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印光大师: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了生死, 非宿根深厚者不能

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向您诉说,生而为人是非常的不幸,种族歧视的难堪,贫穷下贱的悲哀;尤其,生为妇女,幼年,父母管教的严苛;长大,夫家生活的艰辛;年老,子女离散的伤感。佛陀!请您保卫妇女身体的安全,请您守护妇女自我的尊严,请您眷顾妇女居家的平安,请您赐予妇女生活的幸..

宣化上人:若是不听见《法华经》的,都是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呢?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药王汝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药王菩萨!你应该知道!“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像前边我所说这些人等,他们如果不听见这部《法..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受戒后要守戒,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就是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善,防止犯错。受戒后要本着“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在行为思想上尽量把恶停止,尽量去做善,帮助旁人。要时刻防备自己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思想和行为..

宣化上人:鬼趣之因果

鬼趣之因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复次阿难:因为前边所讲这十习因、六交报的意思还没有完全说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再讲一讲这个道理给你听听。是诸众生:哪个众生呢?就是造罪业这些..

何以安心?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

嘎玛仁波切:凡夫俗子需要的“维修工”,历代高僧大德们就是

我们现在是没有觉悟的佛。每个人的情商、智商都不一样,在佛教里谈的是:智慧与慈悲的不同,有高有低。悲智的潜能开发圆满,叫佛陀;开发了一大半,叫菩萨;开发了一部分,叫罗汉;开发了小部分的,可以叫高僧大德,或大智慧者。而慈悲、智慧的潜能还没有开发的,我们叫凡夫俗子。如..

湖心亭看雪客关于小孩发烧的几个秘密,知道的人不多

古人说,为父母不知医,不为慈。做父母的不懂的医,不是真的慈爱。现在许多小孩子挑食严重,这跟饮食有关,不能给小孩吃冷饮,会导致胃寒。第二,不要吃薯片,这些败口味的东西。胃最怕寒,胃寒了,营养就吸收不了了。现在谈发烧。一般做父母的,很怕孩子发烧。其实小孩烧一次,长..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难除的地方克除。这个“先难”,具体指: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能而可贵。先要从难处下手,容易的自然就做到了。儒家讲求克己的功夫。“克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从难克服的地方克服去..

寺院的晨钟暮鼓,能起号召和警醒作用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都知道,到寺院里面会有晨钟暮鼓,常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说的就是这个修行道场,在出世的这种法会中呢,它起到了很大的号召和警醒作用。那么,在我们佛门里面,常有一句说到这个钟声的..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45)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和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利他是佛子行。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生起对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慈悲心,菩提心,非常重要。要真正培养信心,有信心才会..

寂静法师: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是几乎都是到农贸市场买养殖的鱼去放生,这种做法如不如法?答:放生要有智慧,慈悲必须加上智慧才更有力量。有些时候,我们会在野生的环境里放生一些家养的鱼,它可能不一定适应。但是会不会每一条鱼都因为不适应而死掉呢?不一定..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

宣化上人:要时时刻刻收摄身心消除杂念

眼不看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音,口不说非礼之言,身不做非礼之事。宣公上人慈悲开示:大家向同一目标精进,发大菩提心,修无上觉道,证得菩萨圣果。根基深厚的人,处处为善,所谓“为善最乐”,时时念兹在兹不会忘记。业障深重的人,专听不良善的话,和不合理的话,把它当作金科..

宣化上人:真正参禅的人,就是真正念佛

禅净双修,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就是参实相佛,念实相佛。当初,中国有个永明延寿禅师,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一天念十万声佛,还迎宾待客,出入往还。正式的功课做完了之后,他一天念十万声佛。他念一声佛,就有开眼的人见到..

宣化上人:无论修什么法门,你要能有忍都会有成就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修道的人最要紧的就是这个忍,你无论修什么法门,你要能有忍都会有成就的;你要没有忍就不会有所成就。这个一切法门都是很困难的,都是不容易修的。你不要说旁的,就拿这个打饿七,这个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有的人忍耐力不够呢,他就做不到了,就半途而..

宣化上人:我们修道人一定要发的愿

三世诸佛都发无量的愿,我们修道人。一定要发愿,发愿成佛,就成佛。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三叹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看!佛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是像其他宗教说:“只有我是真的,你们都是假的。”佛..

宣化上人:为什么他天眼第一呢?

阿那律尊者始惰终勤不睡眠七日七夜血泪穿积极精进伤双目怜愍教授得照天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始惰终勤,双目失明阿那律尊者是佛的堂弟,最初跟着佛出家的时候,他最欢喜什么样呢?最欢喜睡觉。每逢佛一讲经说法的时候,人家是入定,他常常入睡,入睡眠三昧不听经,就睡觉;佛讲经正讲得..

宣化上人:为什么弟子今生不能早遇到师父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791.问:昨天来到这个地方闻法,下个月就想马上削发修行,不知是否适当?宣化上人:修行,你要考虑清楚你会不会出家又还俗?你把发削去了,虽然能长出来,这是不太妥的。792.问:我想跟随师父修梵行,但必需要具足什么因缘?宣化上人:会吃饭,会穿衣服,晚..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静坐的功德是无量?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有这么样两句话,说得很有意思:“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这是形容坐禅的功德,就是说坐禅的人,在须臾之间,能清静片刻,能修静虑的功夫,就比造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七宝塔的功德还要大许多倍。因为造那样多的七宝塔,不过是供养佛舍利(灵骨)。如果..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和阿弥陀的意思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其国土庄严。娑婆世界,怎么叫娑婆呢?“娑婆”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叫“堪忍”,言其娑婆世界这么样的苦,这个众生真难为,怎么样忍受这种的苦呢?那么娑婆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

如何培养孩子的慈悲心?

我们教导孩子有一份仁爱之心,首先要教他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爱起。孩子懂得爱护父母,才能把这一份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孟夫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定要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进而推衍到爱护别人的父母、爱护别人的孩子、仁爱人民;再从仁爱人民..

净土法门: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最的

身见,不要老把身看得这么重,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愈看得重,麻烦就愈大。为什么?你在这上用的心多,执着多、分别多、起心动念多,这不叫找麻烦吗?佛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也不是叫你故意去糟蹋它,那也错了,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最圆满的。怎么叫顺其自然?..

净土法门:祭祀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尊敬的主法和尚、诸位法师、黄警官、诸位嘉宾、诸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提前在台湾举办清明祭祖,也是我们第五次在这里共同祭祀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缅怀祖宗恩德,一起祈祷天下和顺、日月清明、文化复兴、世界和平。对传统的中国人和中国家庭而言,一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

宣化上人:念《心经》可破除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三障是什么呢?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一、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

放生好处的真实例子

放生是一种很好的行善的作为,不管你放生了什么,总是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可能很多人都还没有放生的经验,也很少听说过放生的例子。那么就带你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放生的真实例子,一起好好学习。01、发愿放生行善,第二天瘫病好了直隶有个姓辛的,患了瘫痪症,他有位朋友叫徐浩的..

嘎玛仁波切:知恩,念恩,感恩,报恩是菩提心的根本

一次次援手相助,不是因为谁欠谁还。而是一种无私的善良,不愿看见受困者的无助。可能帮抚与被帮抚者之间,会是一种双向的成全。有待时机成熟之日,曾经的受助者在将来的某一时,也会成为以恩报恩的那个角色。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情。受人于滴水之恩定当涌泉..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继续看下面:【经过无量劫,从地狱出来,受贫贱之身。若没遇到善知识又再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智者大师这一解答,这段话的开示很好。我们来看我..

信愿法师:为霖和尚开示(二)

【往生仗佛力】为霖和尚开示:十恶之人,十念之顷,乘佛愿力,犹得灭罪往生,况正信念佛者(二)「为霖和尚《净土旨诀》云:夫十恶之人,十念之顷,乘佛愿力,犹得灭罪而往生,况正信之士,百念、千念、万念,乃至不可说念,而不得灭罪往生者乎?」诸位菩萨,在这里信愿要十二万分真..

学佛不要贪图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能够眼看、耳听十方世界。其实,好在大家没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子恐怕会很难过。神通,一般而言有六种,称为“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