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响集》本集所答之问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禅、有净、有密,有专修、有兼修,种种不一。故所答亦随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七)劝重视戒律,尊师重道十月五日大示敬悉,只以注经事繁,复以问题难答,是以迟迟。议论人师,..
修持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开始不期而至。虽然作为一名净业行人,对这个皮囊乃至这一期生命,不似红尘中人那么看重,平时并没有千方百计地去锻炼、养生、保健,但一直以来都认为:佛陀教诲我们要走中道,所以还是尽量与这个色身和平共处,最好是不要经常给“自己”捣..
印光大师:诸大菩萨,诸大祖师,禅宗诸师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净土法门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故华严入法界品,善财蒙普贤加被开示,已证等觉,普贤乃令发十..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4、发菩提心
一、印光大师文钞原文:发菩提心(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续编・卷下・净土指要・P592)(2)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
福报是什么?福报的由来?增加福报的方法有哪些?
福报(佛教解释)福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福报基本释义【1】福利果报。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
因果连通着前世今生,人生并不是偶然的
《涅 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
拜佛有三层意义你知道几层?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行的拜佛,则有三层意义:1、忏悔罪过,2、修持禅定,3、感恩礼敬。佛教中常有批评只知瞌头而不知忏悔、只知拜佛而不..
印光大师: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原文: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着于一切皆空,一切不着,便非一切皆空一切不着之意。况彼借此以遮懒惰懈怠之迹,不以真修为事,唯以空谈争高。待至业报已熟,阎老当以最上供养,敬此一切不着一切皆空之人。于..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三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三章弹指圆成八万门01一一因果属对,相似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举凡生理、心理、环境、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等等都有其因果关系,形成我们现在的报应。这些因果都有‘属对’,也就是有它的来由,我经常体会到的很多例子,..
印光大师:修持戒行,为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最重要最切用之一方法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有云,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
印光法师:如何广积阴德?
且勿谓吾家素寒,不能广积阴德,大行方便。须知身口意三业皆恶,即莫大之恶。倘三业皆善,即莫大之善。至如愚人不信因果,不信罪福报应。侃侃①凿凿②,依安士全书等所说,为其演说。令其始则渐信因果,继则深信佛法,终则往生西方,了生脱死。一人如是,功德尚无量无边,何况多人..
印光大师:散心念佛,难得往生,一心念佛,决定往生
原文: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如其..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教导子女,主持家务,救助贫困穷乏及救护生命,种种德行,都足堪女子效法。而且她笃信佛法,修行净土法门。从小到老,没有停止过。由于她身为女流之辈,没办法到远方去参访高人。而且家住在玉田,这个..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二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二章随缘了缘成佛缘03道在方便中十信终心,即以方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所以说由‘十信位’至最后成佛,处处都有方便方法,依《华严经》的境界是什么方便方法?为他好或为我好?重点在先为他好,给人方便,后谈到为我好..
印光大师:断恶修善之源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
黄念祖: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
《谷响集》本集所答之问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禅、有净、有密,有专修、有兼修,种种不一。故所答亦随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答信摘抄・答A居士(一)劝继续忏悔,念佛求生三月十二日来信收到。此信实是您能否往生的关键,..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成净之义。)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
什么是发菩提心,何为四弘誓愿?
何为菩提心?佛家的经文经常会说到“菩提”二字,菩提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所以学佛修行者在懂得因果定律时,懂得利益众生同时,就已经开始发“菩提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那么如何修持才..
南怀瑾:修持一切法门的两个必须条件
【初者指示前行法,无常厌离外前行,能遣此生贪着底,差别前行发悲心,令行大乘道诸法,是故初修二前行。】要想达到大圆满的成就,必须修一种前行。第一个前行是在修这个法门之前,先要真正发起厌离心,想出离跳出这个无常的世界,无常的生命。像我们大家都号称学佛,可是对这个世..
持不淫戒的功德和贪淫的十种过失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欲的戒律,可以获得五种功德,这是三世诸佛所称赞的。不淫欲的人,具备佛的威仪,身体香得如佛一样。哪五种功德呢?一、摄持眼睛,不看淫色。就算美色出现当前,也要把他当成粪虫,有如刀子割心般难过,有如火烧眼睛般痛苦。心里不要起一丝的爱意,要想到生死..
宣化上人:真心诚意修习楞严咒
只一心来修行楞严咒,一定成就楞严三昧的。修习楞严法门要拿出真心诚心来修习。什么叫真心?就是为修持楞严咒,把时间也忘了,空间也没有了,是日是夜都不知道,吃饭没吃饭也不知道,睡觉没睡觉不知道。什么都忘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念像无量劫那么长,无量劫作为一念,要有这种精..
不读《法华经》不会知道佛恩浩瀚
能受持读诵《法华经》,破一切暗,于众经中最为其尊,是诸经之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药王菩萨本事品》妙法莲华经文:学慈信解《法华经》之众生,不仅是人,即使是天龙八部也都为佛所授记,也都..
印光大师:然于夫妇房事亦当有节,不可任意贪快乐
汝之所说,过于高大。佛法犹如大海,谁能一口吞尽,一踏到底?但按自己天姿而为修持。以此自行,复以此化他。纵未能圆彻诸法,只要能依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有何所欠。而作此种难而又难之说话,以又欲长请益也。《文钞》等不足以为训,净土经论语录均不能依止乎?所要紧之遗嘱..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终极关怀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惊喜赞叹,谓感动之力有如是剧且大耶!余因念此稿..
很多人修持多年,不见有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印光大师这一段是开示念佛往生最重要的基础。有这个基础再念佛,决定往生。没有这个基础,以心和佛相反,决定难和佛感通..
《祈福供灯笔谈》四:祈福供灯的功德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有缘众生,大家好!我是共修居士。前面与大家分享了关于祈福的意义和祈福包含的方式。那我为什么选择供灯呢?灯是智能、光明的表征,燃灯乃佛教重要的供养方式之一,其意义即是通过在佛前供灯,积聚福报,焚尽无明业障。点燃..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宋智印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土的观想,日夜精进而不间断。后来在病中,集合大众诵《弥陀经》,才一诵完,即盘腿合掌而往生。(佛祖统纪)【学文解读】智印法师,他从到浙江的只园寺以后大家才记录起来的。他的功夫在于哪里呢?就是..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大师少怀出尘之志,父早亡,受母之命而出家修道。大师七岁拜师,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然未忘生死大事。二、精进修持,脉续天台一日,大师在寺中见一僧人仆地而死,瞿然悟世无常,修持益加..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各位莲友,各位有缘,同来的听法众,大家,阿弥陀佛。今天,我们大年二十八。常说法不孤起,仗缘方生,欲成..
金刚经白话解说
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