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根啊,不容易,讲妄想我们大家知道,脑袋那个老东想西想就是妄想、很清楚。但是意根是什么呢?意根啊,诸位注意听,意根就是妄想生起来的地方,根本啊,这个呢就像树长起来那个树叶、花、树杈、树枝,这个根就是树根。那么意根又是怎么一回事呀,它又没有妄想,所以要命就在..
观想
达照法师:修行的用心处
经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会问他们用功修行的用心处在哪里?往往许多能说善道的法师也颇为深思,何况连教理都没有学习过的行者,岂有不错用心的道理啊!佛法讲心地法门,用功者当于心地上做功夫。然则何谓心地功夫呢?首先明了“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第六识和第七..
达照法师:忆佛念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圆通章》里面的要点。大势至菩萨之所以能够最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得念佛三昧,他就是靠这样的一种用功方法。“若众生心”,众生,就是我们大家。这个“心”呢,..
达照法师《痛至极处苦何在》
疗治痛苦的佛法我们打七,这么十多天来啊,想必大家有很多感受。我想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痛。是不是?脚痛,痛得受不了了。痛的时候怎么办呢?有办法吗?没办法。硬熬呗,那还有啥办法。能熬下来也算是个英雄啊。所以我们看到啊,痛,对人不无好处。不知道人生有痛苦,他就不会来学..
宣化上人:危难紧急时要念观世音菩萨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观想:“反正我现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拼命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许有一线希望。”要..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宝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知识来皈依,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道理,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正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要投到旁门左道,听那个邪师说法。邪师外道不单现在各处都有;就..
宣化上人:发财教
人在世上都是找假的,不找真的。都是愿意被人欺骗。你和他讲真的,他反不信。例如有人专讲发财教,扬言来听其法,则会发财,那来人不知有多少。但你讲真法,反而没人听,因为不能发财。讲假骗人就发财。如何发财?简直有说不出的妙:所有来听发财法的人,先拿一百块钱,后观想这一..
宣化上人: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是对物,生出爱欲之心,都会障碍修道的发展。浅言之,爱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爱欲,爱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爱欲无明,终不能离开生死大爱海。如何能离开生死?简单得很,就是断欲去爱,别无他法。修道人,不要有情爱的思想,..
宣化上人:玉女是这样的
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佛说四十二章经》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等佛成道的时候,他就先派了很多魔眷属,也就是军队,去想扰乱佛,但佛不被他所转。这第二十六章就是..
宣化上人:七种礼佛
(1)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得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得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也跟著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宣化上人:用这十种心来念咒,力量就大了
念大悲咒的十种心,也适用于一切佛菩萨咒语:1、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
宣化上人:了生死才是最要紧的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门。你不要看轻这念佛法门,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就有一尊化佛出来,这是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见的,所以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你这一念佛,你就会放光,啊!这一放..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念观想:第一念是“愿断一切恶”。断恶,包括吃饭时不生分别心,不去分别这个有味道,那个没有味道。有什么便吃什么,不要拣饮择食,或者打其他妄想。不要想:“这个地方真不好,吃饭时又不准讲话,很不自由,..
一心专念,将来必定见佛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子,大势至菩萨是他的次子。这两位大菩萨,现在在极乐世界,居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辅助阿弥陀佛,候补佛位。等阿弥陀佛涅槃之后,正法住世有无量劫;到正法于上半夜灭尽,下半夜时,观世音菩萨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来。佛寿与..
皈依三宝要凭一个真诚
皈依三宝是要凭一个“真诚”,若是敷衍了事是没有感应的。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知识来皈依,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道理,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正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如何戒掉吃肉的习惯
当你想吃肉的时候,就做这样的观想:那是死尸的肉,臭不可闻!今天讲肉字的意思,有一首偈颂这样说: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罩着外边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在「肉」字的里边,有两个人,一个是吃肉的人,一个是被吃的人;吃肉的人,头在肉的外边,被吃的人,头在肉的..
去「我」相修忍辱
忍辱是逆来顺受,无我相、我执、我见,常观想:“未生之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假名我,转眼蒙眬又是谁?”去我相,就可逆来顺受。学佛法是必须躬行实践,若遇逆境仍能如如不动,才真正领悟到妙法莲华经之妙处。不要执著“我”相,这个“我&..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语录简介本书共搜集八百余条宣公上人自一九六二年赴美,至一九九五年在美示寂,数十年间对四众弟子所作的开示精要。每一条的讲述,皆言简意赅,指出修学的要点,不论是修身处世或学道成佛,若能依教奉行,必能得其法益。同时值此邪师邪说横行的末法时代,上人的真语实语,..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即顿失依止..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时发愿吃早斋,或是初一、十五持斋;以此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既然天天都希望有福、平安、顺利,何必等到有事的时候才持斋?不如持长斋,天天积福、天天平安。立愿降口欲斋戒不难温室效应让地球受毁伤,灾难..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为莲池大师的看法是基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观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是众生,那末,我们念佛便成了诸佛心内的众生,念的也就是众生心中的诸佛..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人自以为懂得佛法,就拿着一知半解的常识,任意理解佛法。我最近就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说法,说:「佛法教人『断念』,遇到烦恼的时候,丢开它,不去想,烦恼就没有了..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9.识人识己识进退,时..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做到。今天有人问我:「《六祖坛经》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里去?』这句话是不是反对净土?」我..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过;它是指佛的世界、菩萨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的烦恼是不存在的。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非常脆弱,没有绝对的安全,无法抵抗天灾人祸。因此,释迦牟尼佛就提出了净土的理想境界,让我们有个追求、向往的去处。最重要的..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多数人所以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认定佛..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行住坐卧,都还是有的,但不是什么事都不必做了,而是心中没有什么事可以让自己牵挂的..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的智慧。所谓妄心,即是人类的意识作用。而所有人类的意识作用都是主观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断或观念,都..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
圣严法师《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