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学一课我都有种做加法的喜悦。从对佛法的半信半疑到受益匪浅并生起信仰;从对导师的一无所知到倍感亲切并心生恭敬;从对佛陀的止于神话到顶礼膜拜并视为榜样。每一次的心理跨越都让我法喜充满,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正变得越来越强大,皈依也不再流于形式。很多师兄在学习前面的..
孩子
心得: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修学心得从前,我一直把信仰当成一种心灵的寄托,从没想过信仰可以实际解决人生中的某些问题。长大以后,工作,结婚,有了孩子,这些年走过来,有很多无奈,常常会想: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我一直认为,人活着就是不断地积累金钱,让父母晚年过得很..
让心中的永动机速度再慢些
——学习《佛教的环保思想》有感记得第一次去超市,很是兴奋,好东西真多呀,看看这个想要,看看那个也想要。我就像一个孩子走进了玩具王国,东瞧西看,不知不觉就拿满了一筐,呵呵,那时候还没有手推车……后来,就越来越怕去超市了,因为经济还不宽裕,我发现到了超市,没有200..
小女子也能发大心
题记:进入上士道的学习后,我的心行却突然被堵在了“门”外,平常的闻思受到影响,导师的开示居然也被排斥在外,不入心,不相应,急坏了自己。后来,我通过一些思维,转变了观念。以下是我为自己从不能接受到接受的思维修过程所做的记录,籍以策励自己。“如果我未曾学佛,未曾加..
您的修学时间足够吗
一段时间以来,我非常喜爱闻思法义。我不用上班,没有孩子,不看电视,不逛街,就这样,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导师的话,那是需要反复体会的,不只是用来听的!伴随着不愿割舍的法喜,烦恼来了:将来有孩子了,怎么办?我的闻思时间会大大缩水!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前景黯淡,修学之路..
向“瞌睡虫”宣战
“瞌睡虫,我对你已经忍无可忍,我要向你宣战!”一早,送完孩子上学回家倒床续睡一小时后爬起的我,愤愤然地说。“为什么呀?难道你现在感觉不舒服?”瞌睡虫扭动了一下它那肥硕的身子,不以为然地眯眼看着我:“想想一早起床时没有睡醒昏沉的痛苦,再想想刚才抱着被子温暖舒服的..
感恩缘起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颗菩提种子早已埋下,只待有一天的发现。感恩这份来之不易的因缘,让我今生有缘找到心灵的家园——三级修学!回首四十年的人生旅程,一路昏昏沉沉,忙忙碌碌。烦恼、困惑、纠结、压力,各种情绪,各种不满,总觉得生活不应该这样。在这寻寻觅觅中,我加入了三级..
我是如何落实八步骤三种禅修的
最近,有同修和我探讨如何深入思维的问题,这引发我总结自己落实八步骤三种禅修之心。以下结合本周所学法义“依十不善业论业果轻重”做一个回顾。这样的回顾更多的是为了检视自己,为了让自己能走得更好更远。当然,如果能对师兄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启发,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为什么探..
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这些教义都是劝人为善,做个有道德的人。起初,我学的很欢喜,时间长了,就会好想,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果真的有吗?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如果人生只有一世,我觉得没必要去做个好人;如果有来世和轮回,我怎么感..
心的指针
静修营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递减,兴奋之余,我的牵挂也与日俱增。虽说平日里嘻嘻哈哈,但对孩子的身体还是有所担心。10月1日,我早早地醒来,接了孩子的晨尿,试纸放下去,黄黄的反应块慢慢泛绿,代表着又漏蛋白了。1+。我,该何去何从?是毅然决然地出离,真的不管不顾踏上东..
学佛让我重生
我的老家在苏北农村,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打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告诫我要好好读书,长大能到城里去生活。可事与愿违,那个调皮捣蛋的我并没能实现父母的愿望。中专毕业后,和大多数打工人员一样,我怀揣着城市梦走进了城里。我睡过车站,捡过吃剩的盒饭,工地上..
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
10月6日晚,悠然响起的《叩钟偈》多了一丝离别的味道,第十三届菩提静修营走进了尾声。6点半,西园寺方丈普仁大和尚、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以及西园寺常住法师和老师们走进三宝楼讲堂时,经久不息的掌声让人一时忘记了楼外正暴雨如注。“第十三届静修营非常圆满,老天爷帮忙啊!..
起风了,起风了
10月6日,是第十三届菩提静修营营员活动日的最后一天。下午一点整,行脚活动在东沙湖生态公园拉开帷幕。各组营员及部分义工将他们在本届静修营期间的感受排成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供养导师、供养三宝。节目之后,导师对行脚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开示,并带领大家在美丽的沙湖边经行,体..
明华居士:为什么你总会被人骗?
标题中的你,其实几乎是我们所有人了。大家想想日常生活,是不是经常被人骗?和人本来说好的事情,说变就变。现在被人用言语欺骗,损失钱财,损失感情的,非常普遍。用佛教上来说,肯定是因为我们骗他人,所以最后遇到自己被别人所骗。可是有些人想来想去,我从来没有骗过人呀?这是..
方海权:一个被溺爱儿子和一个好学儿子的故事
方海权:一个被溺爱儿子和一个好学儿子的故事不管父母出身多好,我们都必须修学好,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人才。因为父母再好,我们自己都会面对风雨霜雪。天气不会因为富贵和贫贱而改变。无常不会因为地位而可免。因此,不管知识,技能,智慧,悟性,道德,脾气,人缘都要培养好。经历..
耕云先生: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一、知心如果连“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无从着手了,你又从何修起呢?“心是什么”都不清楚,说修心,那岂不是谎话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古人说“人贵自..
蔡礼旭:经营好家庭,一定要忍得住
其实经营得好家庭以至于大的家族,在历朝历代都有做得非常彻底的家族。比方唐朝张公艺他九代同堂,那不容易;元朝张闰八代同堂。现在不是八代,现在人两个夫妻都搞不定,甚至于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还会发脾气。还有明朝郑濂七代同堂,郑濂的家族差不多一千口人住在一起很和乐,这样是..
秦东魁:你一犯邪淫,万恶门就给你开了
邪淫对福禄的伤害不可言喻。不要以为大家都这样,大家都看A片,大家都养“二奶”,女孩子穿得越来越招人,没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提倡性自由、性解放,田里的牛更自由,学啊?不仅年轻的现在忙,连中老年人也忙。千万别上当,到时后悔都来不及。大家都蜂拥着去受苦,我也紧跟着在后面..
林看治:佛本医王能动手术治绝症
上一则是说一位十岁女孩子,因一心念佛,念到阿弥陀佛加庇。救他四岁小弟消灾免难的事实。各位读者也许会想;这或者是女孩子的业障较轻,还没与人多结怨仇,所以念佛易得感应,假若老年人念佛焉能有如此感应呢?但要知佛法平等,无有高下,老年人念佛亦有不可思议境界。我再举一则事..
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
南怀瑾:性命兼修
总结:1、只修命,不修性——修性才能成就法身。禅宗的最高处就是认识了法身,不经过法身成就,见地就不清,亦不能谈修持,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2、只修性,不修命——修命才能成就报化身。报化身不成就,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充其量,死后中阴身的阴神不散..
朱清时: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讲演者简介: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化学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1994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和汤普逊纪念奖。演讲简介:朱校长介绍了二十世纪人类科学的最高成就——..
明如居士:八种颠倒
什么是佛法?仲敦巴尊者说:“调伏烦恼为佛法,不调烦恼为非法。”意思是说,一个法如果能够调伏我们相续中的烦恼,纠正我们身口意的错误,这个法就是佛法;否则,若不能调伏烦恼,就不是佛法。阿底峡尊者也曾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意思是说,最殊胜的上..
蔡礼旭: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心,去转化家庭里面的不圆满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跟我们相处得很好,我们也尽力奉养父母。当然父母也有可能脾气有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也要能够包容、能够宽恕,因为每个人情绪都会有起伏。人与人相处,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做对」。假如今天父母对我们在..
方海权:经历过贫寒的富贵会坚固得多
不管父母出身多好,我们都必须修学好,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人才。因为父母再好,我们自己都会面对风雨霜雪。天气不会因为富贵和贫贱而改变。无常不会因为地位而可免。因此,不管知识,技能,智慧,悟性,道德,脾气,人缘都要培养好。经历过贫寒的富贵会坚固得多。在富贵中体悟到大众..
彭鑫:伤精与怕冷
经常泄精会导致肾阳虚。《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就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畏寒怕冷、全身无力。相反,如果肾气充足,手足就会温暖,全身阳气充足,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感到很冷。肾气不足特别是肾阳虚的人,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两脚发凉,尤其在冬天,两..
林清玄:一位感动杀手的学佛作家
林清玄(网络图)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在人生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我的人生几乎是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我没有读过什么好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经验也..
南怀瑾:生死问题,在中国文化看来不成问题
生死问题是人类根本问题,没有人不怀疑它,没有人不怕它,尤其人越老越怕这个问题,因为来日无多了,不晓得死了到哪里去。如果有旅馆可订嘛,也可以预订一个,可是不知道在哪里!这是很麻烦的事。——《庄子諵譁》“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懂了《易经》的道理,像我们学佛、学..
明如居士:凡愚的善恶标准
我们知道,善恶是对身口意的一种分类。那些能够导致自他现在和未来安乐的身口意被称为“善”,那些能够导致自他现在和未来痛苦的身口意被称为“恶”。既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存在于心性之上的无欺规律,我们要实现离苦得乐的目标,就必须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因此,人生最重..
陈大惠:看完这个,人家骂你,你绝不会再生气了!
天底没有吃亏的事,人吃亏到了底了,他就变圣人了。我给大家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舜王,他的父母恶劣到要杀他,他的弟弟也要谋害他。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到大舜已经恶劣到极点了,可是舜王没有责怪对方,还说是自己错,最后他成为天子,成为圣人,还感动了他一家,然后庇荫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