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背诵《金刚经》方法的个人之拙见

世上的书籍已非“汗牛充栋”能形容其多的程度了,其中,也有很多值得一读也值得去背诵的章节。单就佛家经典来说,法门有八万四千之多,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法法平等,法法是宝。真是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啊!但是――《金刚经》值得你去花精力背诵!一是这部经篇幅短,全文只..

道证法师:真心信佛的人业障不深重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一切的经典,只是一部经;千差万别的讲法,但是不二的。汤姆看什么经都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种一向是白毫的一向。讲到“发菩提心”,“信愿”的“信”,我们可以看《大悲心出相陀罗尼经》的一段话:“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什么是世间禅本来我们生活在压力、恐惧和忧郁中,禅修后身心平和,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谓瑜伽的意义,虽然有多种翻译,但“合而为一”可能是最恰当的。“合而为一”就是把心找回家,让它平静、沉淀,从而发现它的本来面目。现在世间流行的禅,都属于世间禅。在佛教中叫“凡夫行..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三十二岁出家,主张念佛三昧有事一心与理一心。师精进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云集,遂成丛林。临终前遍辞缁素,自知时至,念佛坐化。众请留嘱,..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我们会有所体悟。古来祖师大德教我们做功夫,五台山有位老和尚,他的房间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四面的墙上,东西南北方都贴着佛像。别人问他:“你晚上睡觉怎..

念佛即是涅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涅就是证到果位了,就是到四果阿罗汉都是有不生不灭的果位。那么,这个不生不灭的十方诸佛,诸佛涅都是从念佛而来,这和文殊菩萨讲的一模一样啦,这里文殊菩萨讲的,“皆从念佛而得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令无休息。&rd..

生之喜悦|20181004-男孩-顺产-七斤二两

那天秀秀全家人乘车赶到市里的医院,这是最后的希望,希望有新的检查结果,然而当拿到诊断结果的时候,心还是凉了一大截,B超单上冷冷的印着先天性心脏病几个字。怀孕已经近8个月,家人本是对宝宝的诞生充满期待,然而现在,家人都沉默不语了,秀秀知道自己已经有4个娃,婆婆年岁..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行菩萨六度万行功德,真诚发愿,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系念必得往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摄生三愿的第三愿,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这一愿的大意是: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号,能生起信心,系念我国,种植..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戊一、缘由。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好,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个念佛的人,如果他没有经过一种出离心的修学,他刚..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6

我曾经推论,这一方世界的人,没有不厌恶俗家的喧嚣,羡慕寺院的宁静,所以有舍家出家的,就殷勤赞叹。而娑婆众生的苦,何止是俗家的喧嚣呢?极乐世界的快乐,哪里只是寺院的宁静呢?知道出家是美好的,而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疑惑啊。万里辛勤,远方求知识的人,是为了发..

大安法师:你的痛苦佛菩萨都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又叫堪忍。表明什么?这个世界的众生很苦,但是他还能够忍受,所以称为堪忍。忍受了以后,感觉系统越来越麻木,还不以痛苦为苦..

南怀瑾老师:我常常碰到这种我认为不行的人,总是牢记对人如何好

管仲说“以德分人,谓之圣人”,能够以道德感化人的是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能够拿经济钱财帮忙别人,这个已经够得上称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这个“临”字要注意,居高临下叫做“临”,自己觉得有能力有恩惠给人家,有贤德给人家,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人..

这位菩萨很厉害,不论求发财、求健康、求解脱统统都能实现!

在三世诸佛之中,有这么一位菩萨,他是诸佛之母,无量的佛都是修他的法门成就!他很慈悲,不要求众生持戒清净,不需要特别的修行仪轨,只要做到几点,不管是求财,求姻缘,求健康还是求解脱,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得到感应。他,就是七俱胝佛母准提菩萨。既然修准提法没有戒律等要求,..

曾文杰:心心之火18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5

宋知礼原本一念圆融,一切法都无碍,遇到的熏染不同,感应的果报就有差异。那么随顺觉性而修,就显现佛的净土;随顺情执而造作,就依循六道痛苦轮转,所以处在娑婆世界中,超脱出离尤其很难,堕落受苦的却很多。经上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到三乘功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极的好乐之心,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以这种深信切愿之心尽形寿念佛,..

忏悔就能消除罪业

编者按:什么是业障?业障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消除业障呢?请看今天的《智慧法语》,业障就是罪业,是你修行中的障碍,业障都是由妄想而生。若要消除业障,那就要先降伏自心中的无明、妄想,用忏悔消除业障。起了心、动了念,当下觉察照破,不使妄想再生。真正忏悔业障,不但要..

以欢喜心行善,事无不办

以欢喜心行善,事无不办就像轻盈的柳絮随风飘送、来去自如一样,我们的身心如果调柔,为欢喜心所带动,那么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人的心态很重要,禅宗这样认为,密宗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大家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尽量不要被烦恼控制,每天都是苦不堪言。虽然《中观宝鬘论释》说..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今天,我和大家谈的是“快乐的人生”。五十年代的藏地著名大德根登群佩说:小至蚂蚁、蚯蚓、大至人类,每天都为了快乐而奔波。这句话引起藏地的智者、学者和一些修行人的重视。的确如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众生,日日夜夜都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奋斗。大多数人都没有想..

海涛法师:放下我执,当下解脱,喜悦又舒服

◎外在事物有时会遮盖人内心的光明和智慧。◎可曾想过你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人,你与任何人一点也没有关系,世俗人所称的亲戚朋友、夫妻.........等等都只是暂时的聚合,因缘离散则各自分别。所以,不需要执著,这就是认清人真面目的出发点。◎对方从来不属于我,他是独立的个体。肉..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极的好乐之心,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以这种深信..

大安法师: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

宏圆法师:用有所住的心学佛,就把佛法变成了善法

那如何来灭除这个无明呢?《心经》中说,是诸法空相。无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无明当体是空,不是真的,本来没有,那又何谈破呢?实际上无明没有什么可以破不破的,一觉便没有了。就像我们说的,一灯能破千年暗,只要灯一亮,这个黑暗也就没有了,一觉便了。所以无无明,也就是说..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八疑」之设疑作答(六)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八疑」之设疑作答(六)昨天师父在木栅弘愿念佛会讲经,一个老菩萨听经完了,来问师父一个问题,问师父这个问题,我听了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师父!我的儿子都不娶妻,这要怎么办?我看她这样七老八老的,我就问她说:老菩萨!几岁。老菩萨几岁了?因为耳..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为何念佛的人多,往生者人少?(四)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为何念佛的人多,往生者人少?(四)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五十四段文,第五十四段文是印光大师回复郑琴樵居士所写的一封信其中的一段文。这段文说出念佛,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如何摘掉屡屡破戒邪淫的“紧箍咒”?

当我问你:戒邪淫的制胜秘诀是什么时,或许你的心中会蹦各种答案,比如智慧、毅力、有节制的饮食、规律的生活、多运动、读好书、交善友、积德行善、忏悔业障等等。各位的答案都很好。但是这里,想从实战的角度入手,给各位推荐一款戒邪淫的超级武器:正知正念。一、为什么会破戒?..

好好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时候再将所有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大安法师答:对于这个观点应当要好好思惟。一心想求生西方净土是当下的行为,当下建立的愿心,是要尽形寿不间断的。而世间缘分什么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