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鸟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五千俱。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碍,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诚乐菩萨、道御菩萨、大御菩萨、光首菩萨、光净菩萨、寂意菩萨、人明菩萨、开化人菩萨、常应菩萨、慈氏菩萨、文殊师利六十贤者。一切五..
神通
佛说决定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观察大众,观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恶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我能堪..
佛说须赖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 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五千菩萨俱。尔时,舍卫城中有极贫者,名曰须赖,得坚固志不可转移,信佛法众,身归三尊,奉持净戒,修行十善,有四等心救济不倦,内性清净我乐无二,至意求佛无上大道,思惟所行昼夜诵习,以善方便导利人物,安贫..
毗耶娑问经
毗耶娑问经卷上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阿 强伽河岸,与大比丘众俱。彼比丘众,所作已办尽一切漏,无有障碍离有不退,勤为禅诵跏趺而坐。随何处坐,有在地处,二人相随如法语论,群行如鹅、如鸳鸯者,有在空舍,有依树根,皆悉行禅,能取如来法之光明正法威仪。复有无量菩萨众俱,..
佛说菩萨本业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摩竭道场,初始得佛,光景甚明,自然莲华宝师子座,古昔诸佛所坐皆尔,道德威仪相好如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明所彻照人刹法处,去来现在无复挂碍,成兴于世,一切悉等。时会菩萨,尽一生补处,神通妙达周遍十方,导利众生,开佛法藏,示泥洹要都入人根,宿..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普光明殿,无量功德之所集起,见者靡不生大喜乐,永离一切轻毁之心。佛于其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证净等觉,所行无二,住佛所住,悉与一切诸佛平等,到无障碍不退转法,一切所行无能制伏,常作佛事未曾休息,体法无相住不思议,三世所生了无..
大悲经
大悲经卷第一梵天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临般涅 ,告慧命阿难言:“汝可于娑罗双树间安置敷具,如师子王右胁卧法,吾今后夜当般涅 。阿难,我已究竟涅 ,断除一切有为言说。我已作佛事,已说甘露,无有窟宅寂灭定甚深微妙难见难觉难..
净空法师:怎样消业障、还宿债
他做出来让我们看,让我们体会,让我们学习,会学的人效果卓着,也给大众做好榜样。不会学习的人,堕落三途,他还得受苦报,为什麽?业障习气很重到恶道去消业障。所以你是真明白,搞清楚了,恶道不是坏地方,我们宿世今生造作这些恶业,恶业不消除,你不能成佛道,见思..
超度冤亲债主和堕胎婴魂的忏悔发愿文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各念三遍)1.诚心忏悔认错道歉:我身上的所有冤亲债主和堕胎之婴魂,对不起,对不起,非常非常对不起!无史劫以来,由于我在娑婆世界迷惑颠倒,于长劫中轮回生死造下无量恶业,有意无意中伤害你们,致使你们在六道轮回中受了无量的罪,..
世尊已证得四神足了,为何还头痛三天?
有一次世尊连续头痛了三天,弟子们想:“世尊已经证四神足了,怎么能得病呢?”就去问世尊,世尊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王娶了释迦族的一位公主,生下了一位王子取名叫琉璃王子。琉璃王子长大后吵着要母亲带他回去看姥姥姥爷,他的母亲拧不过,就传口信到释迦族说:..
农历七月廿一,普庵祖师圣诞,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2018年8月31日,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有安神、请佛、安宅、外出……等等冲煞禁忌之日,诵此咒一或三遍,即可“百无禁忌”。家中蟑螂、白蚁、蚊虫、老鼠……等诸虫恼人,诵此咒可避之。普庵祖师普庵祖师,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
一个世俗人对修行的思考和感悟
一个世俗人对修行的思考和感悟写作是一件非常枯燥又幸福的事情,一支笔,一副键盘,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去利益帮助芸芸众生。这篇文章耗费了我大量心神、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是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我的笔记心得、大德前辈们的教诲以及我的个人实践感..
虚云老和尚禅七开示(六)
初七第六日开示(2月27日)古人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才说打七,明天就是解七了。依规矩,明天早上要考功了,因为打七是克期取证的力法。证者证悟,见到自己本地风光,悟到如来的妙性,故曰证悟。考功就是要考察你在七天当中的功夫到了何等程度,要你向大众前吐露出来。平常..
我的学佛求师心路历程
记得我初学佛时,听说只要皈依就是佛弟子,如果再皈依个好师父将来学佛之路就会一帆风顺了,于是就渴望找个好师父。机缘巧合跟一位比丘尼师父皈依了三宝,后来这位师父圆寂取出很多舍利子,周围的佛友就赞叹声一片:你师父好厉害啊,听说她神通广大,你真有福气,将来一定也能像师..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序题门(七)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第一、序题门(七)今天我们再共同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韦提希夫人,因致请世尊,要求生一个无忧恼的地方;世尊光台现国,韦提希夫人选择要去西方佛国。疏文,善导大师说:【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我们修禅定,主要是为了产生智慧,一旦入定了,心静下来了,会出现很多觉受。但这些觉受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能执着。觉受有乐觉受、明觉受和无分别觉受。乐觉受。打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喜悦。没有什么可高兴,没有什么可快乐的,但是心里就特别高兴,喜洋洋的,这叫乐觉受。明..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的故事。因为在我们南海普陀山呀,这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常知道有这个十八罗汉拜观音的这个情景。所以在观音菩萨的弟子里面呢,这个金刚罗汉是众多弟子里边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漫山遍野很多修行人,都是罗汉来的。但是有时..
海涛法师:个人做什么行为,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人做什么行为,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点你一定要先了解,所以这样以后,我们千万不要去伤害到其他众生。你去偷人家钱,骗人家钱,保证生生世世穷,甚至被讨债,所以做牛做马是为什么,还人债,就这个意思。虽然你这一辈子骗到了,拿到了,但是各位要了解,等你钱用完了,生..
净土法门:好事不如无事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会长告诉我:「我们这个道场所有经书、录相带、光盘流通的量很多,我们的经费来源不足,可否斟酌收一点成本?」我说:「不要,我们有多少收入做多少事,收入多我们多做,收入少我们少做,没有收入不做,好事不如无事。这个小道场一个月的开销也不少,有收入我..
宣化上人: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为什么?
◎宣化上人再来讲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这魔还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没有修道的时候就等于是个穷人,这个魔就等于是土匪,土匪不会去抢穷人,因为他知道穷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你一修道了,这就等于发了财一样。你有钱了..
为什么犯邪淫的人会诸事不顺,家庭事业衰败?
意淫断掉得福,心淫断掉得禄,身淫断掉就得寿,做到孝顺和不犯淫邪,那么福禄寿都全了。―秦东魁邪淫是开启万祸之门的钥匙。你一旦犯了邪淫以后,就开启了万祸之门。这个万祸,它不是一个数字,不是一万种灾祸,可以说是无量灾祸。01犯邪淫的人子子孙孙损福殃及多代凡是犯邪淫的人..
改命的方法都讲了,你们得去做呀!
改命两大纲领要想改变命运格局,就是两条大纲,第一孝敬父母,第二夫妻和睦。那谁能把他毁掉?犯邪淫就把两条大纲都毁掉了。这是重点。我们遇到任何一个老板、领导,我们看他倒霉,我们看他出事故,孩子出事故,你就用我这两个法宝,照妖镜你照一照。你问他,有没有亏孝?第二有没有..
刘素云:无量寿经第30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三品经文:【寿众无量第十三】这一品经文,是为我们说明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两个无量,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的寿命和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无量寿。佛..
建立正信,走向觉醒
刚好自在:《信仰篇》修学心得201808信仰篇,包括三本小册子和视频《禅与人生》。通过自修和共修,我建立了正信。对进一步修学佛法,进而改变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走上觉醒,充满信心。下面结合现实生活,谈几点体会。一、正确认识了宗教信仰。在我过去印象中,宗教信仰,就是封..
网络学佛需注意二十点,才能有所成就!
当今网络发达,信息流通方便,佛法的各种知见很容易四处传播,论坛上也是有各种见解的帖子,比较混乱夹杂,令网络学佛同修无所适从;现在对学佛同修给予一些善意提醒,以期同修们在菩提道上避免障碍,一帆风顺,早日成就。一,严谨依止经典当年,我们本师遍学外道,遍历苦行,知非..
贪求神通易入魔境,真信因果求生极乐则是稳妥
获得神通是很多人修行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不能去贪求。《楞严经》有这样的例子,有人就可以张嘴说一些偈子,有人自己连经文都没见过,就可以张嘴哗啦哗啦地诵出来了,这个就是贪求契合佛菩萨的境界了,一得到这样的能力就开始高兴了:啊,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啊,没有过这样殊胜..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是大孝心的体现
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顶上的不一样。观世音菩萨立着的阿弥陀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的肉髻顶上,顶着一个宝瓶。盛诸光明,他那瓶子里面,装着光明。他装光明有什么用?普现佛事,即种种的佛事,都能在那光明中显现出来。例如念佛拜佛,或者讲..
元音老人:见性与着相之别
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见性不难。不要在那儿猜谜,‘噢,悟道了,看见黄的红的绿的东西了。’不相干的,那是见鬼。见性是见无所见,没有一点东西的..
历史上的《峨眉山志》与佛教文化
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绵远的峨眉山佛教文化不能不体现于山志及其编纂过程之中,无论编志者是否信仰佛教。峨眉山之有志书,至晚当追溯至唐宋时代。《峨眉山神异记》3卷,北宋《崇文总目》、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并著录,后者题为汉张道陵撰。但此书系后人依托之作;..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吗?
《犍陀罗文明史》(孙英刚、何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2月)是国内首部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通史性著作。在作者看来,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就这个话题,浙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