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教徒的目标就是开悟得解脱,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如何是好?索达吉堪布:我经常这样想:即生不开悟、不成就,倒不是特别要紧,但如果依靠恶知识或恶劣环境,自己产生一些邪见,则非常可怕。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没有开悟不要紧..
解脱
扎西郎加上师:皈依三宝及利益众生的重要性
今生今世有谁能够引导我呢?佛、法、僧三宝是我唯一的希望。由于恐惧沦落至下三道,加上全心信赖佛、法、僧引导的能力,我必须皈依三宝。三宝会如何护佑我呢?它们会引领我远离痛苦,并迈向解脱之道。是否要遵循此道,取决于我。奉行业之法则乃是解脱之道的精髓。业是明确肯定的,绝..
下辈子,想要做人不容易
投生为人不容易(资料图)投生为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众生之中,堕恶道者如大地上的尘土,获人身者如指甲里的尘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就为无明所惑,错乱颠倒,习气非常深重,所以自然而然、随时随地都可能做出恶事,并不用任何人教唆,直白一点讲,杀盗..
修行人要警惕傲慢的自以为是,修好自己的心
现在有些人,把佛法当作学术研究,或为了聚集大众,贪图名利,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或是为了和别人辩论,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这些心态都是不正确的。有些人喜欢研究佛法,也能用优美的词句,开讲佛法,但对调伏自己或别人的烦恼,却没什么帮助,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能说做不到的人。..
扎西持林:如何顶礼才能得到加持和福报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2017新版)顶礼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我们从积资粮和断烦恼两个方面了解它所具有的功德。《..
嘎玛仁波切:能不能反观自己的内心,修好自己的心,最重要!
现在有些人,把佛法当作学术研究,或为了聚集大众,贪图名利,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或是为了和别人辩论,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这些心态都是不正确的。有些人喜欢研究佛法,也能用优美的词句,开讲佛法,但对调伏自己或别人的烦恼,却没什么帮助,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能说做不到的人。..
嘎玛仁波切:师父是否会分担弟子的因果?
【问题】我们经常就世间的事情请教师父,师父出于慈悲而给出答案或者方向,这种回答是否会让我们本来应该承受的因果,转由师父分担了呢?祈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答】这是不会的。你们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佛法上、生活上的。我只能给予你们我的意见,供你们参考。我很幸运、也..
真正的具德善知识有哪些品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虽然,在究竟法界体性上,无有轮回与涅槃的分别。但是,在未圆满成就之前,初学者应当要发出离心,为自己乃至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而精进。要想出脱轮回的樊笼,一定要依靠善知识的指引与教授。所有大成就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论在所有经藏的理解,或是在实际修行的..
扎西郎加上师:以帮助他人来得到更大快乐
此生不仅能够为自己,也能够为他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因此证悟﹝即彻底止息痛苦,带领众生进入解脱之境的能力﹞是我们不应该浪费人生的最重要原因。为了开启证悟之道,我们要探究心的本质。我们的心如明镜,无形无色,当对境在心镜前出现时,对境便映照于其上。当死亡来临之际,即使..
扎西郎加上师: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破除我相
不论是白丁、教授、学者、乞丐、富豪、孺子、老者、你自己或他人,都在寻求快乐,没有人希望面对问题与痛苦。就快乐而言,你可以把眼光放在眼前的快乐,或超越生生世世的快乐。有的快乐持续一分钟、一小时、十二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你想要哪一种快乐?同样地,快乐可以持续一星期、..
转心四思维的修法,需要长期串习实修
转心四思维的修法,并不是今天观修,就能生起出离心。即使修了一个月,稍微生起薄弱的出离心,但下个月也可能会失去。这需要长期串习实修,才能自然生起并稳固,而不是口头说说,或一闪而过的念头。这时,自然能生起“临终时,唯有依靠正法”、“唯有修持正法才能解脱”的定解。所..
压力大?都是自找的
佛经中云,暇满人身极其难得。对此有很多比喻,其中之一是,向光滑的墙壁上撒一把豆子,无论撒一百次、一千次,都不会有一粒豆子停留在墙上,这种概率几乎为零。从因缘的角度思维确实如此。我们一旦失去了人身,错过了机会,就再也不可能有解脱成佛的机会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分秒必..
我是一名癌症患者,请问上师,我如何修法能确保今生解脱?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24)提问:顶礼上师!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留给我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我现在不怕死,只想好好修法求解脱。如何修法能确保今生解脱?恳请上师开示。上师答:这就看自己的意乐、信心在哪里。其实法门都是平等的。如果对三想破瓦法特别有兴趣,可以修三想破瓦法。如果对..
应奉行怎样的交友之道,与志同道合的同修成为情谊长久的朋友?
问:应奉行怎样的交友之道,与志同道合的同修成为情谊长久的朋友?索达吉堪布:会不会交友的差别就在于是观察朋友的过失还是注重对方的功德。无论与任何友人交往,如果总是以审视的目光观察他的缺点过失,对他的优点功德却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并且在其他人的面前也是口若悬河地说..
开悟见性的两种方法
开悟见性只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是通过逻辑分析入手,第二种是通过上师的窍诀。第一种情况,通过学因明的逻辑和中观的推理方式去推理,在相续中产生相似的定解,然后打坐安住趋入真实定解。刚开始时以观察为主,中间阶段观察和安住轮流进行,最后才是安住。这个窍诀是无价之宝。现在..
扎西郎加上师:《你可以更慈悲》正行:六波罗蜜(持戒度)——顶果钦哲仁波切
B.持戒波罗密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乃是菩萨的修行。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得以培养发展。如同所有的海洋和山峰被位于下方的大地所支撑,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所..
佛教等宗教人士该如何对待科学?
问:佛教等宗教人士该如何对待科学?索达吉堪布:对如今的佛教徒来说,虽然修行最重要,解脱才是目的,但在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科技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对科学一窍不通,做任何事都会举步维艰,甚至内心的有些疑惑也难以遣除,所以同样需要了解科学知识。尤其是出家人,生活在僻静..
佛教认为人生如梦,难道不是消极吗?这样人生有何意义呢?
问:佛教认为人生如梦,难道不是消极吗?这样人生有何意义呢?索达吉堪布:其实不能这样想,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在它的文化遗产、文学宝库中,随处可见以梦来诠释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奥之义。战国时期的庄子,一天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他醒来以后,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现在的庄周,还是庄周..
嘎玛仁波切:佛弟子不要做“高谈阔论”的假大师
修行有很多种方式方法,关于密法的殊胜之处,在密续《三相灯论》里提到: “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其中,“一义”是指显宗和密宗的究竟目标,都是成就佛果,目的完全一致。因此,不管是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早日脱离轮..
管住心才能管住身 修行就是要走“心”
修行就是要走“心”(图源:网络)由于我们多生多世的习气,人人都避免不了造业,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恶果。要想停止造业,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自己的心,降伏自心的烦恼。烦恼虽然可怕,但与我们的心并非一体,而佛性才是自心的本质。我们的心就像一个水晶球,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舍不得
法我执的“法”,是指万事万物无始以来,大部分的时间里,人类的主观意识都太强烈了。一直执着地认为,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于自己身上。其实这个“我”,当你真正想要去寻找的时候,从头发到脚趾甲,都是找不到的。虽然找不到,但当别人讲了不好听的言语,或是没有赞叹你的时候..
扎西郎加上师:只有经历挫折才能产生出离心,并因此证悟
根除所有的负面念头是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借着结合更高深的禅定与观修,最后可以灭除所有的负面情绪与负面念头。处于这种状态的心,即我们所谓的涅槃、解脱或入灭。入灭不代表我们的意识或自身的寂灭,而是寂灭所有的负面情绪。在佛教的思想派别之中,对于「解脱」有不同的诠..
作为佛教徒,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身体和钱财资具?
问:作为佛教徒,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身体和钱财资具?索达吉堪布: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这个身体守持净戒、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虽然它是非常不清净的东西,但却能依靠它让心得到永恒的..
希阿拉姆:我以为早已了解无常,直到和它正面交锋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总被忽视的真相。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2017新版)学佛几年的人,大都看了些书,背了些法语,也参加了些法会、放生什么的。就像自己买了保险后的兑现,觉得还不错..
不要以佛法来助长烦恼和贪心
不要以佛法来助长烦恼和贪心很多人学佛好几年了,但还是不精进。这样学佛能解脱吗?都说要学佛修行,但是却没学没修。你们为什么要学佛?现在大部分学佛人都是糊里糊涂的,听别人说学佛好,就跟着学。都是跟着别人跑,没有自己的主见。佛讲学佛人有三种根基和意乐。你学佛的目的是什..
如何将学佛变成一种享受 一种快乐?
法喜充满(网络图)现在很多学佛人刚开始的时候还行,时间一长就产生压力了,结果越学越糊涂,越修越痛苦,最后得不到成就,甚至退心,舍弃上师三宝,舍弃解脱之道。这样的人永远也解脱不了,这样学佛修行,还不如不学不修好。学佛不难、修行不难。难在哪里?难在把握不住,不会学、..
佛陀已经涅槃了,度化众生解脱的目的如何能实现呢?
问:佛陀已经涅槃了,度化众生解脱的目的如何能实现呢?索达吉堪布:达到此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转法轮,通过宣讲正法,佛陀相续中的智慧流转到菩萨相续中,而后辗转相授,一直传递到我们的相续中,这是真正的转法轮。哪怕我们能够生起一剎那的信心和智慧,都是与佛陀当年转法轮的恩..
扎西郎加上师 :佛法要义问答:善恶的本质是什么?
问:您可否谈一谈好坏善恶?答: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好坏善恶是相对的,仰赖其他的因素。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判断。通常所有可以带来快乐满足的行为或因素即是好的、善的;为我们带来痛苦的任何行为或因素即是坏的、恶的..
释迦摩尼佛时期成佛看似非常容易,为何我们末法时期修行需要那么多次第?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2)提问:按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成佛似乎非常容易,比如佛说,只要给人讲一句《法华经》就能立即见性成佛,有些信众也是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听了十几分钟法就证得阿罗汉。但是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需要这么多的次第,这么多的实修,比如,为什么密勒日巴尊者受了那么..
《你可以更慈悲》正行: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行菩提心:座上修法)——顶果钦哲仁波切
II.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的修行包括:(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以及(B)舍弃相信贪嗔之对境为真实存在的座下修法。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认清心之本质,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