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一句弥陀,速转违缘,赶紧念起来!

我们念佛,怎样面对逆境?在净业持名四十八法里面说到,凡是一切逆境当前,我们要用智慧来观照。了解这都是过去世的因缘,现在照面因缘和合了,我们必须学会面对。逆境来了不可以再起恶念,就像冤家对头,或者事上的不顺等等,因为生起恶念又种了恶的种子,它会引起未来的果报。我..

元音老人语录精华

心念耳闻.如法修行修行成就,六个要点证入佛位,永无退转对死尸禅,振威暴喝开悟之后,绵密保护先修后悟,先悟后修任务圆满,洒脱归家证虹光身,莫作游魂谈禅说密原相通举个例子来证明禅宗与密宗完全相通,因为红教说虹光身证成,执着虹光身,那还是宇宙间的一个游魂,要认识连这..

嘎玛仁波切:“放下”是人生必修的行为艺术课

与心对话(新版)第七章|放下“放下”是人生必修的行为艺术课,“放下”过去就是让当下为未来创造力量。32被“我执蒙蔽了双眼”要讲放下,得先从“我”是从哪儿来的说起。人也好,动物也好,总有个“我”是存在的。“我”的概念是说,只要是生命体,“我”就是存在的;因为“我”存在..

人间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必备条件

《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是往生极乐必备的三个条件。有人说往生极乐的三资粮是“信愿行”,不过在我看来“信愿行”是修行所有佛法的基础资粮,可是如果善根、福德和因缘这三条,如果缺任何一条,都是不可以的,这就使得很多..

慧律法师:拜神与拜佛有什么差别?

问:师父,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慧律法师答: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自己也就拿香跟着拜。人家说拿香跟着拜就是这种人,他根本不知..

宏圆法师: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把重点放在念佛上,不要放在妄念上,不要管妄念有多少,而是看我们念佛了没有。你只要念佛了,妄念自自然然就会没有了,你去种麦子了,麦子旺了,你这个草自然就没有了。只要我们认清楚,这个妄念都是假相、是虚妄的,我们就不要去执着它,你久久的坚持下去,念佛号,清净的去..

星云大师: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癸一、立例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这个时候,佛..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佛住止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志,名阿巴鞠提,聪明广学,博古通今。他前往佛前,禀白世尊:“若我出家,智慧辩才能与舍利弗相等,我即甘心甘乐出家;若是智慧辩才不如舍利弗,我即返家。”佛回答:“你不如舍利弗。”梵志听了即止息出家..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璨禅师就是三祖僧璨,信禅师就是道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这句话的份量非同一般。达摩禅传到了第四代祖师道信禅师的时候,再..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清·徐谦原著;寿康学会·清凉书屋选译)一、孝亲友爱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尤为令人感动。它们的真情与遭遇,讲述者为之伤心,听闻者为之落泪。孝象(《矩斋杂记》)刘时用说:我曾经看到一头老象就要死去,它的小象取草喂它,可是老象已不能进..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二十九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己一、(广讲自在之因果)可分为二: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二、广讲自在之果――顶加行。庚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可分为二:一、..

你的相貌智商是谁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非常地聪明;有些人看起来四肢非常发达,可头脑却很简单,这些差别都跟业有关系。有些人相貌非常庄严,那是因为前世造过这种业,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时候说话也许会吓你一跳,声音很难听;而有些人虽然长相不美观,但声..

是谁束缚了你?扪心自问下

每一尘,每一刹,细细推究,无有一尘可以缚住自己。四祖道信大师他看到的生命,是全身心内外一切的束缚,希望师父能够给予解脱。三祖就问他,“谁缚汝?”谁束缚你了?大家看看,谁束缚你了?你说,我们这个世界,你想抬头就抬头,想举手就举手,想站起来站起来,想坐下就坐下,想睡..

海涛法师:要改造体质,改变我们的相貌,用什么方法

1什麽心态,就会招感什麽状况。你希望你很快乐,那你要有好心,自然快乐的事情就跟著你来。2一手拉着苦难众生,一手不离开佛法经典,读经典的目的是要来帮助众生、帮助世界离苦的,这样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3我们要改造体质,改变我们的相貌,用什麽方法,就是用心,心善;相就善,..

嘎玛仁波切:修行,不是凑数啊,是通过这个“量”达到“质”的变化

不少人会问:“为什么五加行要修十万遍?”十万遍对某些人而言,可能还不足够呢!很多修行人一生都在修五加行,不是修了十万遍就完成任务那么简单。修完五加行,你的信心有没有坚定?你的虔诚心有没有稳定?你的出离心、慈悲心乃至菩提心有没有增长?你修这十万遍,不是凑数啊,是通过..

宏圆法师:如何去掉这些妄习、妄念呢?

我们只要把心一转,立刻放下也就行了。比如,在我们正起贪念的时候,起贪嗔痴念头的时候,我们当下把佛号一提,贪嗔痴的念头立刻化为清净,不要想着我怎么又起贪念了,又有自责了、又有懊恼了,这些都是分别心、都是执着心。这个念头,不管任何念头都是你清净本性里面的作用,转烦..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四)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四)下面善导大师指出《阿弥陀经》的经文,来对破通论家的错解。下面疏文说:【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

信愿法师: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二)

【往生仗佛力】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二)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的祖师,彻悟禅师,是中国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之中,法缘很好的一位祖师,非常会说法。在清朝时代彻悟禅师度了当时教界不少的人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彻悟禅师说两句话,实在很值得我们牢记在心:世出世间思惟..

佛教如何看待命运:改变命运要从净化心念开始

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自己;而自己的问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命运。对于命运的看法,有的人觉得自己凡事不如人,命运多乖,就怨天尤人;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一切祸福穷通都是由命运安排的,因此对于自己的遭遇只知认命;有的人乐天知命,因此能不忧不惧,对于生活的贫苦困顿,..

你想相好庄严吗?你想青春永驻吗?进来看看吧!

“念佛的当下,随缘随心随力修善,积植善本,止恶造业,自得相好庄严。”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相好庄严,人人喜乐;这是人心所向,人所希求的。为达此目的,随条件不同,购买高低不等的化妆品、保健品,甚至不惜手术整容,以美容养颜,增加颜值。这些方法,都是先天不足后天补的治..

千万不要吝啬,贪婪的人后果十分恐怖!

编者按: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引生贪欲的外境,若去观察其本体,不过像水泡一样没有实义,又有什么可贪的呢?外境既然无实有,再往内观察自己的心,它也同样不存在。尽管我们生起的每个心念,看似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但若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

警惕!巧舌如簧的人将错失十种惊人功德

不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编者按:我们的语言都是自内心流露的,如果能恒时保持正知正念,出语常观自心,明白何者应说何者不应说,何时可说何时不可说,说何语言自利利人,说何语言损人损己。这样,在取舍智慧的观照下,由衷而发,自然成为正语,能发挥语言利益自他的正面功能。休..

自责与检讨忏悔

最近一次修学的内容是【如何修学】,主要介绍了两套模式引导的殊胜性及我们自己需要作出的努力。回顾自己本周的修学,在小组共修前自己学的特别的欢喜:本课对三级修学的目标、体系、次第、方法等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我对两套模式背后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于十一步次第成..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而对熟习的情爱五欲则要生疏。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会念念弥陀,头头极乐了。近来看到学佛的人,只知道贪求玄妙,不知道向根本处下死功夫,所以到了荣辱、祸患、生死关头的时候,就手忙脚乱..

圣严法师:详说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文/圣严法师本节补述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以本..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译文: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