咒语和仪轨,个中《心经》占了主要的成分),以..

南禅七日(13)

南怀瑾:南禅七日(13)【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3)【文字版】在上午我们介绍了见思惑,这个小乘窍门的最基本。现在我们需要懂得,见思惑是佛法修证最根本的事理,这十个思惑是根本烦恼,基本无明所在之处,见惑,也就是无明的现状。假如我们拿现在学术观念的分类,完全属于..

南禅七日(14)

南怀瑾:南禅七日(14)【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4)【文字版】佛为什么拈花,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还没有唐朝啰,唐朝还要等几十年今后才有。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窍门。不过达摩祖师没有那么讲,这是我们后世讲禅宗的事理。达摩祖师,有人问..

南禅七日(17)

南怀瑾:南禅七日(17)【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7)【文字版】现在有人问,中观正见与这个唯识的问题,很困惑,这是个大问题,学术思惟上,器械方文化几千年来,重大的问题,先倒转来介绍一下,唯识,世界上哲学概念,就是人类文化整过思惟的指导,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人人..

南禅七日(21)

南怀瑾:南禅七日(21)【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21)【文字版】鄙人面教室外圈的同学们,下雨气象冷,听到香板声,不要逗留在走廊,赶紧进教室,不要伤风。伤风不是感冒,感冒不是伤风,两样不能混为一谈。今天是我们人人集中在一路,合营进修的最后一天,实际上是开始的一天..

禅就是幸福的微笑——净慧长老与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的对话

整理者按:2011年12月21日下昼,深圳报业集团和深圳弘法寺在深圳体育馆举办让心灵充满阳光的佛学文化公益讲座,特邀净慧老和尚前往开示佛法。当日上午凤凰卫视两名记者到老和尚下榻的大酒店进行了专访。记者问:现在物资生活丰富了,但人们仍不认为幸福,认为很苦楚。请问大师对此..

南禅七日(18)

南怀瑾:南禅七日(18)【视频版】南怀瑾:南禅七日(18)【文字版】破山禅师,字也好啊,那真写的,那个字我真认为是学不到的。对子、诗也好。破山禅师是明朝末年的人,满清入关了,打进来了。他走了,他跑回到四川。四川人。他的皈依学生是那个女将军,反抗满清的叫什么?不是梁..

若何理解“莫思向前,已过弗成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

莫思向前,已过弗成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何解?(提问者:黄景业)理净法师答:莫思向前,已过弗成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此段经文出自慧能大师《六祖坛经懊悔品》第六品中。这一品主如果慧能大师为当时地方上的名人之士(士庶)讲若何懊悔自己罪业的方法。一般人都只看到面前..

座谈禅的思维

座谈禅的思维黄总舜许多修禅者经常抱怨读不懂语录公案。我想这傍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住禅的思维方法。下面我就这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禅的思维是一种非对象性的交感思维。它与作为日常科学思维的对象性的认知思维不合。对象性的认知思维基于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它..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可」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此打坐,皆是为「有所求」而来──愿望在心理、心理上有所改变。然则真正的修行,却要从修不可开始的。先松再紧现代的人学打坐,常是该紧处不能紧,该松处不能松,故打坐只是装模作样、滥竽充数而已。像现在这么多人在打坐..

烦恼菩提零距离

文殊思业禅师祖上世以屠宰为业。他未削发前,也是一个屠夫。一日,他正在杀猪,就在尖刀刺进猪颈、猪血向外喷涌的时刻,他溘然洞彻心源,于是便放弃屠宰,削发为僧,并作偈云: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不知诸位同伙看到这个故事有何感想,我已经是被激动..

六祖为什么否决“看心观静”

对于坐禅,六祖慧能大师从对般若窍门的体悟中,提出禅宗特有的方法。然而一般的坐禅,禅者都特别重视坐相,并对坐姿及呼吸都有一定的规定;对若何用心也有一定的方法,即:从六根门头摄一而人,系心一境。而《坛经》中却呵斥坐相:看心观境,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

白话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白话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我亲耳这样听佛说:佛祖曾在许多国度游化宣教。他来到了广严城,止步安住于清凉的树林中,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美妙声音。佛的四周簇拥着八千位大比丘,又有三万六千位大菩萨,还有诸多的国王、大臣、婆罗门以及在家的佛教居士,此外还有天..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我在十年前,谈到佛教现状,曾指出末法时期佛教存在十大弊端。十年过后,弊端越演越烈。所以,作为佛教徒,有必要知晓末法弊端,更需要清楚自身的责任及前进的方向。下面我结合佛教现状谈谈末法十大弊端。一、因缘恶劣众所周知,释迦..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是哪五浊?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五浊是哪五浊?五浊恶世,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有五种浊恶,等于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具有这五种众生生计状态的时空,谓之为五浊恶世。「劫浊」人寿本来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

《信心铭》释义

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在禅宗史上,一向占领很重要的地位,古有禅师教人,每晨诵《信心铭》,把《信心铭》算作早课来诵。《信心铭》,表达了传统禅宗的修行理念与方法,提示了禅门不二(一亦不守)的修持。阅读之下,令人有一种原来如是的感触感染,认为轻松、舒适。禅宗的这..

【孝顺】孝顺的意思是什么?佛教对孝顺的定义

孝顺(佛教解释)孝顺原指爱敬世界之人﹑顺世界人之心的美好德性。后多指尽心伺候父母,服从父母的意志。佛教对孝顺的定义孝顺,可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顺,另一种为出世间的孝顺,所谓世间的孝顺,等于儿女为了答谢父母养育之恩,长大之后侍奉父母,让他们快快乐乐。也有六亲..

易经能知命,佛经能改命

余幼承家训,研习中医学。自幼随家父习岐黄、采药草,弱冠之年开始研习易学,闲玩《易经》五载后,自知命运诸多坎坷,灾运、苦楚、失败、负债、情变,一一如射中显现,时常预知灾祸,竟无法避免,心中疑问渐多,立志探其玄奥,以达知命而改命,乃遍访名山大川,深究经典。研习易学十..

净土法门:真学佛人要把每天看作最后一天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灾难愈来愈多,有部分同学警觉性比较高,在电话当中告诉我,在他们感触当中,好像大灾难已经开始了。警觉性高的人,他就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拿出来多做好事,知道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确实是有相当的警觉性。在预测,连科学家也是如此,地震、火山、瘟疫会愈来愈频..

黄传宣老居士往生记

一句弥陀养圣胎娑婆报尽佛亲来放光接引西归後托质莲花含笑开黄老居士,讳拱宸,法名传宣,台北市艋舺人,民国七十七年二月八日,往生於台中居所,享世寿七十岁。荼毘後,得舍利珠、舍利花数百余颗。他的往生,再度证实西方实有,佛语不虚。黄传宣老居士,乃台中莲社法务组主任─黄..

玛琍往生记

初见玛琍第一次见到玛琍是在住家南边的铁屋下。全身白毛脏得变成灰色,孱弱地趴在地上,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们。看到牠肿胀的乳头,显然是一只刚生完即遭抛弃的母狗。当时家里已养了一只叫吉米的黑狗,怕照顾不来,不得不硬下心来,带到省议会後山,把牠放在泊车场的..

吴言生在生活禅夏令营的讲座:“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

尊敬的上净下慧大和尚、柏林寺常住,各位营员,人人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人人交流心得,分享法喜。到了柏林寺,要吃赵州茶,否则就是入宝山而空回了。感谢大和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今天在这里把对赵州禅的体会与人人分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以赵州公..

我的快乐“开悟”论——听明奘法师讲座

作者:任红霞我在小时刻总想着:长大后很快乐;上小学了,又想:上中学会快乐;上中学了,又想:上大学一定很快乐;上大学了,又在想:上研究生一定会更快乐我还美其名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把快乐永远地留给未来。每日忙着上班教导学生,敷衍那没完没了的计划、表格、功课等;..

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住。一、观身不净。凡夫虽有种种执著,但其中最执著的,往往是这个身体。很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这个色身的吃、穿、住,为了这个色身的调理、保养、康复。年..

不用群情

不用群情若人得般若,群情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此偈是说,假如一小我获得了般若聪明,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群情心就没有了,好比凌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般若本身不是用说话讲的,即使说是获得了文字般若、说话三昧,照样..

聪明之眼

聪明之眼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法句经卷上世俗品》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聪明之眼。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聪明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