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慨,或诉诸文学,或发于讲论,多半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回忆过去恍然如梦幻。还有的是在经历了坎坷曲折的人生,走出最艰难的阶段之后,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的确,人生苦短,花开花谢、日升日落、四季轮回,世间没有任..
无我
禅堂为何叫“选佛场”
禅堂又名“选佛场”,因僧众于禅堂坐禅悟道以证悟佛的境界,以开悟、明心见性、成佛为目的,让众生在禅堂这个地方,通过一定法门彻悟明心、从自我、烦恼、执著、颠倒、妄想中证得无我人众生寿者的妙有空性,故有此称。禅的修行虽然直指人心,入佛知见,但也重视脚踏实地地修行而在..
加入三级修学进入走向生命觉醒的轨道
——复习课之一心得进入三级修学近三个月了,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和感恩。一路上有同修师兄们的关爱和帮助,有辅导员的陪伴,更有导师的指引和教授,这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学佛因缘。辅导员妙清师兄眼里总含着笑,积极而热情。她工作非常忙,与时间赛跑,精进修学的意志让人佩服。妙清..
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问:佛法认为,“我”仅是一种颠倒迷乱执著,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所有众生不都是一个个的“我”吗?答:不错,一切法本来无我,执爱自我与执爱他人同样都是分别执著,但二者虽然都是分别执著,其结果不同却于理无违。智作慧论师说:“灯光与珠光,误认为宝珠,..
能积累大福报大功德的方法
一如香遍满堂室一个人靠化妆、洒香水得来的香气,仅是短暂的、局限的。我们经常养成随喜他人,所散发出来芬芳气质,就会充塞着所处的空间,让你周遭的人都能闻到,亦如你赞美别人地赞美你、欢喜你。二如炬普照十方愿意赞美别人、随喜别人,喜欢显扬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会像..
在寺院吃饭为什么不许讲话?!
吃饭即是修行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人吃饭,坐不窥堂,端身无语,举止安详,既严肃又认真,气氛平和,令人如坐春风。跟我们平时的吃饭观念大不一样啊。仔细想想,诸如时下的各式宴会、午餐会、工作餐、各种Party、家庭聚会,自然少不了相互交谈,讲..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人吃饭,坐不窥堂,端身无语,举止安详,既严肃又认真,气氛平和,令人如坐春风。跟我们平时的吃饭观念大不一样啊。仔细想想,诸如时下的各式宴会、午餐会、工作餐、各种Party、家庭聚会,自然少不了相互交谈,讲笑话、说段子..
你知道合十的真实内涵吗?
合十的16种佛教含义双手合十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十示礼。合十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
长见识!原来菩萨和阿罗汉有这么大的区别
菩萨、阿罗汉、凡夫三者所见境皆不相同选自《法宝论》,明贤法师著八地菩萨是完整地走过三解脱门和八解脱门两种解脱门的修行者。修行这件事,八地菩萨以后的境遇不是凡夫所能构想的,因为一切都与凡夫现见不同了。常情所理解的世间、所讨论的外境问题,八地菩萨已经没有了。他的一..
读心经真的可以消除业障吗?
消除业障其实“消业”的意思,是从此以后自己不再造新业,“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虽说是结束旧业,不再造新业,但并非指过去所造的业就消失了,从此以后不用再接受果报,而是不管什么样的果报都要面对,受报时知道这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在现在所感出的结果,所以要接受它。但..
修行人最容易犯的4种知见错误
有几句危险的话:(1)世界是无常的因缘构成的。破:实有无常因缘应受检讨,唯随许世俗方可假立。如果不作深入探讨的话,这句话好像是对的,“无常”,不对吗?这是佛说的。但佛对于实有自体的无常,是不容许的。如果是各种实体因缘的变动与无常,这是要破的说法。假若无常的每一..
学佛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各‘离苦得乐’。迷和悟,是相对的..
让你最快速的开悟方法
阿底峡尊者是公元十一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应邀到西藏,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建立了噶当派的传承。阿底峡尊者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年少时,绿度母曾示现在他梦中,劝诫他不要为世俗有刺的诱惑物牵绊,因为他在过去五百五十二生中已是一位具足戒的僧人,并且是个博学的班智达,..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
释迦牟尼涅槃时 弟子阿难提出的四个问题
佛陀涅槃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在此之前,拘睒弥国优填王恋慕世尊,给佛陀铸造了一个金像,佛陀见了,合掌对这个金像说:“我灭度后,就把所有弟子都托付给你了。”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不忍见佛灭度,和五百余位除馑女礼拜佛陀之后,回..
学佛让我拥有更好的心态
加入三级修学有五个月时间了,我有了一点点的变化。首先是纠正了以往对佛教的一些错误认识。修学以前,我认为佛弟子就应该要佛里佛气,不能像一般人那个样子。对那些一边学佛,一边又在吃喝玩乐、买股票,喜欢做世间事情的人,我觉得他们是不够诚心的。在进了书院之后,才发现师兄..
《心经》上的“观”字 99%的人都没读懂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观自在是普通的名字了,不止观世音菩萨一个人,谁能观谁都自在。放下了、看..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禅宗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
生命的实相在于当下
2015年10月,蔡志忠先生与太安精英青年私塾同学,聚于杭州径山寺禅堂交流座谈。学习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我大概用10分钟讲我这一生。我住在台湾靠海的小村庄,1948年出生。我们那个小村庄有个奇怪的现象,彰化市其他村都没有教堂,我们村有。有个人想当传道士,就到了我们的村庄。我一..
蔡志忠:生命的实相在于当下
2015年10月,蔡志忠先生与太安精英青年私塾同学,聚于杭州径山寺禅堂交流座谈。学习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我大概用10分钟讲我这一生。我住在台湾靠海的小村庄,1948年出生。我们那个小村庄有个奇怪的现象,彰化市其他村都没有教堂,我们村有。有个人想当传道士,就到了我们的村庄。我一..
走在觉醒的路上
在进入书院的这一年中,我尽可能按照十八字方针的要求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课,虽然还有很多态度和方法方面要改善的地方,还没有达到我所期待的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但受益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纠正了很多对佛教的不正确认识,确实建立了基本正见,包括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因缘因果等等..
怨人危害大,是生病的根源
一个人如果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身体层面上,最重要的是心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某一些禀性所覆盖,就有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使我们不快乐、..
春节,进寺庙的常识
春节将至,各大寺院香客人山人海,但是详细观察,知道佛门礼仪的人却不多。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进香,很多人进香都是一把一把的烧,表示自己的虔诚,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符合佛教礼仪制度的,而且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现在寺院周边的商店出售的香,大多含有化学成分,当寺院香客暴增..
拥抱智慧找到生命的真相和意义
回顾一年来菩提书院同喜班的修学,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得迟迟未能动笔,因为这一年的修学时光实在是太珍贵了,对我的意义实在非常的重大。进入书院以前,我的生活经常陷入纠结、烦恼和痛苦中,不是纠结孩子的学习和工作问题,就是抱怨先生缺乏生活情趣,还有时时陷入因多..
“无我”能适应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居士:“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真的很矛盾。如今的世界太过现实,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无我”了,那还能适应这个机械、..
上班族之禅十条法则
上班族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群体,身心健康面临很大的问题。禅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禅对于上班族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几百年前,禅宗大师开示众生:该说“不”时且开口,生命掌握在你手中。今天依然如此。禅修并非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业界精英的专利,你..
处理情绪的方法
人们的情绪就像大海波浪般一个接另外一个情绪,这时候观想诸行无常。情绪无法安静犹如风中的一张纸一般奔来奔去,这时候观想诸法无我。追求的目标没有固定犹如野猴到菜园一般东一头,西一头,这时候观想诸法皆空。处理情绪的最特殊方法就是观想无常,无我及空性。如何观想无常呢?..
忍辱如甘露
网友:法师好,弟子去年接触佛法以来感觉良好,直到昨天,亲人的责备与发怒还是燃起了我的怒火。弟子惭愧!自知慈悲、忍辱心没修好。请教法师,如何能够做到无论别人如何为难,都能好好面对呢?学诚法师: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顺境中多听闻佛法、积累资粮,逆境中思维佛法、随转..
年轻人如何改变不如意的生活?从我执入手
问:年轻人该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考验?索达吉堪布:年轻人应认清生活的真相,明白在人生中该如何取舍,拥有正面处理问题的智慧,而不是空喊一些口号,自欺欺人地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修心七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苦,均应将其归罪于我执,而不..
佛门十六个字,教你勘破这一生
生命本是一场虚无,你认为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有一天,你从梦中醒来,也不必害怕,你会发现,有更多的人比你更渴望做梦。人的一生,本来一半便是在梦中度过。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能够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