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之释名(四)

下面我们来解释品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的全称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品名大略有三部分,第一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所入;第二个是普贤行愿,这是能入;第三个入就是证的意思,入这个字,贯通所入和能入。我们先来解释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大安法师:为求解脱之偈愿舍身

闻法对一个修行人的重要性就好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法是出生一切诸佛之母。菩萨成佛之后是无上士,没有比他更有智慧的,他都要拜师,就是以法为师。但一个菩萨在因地修行的过程中,闻法有时是很不容易的。释迦牟尼佛讲述过他在因地时,曾为了半偈法语而舍身的故事。那一世,他生在无..

为何要在中秋夜礼拜月光菩萨?

清秋月圆在汉传佛教中,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是月光菩萨圣诞。“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痴、三毒逼恼。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胁侍,又叫作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其形像身为白色,左手为拳,安于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

想戒邪淫?离开了这个,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行!

几年前,母亲有些头疼,我陪母亲到中医院看病,见到一位老中医在和一个青年说话,那青年大概二十五六岁,犯了手淫,似乎很忏悔,在和老中医谈话的过程中,甚至当场就哭了出来,老中医自己也很怀疑,他抱怨说:“现在的社会到底是咋回事,这几年我看了几十个小孩,都是犯这毛病的,..

有多少人身处险境而不自知,让佛陀告诉你人生的真相

人生究竟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一个经典比喻被记载在了《佛譬喻经》中后人又把这个比喻化做了这样一幅经典“名画”《攀藤食蜜图》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幽暗的野道上,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四种护卫止禅法

对于那些拥有强烈烦恼的人,他们未给智慧禅一个合理的尝试便放弃修持是可理解的。因此,修习四种护卫止禅法能给予禅者信心,也能使他平静和乐观。进而能使习禅者接受较严格的内观智慧禅修法。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否认止(定)禅亦能帮助禅者更快的启发强而有力的定力。如果好好修持,..

意外怀孕的胎儿成功劝生极乐

编者按:很多人学习佛法,并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习惯。而是通常走投无路时,才临时抱佛脚。有的人即使是走了一段路,也会因为种种的原因,懈怠或忽视它……而佛法从来都如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即使有短暂的黑暗,你也应知道因为有它,黎明马上就会来到……下面是幻海迷局的一位同修的..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佳联共赏】*林则徐自题(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题(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自题(三)应视国事为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曾国藩自题(一)老老实实作人,知恩报恩;明明白白处事,敬德怀德。曾国藩自题(二)战战兢..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88)这里说要放下今生,因为三界轮回里根本没有快乐。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三有乐如草头露,一瞬刹那毁灭法,恒时不变解脱果,希求其是佛子行。这里说要放下今生,因为三界轮回里根本没有快乐。就像前面所说,地狱里的所谓快乐,也就是狱卒把我..

恒传法师: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居士提问:顶礼师父!工作中,领导用苛责打压的方式让我们放下自尊,经常搞“一言堂”,所有的行为标准都是他一人说了算。员工可以随便开除了,能干没用,得围着领导转。这种风气在职场上太普遍了,不想随波逐流,但想获得晋升我该怎么办?去趋炎附势这样的领导吗?不趋炎附势,似乎..

第六课《佛教怎么看世界》修学思考

本课学习的是《佛教怎么看世界》。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导师说,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心灵感受,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并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这篇课文让我对世界有了全新的了解。学佛以前,我以为世..

升班感悟

这周是同喜班最后一节课了,马上就要升入同修班了,内心里很多感慨想要和师兄们分享。这一年颠覆了很多自己以前的认知,感觉这一年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活的最有力量最明白的一年,也是心里最踏实的一年。心情激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这一年的收获在哪里。我把同喜班这一年分为四个阶段..

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我已40岁了,40岁之前是我的前半生,40岁之后是我的后半生。我来自内蒙古,现已在北京生活10多年了。我很胆小,我的胆小我自己认为源于我小时候的经历。我被我家的驴踢过、被猫扑过、被狗咬过、被公鸡啄过、被羊顶过、被鸭子追过、小壁虎爬到腿里过,所以现在的..

自利与利他

各位师兄,今天我分享的是利他的修行是不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在利他的过程中可以完成自利吗?从名词上理解,自利就是自己得到利益,利他就是让别人得到利益。众生都是讲利益的,佛教的修行也是讲利益的,佛法中提到的三种利益即现前的利益,来世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利益和我们..

儿子是成就我修行的菩萨

时间过得真快,算了一下进班已经整整五个月了。学习《社会篇》和《人生篇》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世界是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人生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的,对因缘因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照法义我回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感觉真的很肤浅,..

经历无常

进入9月,开始经历无常。第一次是9月3号。一早醒来,发现同学群里一位同学发出求助,他父亲8月突然发病,已花费20万元,家中还有个半瘫的母亲。他不过是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将心比心,我替这位同学深深感到无常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打击。连续两天,我都沉浸在这种打击中,难以自拔。..

心灵——让我找到幸福的方向

‍‍没进三级修学以前,幸福对于我而言,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学到了济群导师的《心灵创造幸福》,仿佛明灯照进了我的心灵。导师从怎样面对逆境、幸福要有福报、提高认识、多欲为苦知足常乐、幸福来自心灵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心灵创造幸福的原理。说明了追求幸福要具有接..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这就是害病,那个病或者半身不遂,腿脚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这种现在特别多;只能待在床上,活着一点兴趣都没有,求死死不了,这叫活受罪。很多人想死,怎么死?现在不是说有所谓的安乐死吗?给他打个麻药针,..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愿力,能说人语;菩萨的身口意纯正、真诚、正直,从不虚伪,不做违背真理、道德之事,于累世积集智慧、薰修慈悲,从不生一念杀害之心。兔王禀性柔顺,于无量百千兔..

嘎玛仁波切:皈依的广大利益难以说尽啊

宴会聚餐时,会宰杀猪、牛、鸡、鸭和海鲜等等的生物,而这些被宰杀的动物,在生长期间,也会吃下无数的小生命,践踏不少细小的众生,它们身上附着百千万个小虫。当它们被宰杀的时候,它们生前的杀业和身上小虫的命,都会算在宴请客人的主人身上,主人怎会没有罪业?有些弟子告诉我..

太桥旦曾堪布:如何认识佛陀?我们都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

如何认识佛陀?(下)中文里“佛”这个字,我们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但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佛的境界。而藏文里的“桑杰”两个字把佛的境界表达得非常完整。“桑”在藏文中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全然苏醒、觉醒。我们现在还没有从无明中苏醒,还没有从轮回的沉迷诱惑中苏醒,还..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87)用一颗善心,一颗慈悲心来面对一切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是故虽遇生命难,终不造罪佛子行。最后大家看看自己修得怎么样?考察考察因果学得怎么样?好还是不好?还是一般般?都给自己打个分吧..

求工作疏感恩佛菩萨的强大加持力,让我找到一份根本不敢想的好工作

因为找到工作前写了求工作疏,发愿说如果能如愿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会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刚找到工作时不确定是否真的是个好工作,所以没发,到现在入职1个多月了,对这份工作也有了比较真实的认识,发现还是蛮符合自己预期甚至远超出自己的预期,从同事的专业水平来看,自己真..

嘎玛仁波切:正见,会为我们行走于正确的修行之路保驾护航

佛陀即将入灭时,有位一百二十岁名叫须跋陀罗的苦行者,曾于外道修学很长一段时间,但一直无法证得解脱智慧之圣道。一天,当他听闻解脱圣者佛陀即将入灭,便怀着最后的希望,赶来拜见佛陀,但阿难尊者却在门外阻止他:「佛陀已经很虚弱了,请不要打扰他。」须跋陀罗坚持不肯离去要..

信愿法师:清净心念佛与妄想心念佛哪种功德更大?(二)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心澄时念佛与妄念中念佛胜劣如何?(二)《列子》是一本书,《列子》这本书里面说到一个故事。邯郸的老百姓,邯郸是一座城市,邯郸的老百姓每逢正月新春到来,都将捉来的鸠鸟,送到一位自称为善人的简子家献给简子,简子都会一笔很多的银两来赏赐给对方。有一..

好好念佛

7月11日,第一个方便静修开始,由丈夫与女儿照顾外应,我关闭了手机,禁止外人进入,先是追顶念佛,但因身体伤了元气,感觉不适。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绕佛时胸前疼痛,受伤的地方时有不适。7月13日,创伤的地方特别难受,像一块什么东西爬在上面,难受的很;我只好躺在床上念,但..

宏圆法师:《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是般若思想的中心

虽然《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但是含义却极为广博而精深。《心经》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给一切众生打破迷情妄执,启示解脱法门,处处即色明空,层层破妄显真,广阐诸法皆空之理。我们经常说要看破、放下,要是真正的做到看破放下,就要从这..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之释名(一)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就是华严的最后一卷,这一卷补充在《八十华严》的后面,所以我们现在诵的《华严经》是八十一卷。为了便于大家领会和把握《普贤行愿品》的甚深义理,在正释经文之前,我们还是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从释名、显体、明宗、力用、判教,从这五个方面来..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

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云居山方便开示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工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佛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