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

人间佛教:现实世界中人人可走的光明大道

关怀人间,深入人间,奉献人间我作为一名后学佛弟子,很荣幸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关于“人间佛教的一点浅见”。我本着“先学一步,多学一点”的思想,与各位同参善友一起讨论切磋,集思广益,深入思考,从心开始,相信我会获得很大的裨益。“诸法因缘生”,佛教起之于“人间因缘”,..

比海洋更宽的是人心 比人心更宽的是佛法

佛法与宇宙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小到个人与个人的吵架,群体与群体的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说到里面的实质,其实还是源自于人内心的贪执。记得书中记载有个佛学家无垢光尊者早在六百多年前就讲过:人的贪欲是无穷的,贪欲越强的人,导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就越大!这个世界上大多数..

在家学佛 | 慈悲有多大,福报有多深!

在今生今世,我们以嗔恨心造过很多恶业,这说明过去世中也肯定以嗔恨心造过很多恶业。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相续中、阿赖耶识中已经有种子了,已经有因缘了,很快就会发芽结果。到时我们还要经历这些痛苦,也许一会儿,也许明天,也许过几天,很快就到时候了。以嗔恨心造的恶业,是下..

他们福报这么大是怎么修来的?

人人都想发财,有的人则能够抓住机遇,心想事成;有的人虽然也能随机而上,努力奋进,却拼搏一生终难成就;还有的人虽然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却不长久,一个失误成千古恨。十多年来就在妙法老和尚跟前听到不少人请教这方面的问题,我选两个故事讲给读者听。还记得妙法老和尚开示一章里..

由思惟报父母恩引发的

——从《义工,最有意义的工作》到《无尽心灯照大千》在三级修学模式做义工,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在这里,做义工不是单纯的做事,而是在三级修学的基础上服务大众,进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不是以出离心、菩提心为目标,所做的有可能往往只是在积累人天福报,未必能成为菩提资..

了解十二因缘,把握当下

十二因缘是佛陀成道时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过顺观缘起,了知轮回的因果;通过逆观缘起,了知解脱的因果;通过顺逆观缘起,彻底了知诸法实相。佛陀以他的亲证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我们对每一个当下的事物产生苦乐的感受,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行动是依赖于前一个心识经验..

超度小狗念什么经?元晓看了大为感动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街上击钢钵向人乞讨食物,并且祝福那些布施的人能“大安”,久了,大家都叫他“大安禅师”,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大安禅师乞讨食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流浪..

唯利是图的"拜金"时代 唯有佛教改变世道人心

佛教改变世道人心一、中国社会的症结在精神萎缩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到现在,据说已经到了“不差钱”的地步,这话出自赵本山的小品,虽是戏言,却也反映了弥漫在社会生活中虚夸浮躁、骄奢淫佚的众生相。既然在物质层面“不差钱”,那么还缺什么呢?缺德。有鉴于此,温家宝总理这些年..

当下有缘修学佛法真好

——写在同喜班结业时转眼,加入三级修学快一年了。回想我这一年到底有哪些改变,要说变得更慈悲了,更有佛性了未免有点牵强;要说没变化,又觉得自己心行平和很多,很多观念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似乎看淡了世俗的追求,又似乎能更加坦然地面对世事无常。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

同求完美,凡圣有别

何为完美人生?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心想事成、随心所欲的人生。具体表现在:带我来到人世的父母有钱、有权、有势,陪我走完一生的老公懂我、爱我、宠我,传承我基因的孩子听话、懂事、孝顺我,还拥有一份靠家近、拿钱多、不打卡的工作。这就是我以前一直以为并努力追求的完美人生。而..

“天龙八部”为什么能听闻佛法?

佛教中的“天龙八部”我们读经典,开头的“如是我闻”之后,就是介绍在座的声闻弟子、菩萨大众,而后便经常会出现“天龙八部”。凡稍微对佛教名词有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天龙八部”其实就是各种畜生众生,比如:龙、夜叉、金翅鸟、大蟒神等等。这些众生,任何一种,若真出现在生活..

佛教对人生苦难之源的分析

想摆脱苦难,就要摆脱心中的无明宗教总是和苦难联系在一起的。佛教同样亦不例外,释迦牟尼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讲的教义即是以“四谛”为中心。四谛,也称为“四圣谛”,“四真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谛”为“真谛”、“真理”之意,这是佛教中的四大基本道理,..

服剧毒农药自杀被救活 醒后讲述地狱见闻惊呆全城

佛教讲述的地狱景象节选我儿子轻生,服农药身死,随所造恶业堕入地狱,又因蒙佛菩萨保佑,起死回生,重回人间。为了感谢佛菩萨宏恩,我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与莲友共勉。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晚八点左右,我丈夫闻到一股浓烈的毒药味,只见小儿子在地上坐着,背靠着墙,身边有半瓶农..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无量亿的菩萨围绕着佛陀,聚精会神地听佛宣讲微妙的奥义。曼殊室利,那个佛在因地初发心修菩萨道时发八大誓愿。这八大..

转变命运只有先转变自己

转变命运只有先转变自己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

财神之王药师佛

一、前言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师法门有添福增财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称药师佛为佛教中的财神爷;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我们可以从经文里得知,药师佛确实是基于悲悯一切贫苦众生的悲心,发愿要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福报财富的;当然不只是世间..

方海权:少为人知的药王菩萨,宣扬和修学会无病、重病治愈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威德自在。有的时候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侍。药王、药上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预言,这两兄弟将在未来世成佛,号..

【法眼看世间】楼宇烈教授:佛教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创立佛教能密切地融入中国文化,这跟它本身的特点是有关系的。我们来看佛教的历史,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古印度与现在的印度完全不一样,从地域上讲它比现代印度范围大得多。佛教的创始人实际上是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当他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立佛教时,印度社..

佛法生活: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会继续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将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恶行。你的恶名或是好评、你所积存的食物和财富、所有的助手和佣仆,全都会被留置身后。我们在世时一定要把修..

每日一禅:看完再发脾气

人在气头上,往往控制不住情绪,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事后非常后悔。所以,我想给大家一个方法:如果你特别想吵架,不管跟谁,能不能先缓缓,让自己明天再吵?若能把“今天吵”改签成“明天吵”,有些事也许就不一样了。在我们眼里的一些天大的事情,如果换一个角度,或者换一个人..

“马云的男人”出家——待你厌倦浮沉,随我修行可好?

原淘宝技术总监、被称为“马云的男人”的著名自媒体人鬼脚七前日在五台山剃度,虽是短期出家,也一石激起千层浪。万种浮沉事,一颗清凉心。“生活好像有一根绳子,牵着每个人走向那里。我们一边厌恶,一边成为;一边成为,一边厌恶。形成一个死结。”他说“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人死后去哪?美国科学家实验结果震惊世界

人死后究竟去哪里了从2.2万年前最早的火化壁画开始,人类一直没有科学地证实过人死后去了哪儿,但是许多宗教方面的研究给出了答案,例如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本体是永不会消亡的。只有承载灵魂的肉体身命会有生灭。物理学家凯瑟琳-弗里兹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未来人类可能通过量子复活重..

佛经预言:未来千年地球人寿福报与灾劫

佛教对减劫三灾的悬记文章选自大安法师著《净土宗教程》释尊在大小佛典中,对宇宙的成住坏空的规律及情况,多有陈述。目前吾人所居的时间属住劫(又称贤劫,此劫有千尊佛出世)。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八十小劫为一大劫(约有十三亿余年)。在成住坏空四劫中,吾人现..

再这样杀生,世界将会发生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刀兵劫

杀生感招战争兵祸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周期性遭受战争灾难,为何人类历史总抹不开干戈流血的阴影,战争悲剧总是一幕一幕不断上演?历史学家有他们的一套说词,但唯有佛法的因果定律为苦难众生指出了战争的根本原因及预防之道!佛法告诉我们:人与畜生同为六道轮回中的一份子,畜生并不永..

对于不断出现的天灾人祸,人类应该觉醒了!

每次发生地震海啸等灾难,鱼虫未死一只,人类却尸横遍野,浩荡一片,犹如湖面上漂浮的落叶。谁曾想到,追究根源,祸起萧墙,海边之人喜欢捕鱼杀生,内陆之人喜欢打猎食肉,几十年造下来的孽债,终究要还的。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预感,然后将它们的预感真诚地告诉人类。可是,人类非..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一、为什么要放生: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都..

人到底来世间到底是干什么的?

人生到这个世间来,有人天天忙着赚钱,难道我们就是为了赚钱来的?如不是,那我们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

看看你为什么总是不受欢迎

【佛经原文】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这是个大问题啊!佛告诉须菩提,假使有人诚诚恳恳学佛,研究金刚经,结果一辈子倒楣,为人轻贱。有人..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出家众为住持教法的核心、骨干,更由形服之殊和出家禁欲的鲜明标帜,给人以深刻印象,能使人从僧尼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形象窥见佛教宗旨的大概。出家学佛一事,在南传..

佛教教你如何科学养生:从修心养性开始

佛教养生,从心开始首先,佛教养生观要求从“心”开始。这抓住了养生的根本。修心,与道教的修德养性有许多共同之处。佛教十分讲究四大戒条——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修习禅定之前乃至修习禅定之后,都必须清净心灵、弃恶行善、约束行为、涵养道德,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