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顽固难除。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恨心,不起贡高我慢心,不起指责抱怨心,不起批评是非心。要批评人,就要谈论对错,起了是非心了。面对一切,我们都要练习“不可说”“不可说”。学会止语,就能不..
觉悟
你不和,你注定失败
诸佛降魔,你看这首偈子里头最重要的两个字,『慈悲』!魔有意障碍,有意陷害,但是佛没有报复,佛没有瞋恚;佛以真实智慧、真实「慈悲」感化魔。魔纵然狠毒,对佛也不忍心下手,这是佛大德的感召,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一些障缘,要跟释迦牟尼佛遇到魔王波旬,这是大..
家庭中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有一些学佛的年轻同修向我说她想离婚。她说:“先生不好、公婆不好,特别是公婆难处。”若她没学佛,我就不说;既是学佛人,就要知道,人与人的相处,无论相聚一小时、一天或一辈子也好,都是过去生中的业缘,如果没有缘,对面也不相逢。既然有业缘,就得承受,即使恶缘也要忍受,..
佛说我们如何爱人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
《净修捷要》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个真实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於一般人。所以我们在研究正文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序。《净修捷要》,一开始这篇就是序,也叫做《五念简课》,天亲菩萨是五念法门,这《净修捷要》也就是天..
性放纵使人类智商严重下降,日本面临灭顶之灾
(一)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严重不足,就连“3+2×4=?”这道简单的题都不能正确计算,得出的答案竟然是20。小学5年级1/3的学生、6年级四成的学生算不准这道简单的算术题。这是《参考消息》上登载的一篇日本新闻上的一段话。我所熟知的是:日本人..
学佛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点感应都没有?
四悉檀第一个,欢喜,佛菩萨看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欢喜的,这是我们要学。欢喜心不能现前,就是我们的性德没透出来,我们烦恼盖住了性德。修行没别的,把烦恼放下,性德自然起来,这叫修行、这叫证果。所以,行门的核心就是放得下,放不下没有修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没用,一声都不..
理明则信深,愿切则行专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彻悟禅师早年参禅,大彻大悟后,改修净土,致力专弘净土法门。”彻悟禅师这十六个字被印光大师尊奉为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我们一定..
净土法门法师:打骂、责罚,那是失败的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
【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这是第三十愿,『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是为乐如漏尽愿」。下面为我们解释。「热恼」是烦恼,「为剧苦所逼,身热心恼,故名热恼」。这个现象有,人在气愤的时候,受极大的刺激,这个现象就出来了。发..
净土法门法语:心不清净你一辈子都苦
1,我们这个时代,跟过去相比,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从前是农业社会,现在变成了商业社会。社会这一转型,我们就很难适应,每天的心思是乱糟糟的。2,在过去农业时代,一个人一天心里平静一、二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人这个心情能平静十分钟到十五分钟,都很难做到。..
看了李承臻先生忏悔的报告,自卑感消失了,相信自己也能成就
起你,一丝一毫都看不起我们,我们还觉得很美,互相比。试想一下,这个女孩子,被我包养的女孩子,她有没有青春,她有没有一生?试想大家都是姐妹,如果是别人的姐妹,是在座某一位的妹妹,我这样拿钱包养她,毁她一生,您干吗?我们真的要忏悔!我自己是绝对忏悔。所以说读了圣贤..
每日一禅:若你
若你执意再来谁与共语我已离去若你不惧轮回谁与相依我已皈佛若你两鬓霜华谁与子老我已落发而去若你爱如缠谁与相濡我已法王座下若你君临天下谁与相伴我已四海为家若你魂牵梦萦谁与同醉我已参得真假我看到安详的菩提青灯古佛的觉悟愿你同来我的世界共享涅盘,寂静欢喜..
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堂
如何正规而又如法地供请佛像?佛教认为,供奉和礼拜佛像,会产生和积累很多功德,在佛像前观想佛的庄严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奥玄妙,从而进入禅思的境界,能够有利于宗教的修习实践。当您想请一尊佛菩萨像来供奉时,心里一定会有疑问:该请哪一尊呢?请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
每日一禅: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
佛大还是菩萨大
佛乃是觉悟之灵魂,佛祖乃是在一次人生的具体显现。成佛意味着这人显灵了,俗话说‘觉醒’。菩萨是一种关怀人生的慈悲心态,而关怀的心情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所以佛像多以察觉姿态表达一直活着的精灵,而菩萨多以在一旁密切关注人间的立姿表现。他们都是一种存在的心态相,而无..
有勇气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老母亲唯一的儿子得病去世了,她悲痛万分,心想:唯一的儿子都死了,没人为自己养老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她便想与儿子命归一处。佛看到这一情况就对老母亲说:“你拿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香火,我就来念咒,让你儿子复生。”老母..
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熙熙攘攘这个成语是说明,这个世界如此热闹,皆因利益而往来。一切众生为个人利益而争夺,这从理论上反映了世俗人难以懂得财富的真谛,从实践上更是难以做到舍财为善..
佛陀教子: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释迦牟尼佛教导罗睺罗(图片来源:资料图)今天忽然想到释迦牟尼佛教导罗睺罗的情形。佛不以世间功名利禄为培养孩子的目标,他不以孩子显耀门庭为培养目的,而是以孩子解脱困惑、远离烦恼为培养方向。佛陀教导孩子,没有功利心,没有希求回报,完全为了孩子,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没有..
至理名言100句---佛教勉励短息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每日法语
【l】能吃亏的人是有福人。能施舍的人是富贵人。【2】富贵人不占便宜。占便宜的是穷人。【3】善良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是恶人。【4】聪明的人不生气。爱生气的人是愚人。【5】富贵人不发脾气。爱发脾气的人是贱人。【6】能宽容的人是快乐的人。能爱人的人是幸福的人。【7】看破放..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不能当官,不能发财,去过清心寡欲的生活。更有人说,学佛法的人,大都是受了重大挫折,无法承受,所以干脆出家逃避现实而已。通过学习佛法,发现这些观念是错误的。佛法根本没有叫你..
在家修行要有三个根本信念
编者按:佛弟子又分为“七众”,包括出家五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与式叉摩那;还有在家二众即优婆塞与优婆夷,按照中国世俗称呼,又叫男居士、女居士。虽然在家弟子只占七众之二,但其数量却又远远超过出家五众,在弘法利生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在家居士学佛修行需..
在华藏世界里漫步
当我们在华藏世界里漫步的时候,吸进来的是佛,呼出去的是佛,走在佛上,坐在佛上,我们觉悟到这里的佛是毗卢遮那佛,是活着的法,是真如实相,是自性,而且我们同他是一体的。华藏世界是一个令人愉快,只要我们想去,当下就可以去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光明、大海、法云、珍宝、狮..
消除嗔恚之心
障碍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纵然有人无缘无故地来侮辱我,亦应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做起来很难,但不是做不到;遇到逆缘应立即觉悟,不觉悟,慈悲心永远发不起来。常常觉悟,悲心即增长,嗔恚心即渐渐消除。..
子女投胎绝非偶然
诸法,法不一样,缘也不一样。我们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这是缘,因是什么?基本的因是一个、是相同的,心现识变,这是完全相同的,一切法都不例外的。可是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佛在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
佛法温暖千千万万个家庭
学佛不是口头禅,学佛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人人都想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然而,不起风波不吵嘴的家庭又有几多呢?我爱读名人的传记,读了《孔子的故事》、《马克思传》、《列宁传》、《毛泽东传》、《林肯传》、《周恩来传》……伟人们的风范给我留下了难忘的..
临命终时,惟有愿王不相舍离
这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上说,「是人欲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行愿品》在末后,普贤菩萨提示我们要觉悟。就是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这个世间你一定..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医生往往显得非常高大,因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似乎都由他们操纵。如果医生都能了解患者的这种心态,并进而以佛教的慈悲发心去对待病人的话,那病人则可获得真正的利益。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患病时,特别是得了重病时,对死..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的生涯规画,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久,但是人们往往订下很长远的计画。其实错了,我要重新规画自己的人生,因为我觉悟到人生无常。”他问朋友:&l..
海涛法师:结婚也是修行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为结婚之事烦恼。有的怕结婚了会被生活所累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怕影响自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结婚生育后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缘。结婚我们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婚姻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