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馒头店的老板,天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20个用来救济穷苦的白叟和孩子。在生意好的时刻,馒头刚一出锅便被顾客一抢而光,于是有人便劝他卖掉那些留下的馒头,可是无论顾客若何要求,馒头店的老板就是不肯将那20个馒头卖掉,而当他用夹子把热乎乎的大馒头送给白叟和孩..
孩子
家有老母
是佛教开启了我的良知,明白了为人之子的事理。二十五岁以前仿佛只知道对父母索要和抱怨,把父母的辛苦养育当成理所应当。现在有时回家,看到三十、四十大几的姐弟们依旧劳顿老母,工作、生活不顺利,在她身上撒气,把她当成不花钱的劳动力和出气筒,我的心在落泪,在流血。母亲的..
育儿有道 随缘而安
儿子升初三,想给他找个好班。妈,跟哪位师长教师都一样。儿子的话让我瞬间放下了许多。是的,没有短长,只是遇缘和福报不合,一切交给佛菩萨。身边的每小我都是来度化自己的。从小到大,儿子一向是我学佛路上不竭的动力。时过境迁,心坎深处依然留存着那一抹最温暖的记忆。从上幼..
从占领到奉献
情感是自私的,鄙谚说:情感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情感也往往不允许别人来占领,夫妻间的情感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是以,当情感触感染到外人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其实,真正的情感应该不是占领,而是一种奉献。然则,一般人却不轻易做到,老是用..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把守着。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和妻子、儿子一路吃饭。有一天早上,父亲正好有空在家,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路吃早餐。于是,父亲就在餐桌旁等着三个儿子下楼,一路用餐。大儿子从楼高低来时,..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领
我有个发小,异常有聪明,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领,看看就好!那时,我们都是刚刚卒业的穷孩子,她在一家病院当护士,我在工厂当技巧员,挣的钱仅够糊口,为了省钱,我们合住一间小屋,自己着手,煮最简单的饭食。在她病院对面,有一家百货大楼,楼上有一..
母义子福多,妻贤夫祸少
五伦傍边,每小我都应该尽他的道义、尽他本分,引导护念其他人走向人生正路,成为彼此生射中的贵人。比如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贪官背后,经常是父母没有及时规劝约束,太太则虚荣贪财,所以慢慢变成一个不好的助缘,结果人生就变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没有办法挽回。而反过来,假..
为现在,做点什么(图文)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忽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乐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碰见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半吐半吞,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认为,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快乐,学佛后反而过得很..
详解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即以妙观察智观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陈如等五人。他们五人随佛一起出王宫,照顾佛的生活起居,一起学习解脱之道。他们主张修苦行,认为苦行能得道,过着日食一麻一麦的生活。因为佛接受了牧羊女的羊乳,认为..
佛说常睡懒觉的过患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
佛陀开示: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得到善神保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佛经,佛祖说了7种女人,我们看看做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得到善神保佑吧。已婚的可以对比实践,未婚的可以提前预演。先说故事背景:学佛的师兄对给孤独长者应该多半都听说过吧,给佛祖提供精舍的大善人,在佛经中经常出现。他有个儿子,取了个媳妇,相貌端庄,貌美..
佛教《玉耶女经》要求女子应去除五种恶习
佛教《玉耶女经》要求女子应去除五种恶习:1、懒惰游戏:有的妇女好吃懒做,成天沉迷方城之战,或是和二三朋友竟日醉心于各种跳舞嬉游的玩乐,弃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顾,有亏家庭主妇的职责。2、恶口讥讽:有人说三个女子在一起就不得安宁,我们经常可看到这种情形,女人们聚在..
《杂阿含经》中佛陀教导的居士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圣典。《杂阿含经》为汉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南朝宋时,由求那跋陀罗依据梵本译出,共50卷,收录1320经,因每部经短小杂碎而得名。在四部《阿含》中,它属于现存最早出现的基本经典,是佛教经论、教理的母体,古德判为“纯..
演习12 观察受之根源 二 正念观受
演习12观察受之根源二正念观受彼正感到身体之乐受时,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到身体之乐受。彼正感到心灵之乐受时,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到心灵之乐受。彼正感到身体之苦受时,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到身体之苦受。彼正感到心灵之苦受时,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到心灵之苦受。彼正感到..
演习19 克服忸怩和恐惧 四 正念观法
演习19克服忸怩和恐惧四正念观法彼有掉悔,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掉悔。彼无掉悔,心中了了分明,我无掉悔。尚未生起之掉悔云何会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掉悔若何弃舍,心中了了分明。已弃除之掉悔若何令未来不生,心中了了分明。在佛教心理学中,悔(梵文:kaukrtya,remorse或..
识破轮回惊破胆:人畜轮回26例
自序轮回转世之公案、人缘果报之实例,数千年来不曾间断,正史多有记载。至于野史笔记,俯拾等于,不胜列举。此吾国文化之大端、世道人心之维系也。可叹魔子当道,邪说炽盛,为害百年而不休,荼毒四海而犹荣。而当代风日下,邪说日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致使害群之马层出不穷,..
演习20 播下安祥之种 四 正念观法
演习20播下安祥之种四正念观法彼有喜(轻安、舍)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喜觉支。彼无喜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无喜觉支。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喜觉支若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喜觉支若何圆满。这个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在我们的心中播下安祥、喜悦和解脱的种子,并且给他们浇水。..
演习15 慈观 三 正念观心
演习15慈观三正念观心彼无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无嗔恚。已生起之嗔恚若何弃舍,心中了了分明。已弃除之嗔恚若何令未来不生,心中了了分明。彼心离执着,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执着。彼心无恨,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无恨。在南传佛教《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卷161)中,佛陀教..
演习14 观嗔恚 三 正念观心
演习14观嗔恚三正念观心彼有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嗔恚。彼无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无嗔恚。尚未生起之嗔恚云何会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嗔恚若何弃舍,心中了了分明。已弃除之嗔恚若何令未来不生,心中了了分明。这个演习是正念地观察我们的嗔恚。在佛教中,我们懂得到..
演习18 转化被压抑的结使 四 正念观法
演习18转化被压抑的结使四正念观法诸比丘,彼应了了分明眼根(耳、鼻、舌、身、意),了了分明色尘(声、香、味、触、法),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若何弃舍,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若何令未来不生。(这段经文与演习17..
演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演习1有意识的呼吸一正念观身修习正念的二十个演习[法]一行禅师著明洁明尧译摘自明洁、明尧译《生命的转化与疗效》一书[编者按]佛陀在世的时刻,曾多次教导他的学生修习四念处。佛陀入灭之后,四念处仍然是南传上座部最主要的用功方法。《四念处经》之于南传佛教,如同《金刚经》..
正念是明灯不是法官
正念是明灯不是法官附(书评)正念是明灯不是法官读一行禅师《生命的转化与疗救》图文:兰心这一年来,最大的喜悦是听一行禅师讲经说法。感恩一行禅师,也感恩净慧大和尚等善常识。翻译《一行禅师文集》的明洁、明尧在后记中说:多亏柏林禅寺住持净慧大和尚以及柏林禅寺的明海法师赞..
演习4 静 一 正念观身
演习4静一正念观身入息,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前程,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这个演习是第三个演习的延续,它借助于呼吸来使我们的全部身体达到安和宁静的状态。当我们的身体不调和的时刻,我们的心就很难安祥。是以,我们应该借助于呼吸来赞助我们身体的功能顺利调和地发挥..
五阴缠缚乃众生
以前,佛陀住在王舍城邻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酒保罗陀比丘请示佛陀:世尊,所谓众生者,何以名为众生呢?佛陀告诉罗陀比丘:于色爱染执着、绸缪不舍,名为众生;于受、想、行、识爱染执着、绸缪不舍,名为众生。所以,众生就是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有所分别执..
一把石头换平生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财主,他的夫工资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忽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珊瑚。这七样器械堆满了他家的院子,奇怪的是这些器械只落进了他们家,涓滴没落于墙外。财主又惊又喜,急忙去请了一位有名的命理师来为..
观音嫁人佛陀救子,何情堪比此情深…
人之生也荏弱,其死也顽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顽强者死之徒,荏弱者生之徒。-老子人在出生和发展时,身体是柔嫩的,生命力很强。而在灭亡后,躯体是僵硬的,生命力是终结的。花草树木,在萌芽初生和发展之时,是优柔的,而一旦枯死,则是枯而干硬的。所以说:坚硬逞..
5个证实鬼魂存在的真实故事
一、孩童可见鬼魂故事(一)小孩子眼睛清净,有时有时间能看见一些大人们看不到的器械。1976年夏天,我到齐齐哈尔市买器械,在市场听到人们正在群情一件工作。一打听,具体情形是这样的:前不久,一个姥姥带着外孙登上一辆长途汽车回家,在车站上车后,外孙(三、四岁阁下)急速大哭起..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安闲
人之所以不得安闲,多半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愿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苦或是有欠缺的时刻,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却也不时担心有所损失,这都是人生不得安闲的原因。当佛陀在舍卫国时,地方上有一位..
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病院,病院发明他需要做骨髓移植。尽管他是罪犯,但基于人道主义,仍然必须让他接收治疗。于是我们去国家骨髓库里配对,居然配对到了。因为他是恶性的刑事犯,我们心里也不是很想救他,所以让捐赠者知道病患的身份时,我们告诉他:你可以说不!..
救狗一命逃过了一大灾害的真实故事
救狗一命得善报的真实故事!台北有一位读者于师长教师比来写信给笔者供给了一个异常动人的因果故事,这一篇真人真事的经验,再次证清楚明了一小我只要慈悲为怀,能够救助别人,甚至救了一只动物,将来都能够获自得想不到的果报,是以善有善报的因果现象,其实值得世人的小心。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