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问现在网络游戏盛行,会不会给喇嘛师父的修行带来影响。在佛学院里有严格而系统的管理方式和氛围,我想不会带来什么影响。就像你们教育孩子一样,有时候越不让玩,孩子就越好奇,你真放开让他玩,他反而没兴趣了。其实,这种显而易见的不良行为,因为有戒律的约束,很容易觉..
如法
你是“面子”佛教徒吗?怪圈慎入!
了解自己的内心最为重要(资料图)真正的佛教徒,是人们常说的内教徒,真正佛教徒的修行,是往内观察自己的心。佛教徒不是注重形式和外表行为的人,也不是掺和着世俗法来表演自己佛弟子身份的人。是那些老老实实修好自己身口意的人,从点滴小事开始,逐渐改善自己。现在很多佛教徒,..
我们缺乏的不是佛法知识 而是身体力行
学习佛法要身体力行(资料图)在古代,人们想要求取佛经,往往得经历千辛万苦,而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获得佛法知识已变得轻而易举了。但另一方面,修行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却反而减少了。这就是因为,佛法修学的关键不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将所学的佛法知识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
断除邪淫恶业 论夫妻的相处之道
护持十善(资料图)邪淫,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为。往昔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曾规定了十六条人规以护持十善,其中就有明文规定:在家人务必要遵守人伦道德,即以种姓来护持言行,以正法严以律己,禁止邪淫,奉公守法,护持戒律。其实汉地也有这样的传统,尤其在古代,人们特别重..
无论做得多完美总会有人不满意
坦然面对并一笑置之,就是最好的方法。摩醯提利因佛陀拒绝自己的求婚,而怀恨在心。后来她成为优填国王的三位后妃之一,当她听到佛陀来到高赏比城的消息时,就雇请一些恶徒,在佛陀进城化缘时加以毁谤。这些恶徒到处尾随佛陀,并大肆毁谤。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毁谤,使得阿难达尊者..
关于皈依,你是否陷入了这些误区?
首先,皈依二字,皈是回归、还原之义,依是依靠、依止的意思。佛教的皈依指皈依佛、法、僧三宝。无始以来,我们妄想攀缘,逐念流转,苦海浮沉,无处依止,无处归宁,如今皈依三宝,即是以三宝为依怙、归向,在三宝的庇护下远离贫乏、忧惧、苦难及三界一切痴迷。皈依是一切修行的基..
守护内心的良善
无论什么样的外表,过两年都会衰老。人不同的是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善良的心地更加珍贵,善良的人是最值得尊敬和赞叹的人。学佛和做人是一回事,不是学佛是一套,做人又是一套。人道完善,佛道成立。人品是修行的基础,没有基础,修行便像在空中盖楼,不牢靠。佛法在世间法..
达真堪布:大家要对照自己,有没有积累这些善根?
一般来说,善根有随福德分善根、随解脱分善根和大乘善法。随福德分善根就是普通的善根,没有智慧的摄持,是将来获得人天安乐的因;随解脱分善根有无我智慧的摄持,是解脱的因;大乘佛法里讲的善根是将来成就佛果的因,是智慧和方便双运的善根。大家要对照自己,有没有积累这些善根?..
皈依后,如何避免受到来自外界的恶缘影响,做到善始善终?
问:皈依后,如何避免受到来自外界的恶缘影响,做到善始善终?索达吉堪布:完全依靠自力的话,一般人很难把握自己不受外在的影响。就像有些父母送孩子去外地读书,临走前会谆谆告诫:“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千万不要跟人学坏了!”孩子虽然也常提醒自己,但由于外境的诱惑太大,不由自..
你一定想知道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很多初入佛门的信众,由于对佛教名词比较陌生的缘故,因此在阅读佛教经典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佛法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资料图)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三世之快乐即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他涵盖了世出世间的所有内..
皈依为何很重要?相当于进入佛门 转折人生!
一心皈命礼(资料图)学佛修行,皈依是最基本的,相当于进入佛门。皈依要如理如法,否则仅仅走过场、走仪式,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其实,皈依有皈依的基础等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皈依也很难。皈依包括皈依的分类、方式方法以及皈依的学处。并..
达真堪布:以佛法之光开显众生的智慧本性
二千五百年前,在古印度,一位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人放弃了迦毗罗卫国太子之位,历经千辛万苦,于菩提树下彻悟宇宙人生之理,圆成佛道。从此,佛法的光明照彻法界!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人将佛法与迷信混为一谈,其实佛法自身已澄清这一误解,真明佛理之人断然不会有此见解。现代..
《佛子行三十七颂》:四法与正念正知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关于菩提心学处,前面讲到显宗佛经中的四法,今天讲第三法:贪图财敬互争执减弱闻思修之业故于亲友施主家断除贪心佛子行这四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因为贪图别人的恭敬,于是修行人之间互相产生忌妒,这样就会减弱闻思修佛法。还有修行人对于自..
《佛子行三十七颂》:四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学处六波罗蜜多,六度,前面已经讲了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和精进度这四个,现在讲第五个禅定波罗蜜多——禅定度:已知具寂之胜观能断一切烦恼障远离四处无色心修习禅定佛子行这里说到修禅定时,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禅定这样的一个状..
你需要的,真是上师吗
今天的很多人都在寻找善知识,但要想成为弟子,也有不同的选择,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正面的类型,就像《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具大地心、仆使心、金刚心等九种心。这样的弟子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信心非常坚固,不轻易改变。而现实中,我也看到不少反面的例子,归纳起来有以..
这些都是转变厄运的方法 一定要记住!
背迷向觉(资料图)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起来并没有做什么功德,却发财了;而有些人看起来学修得很好,却不顺利,这是何因?其中有两个可能。其一,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学修了,实际上没有学修;有的人表面上没有学修,实际上却学了、修了。其二,他没有学修,却那么顺利—..
《佛子行三十七颂》:回向一定要正确!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佛子行三十七颂》这部论典分为初义、论义、末义三个要点,其中的论义分为前行与正行,正行中有菩提心的修法和菩提心的学处,菩提心的学处第一讲了六波罗蜜多,第二讲了学习四法,第三是断除贪欲的烦恼,第四自觉地利益他人利益众生都讲完..
语言造作的四种业力最严重的是哪种
身为佛教徒,对于自己的语言,一定要谨慎小心。现在我们真的是身处浊世时代,经常都会看到很多所谓有信仰的人,包括很多佛教徒在内,一天到晚都在讲怪力乱神的事情。告诉别人,你身上有附体,有婴灵,有冤亲债主,有妖魔鬼怪。以各种谎言去恐吓别人,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教中的..
学佛后,应具有怎样的心态才比较如法?
问:学佛后,应具有怎样的心态才比较如法?索达吉堪布:学佛的根本就是产生善心,每个人都应该经常产生善心,要对三宝产生恭敬心,对六道轮回产生厌离心,对因果产生畏惧心,对诸佛菩萨的事迹产生羡慕心,对众生的痛苦产生悲悯心。所以,学佛不在于形象,而在于内心。——《无量寿..
《佛子行三十七颂》:六波罗蜜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今天先讲一讲我们讲课用的《佛子行三十七颂》的这个汉文译本。《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藏地的无著菩萨所造的论典,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汉语译本也有好几种。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版本是索达吉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在五台山共同翻译的,..
《佛子行三十七颂》:前行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佛子行三十七颂》总共分为初义、论义、末义三个部分,论义分前行和正行两个部分,前行有七个颂词,昨天讲了第一个人身难得而不懈怠闻思修,今天开始讲第二个:亲方贪心如沸水怨方嗔心似烈火取舍皆忘痴黑暗抛弃故乡佛子行这个颂词讲的是我..
嘎玛仁波切:未经打造的心念念都被动
当执著升起时,苦就会相伴相随。在这个世间,芸芸众生被痛苦所折磨,心被痛苦和烦恼所干扰。每个起心动念似乎都是不受控制的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倾吐心中的不快,找到知己的初衷,是希望能多个理解者和倾听者。可是这终归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法。有幸的是通过..
未经打造的心 念念都被动
未经打造的心念念都被动在这个世间,芸芸众生被痛苦所折磨,心被痛苦和烦恼所干扰。每个起心动念似乎都是不受控制的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倾吐心中的不快,找到知己的初衷,是希望能多个理解者和倾听者。可是这终归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法。有幸的是通过缘分的具..
护法神的力量不可估量
若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做任何事情都会轻而易举;反之,做何种事情都很难成功。所以人非常需要善神护法的护持。其实人人都有护法神。若是做人特别差,行为特别恶劣,护法神就会抛弃、远离他。如果有护法神的护持,力量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没有护法神的护持,就不会..
福报浅薄的表现
现在是五浊炽盛的时候,众生的福德特别浅薄,所以难以感召智者来指导、帮助众生。浊世是否没有智者,是否没有佛菩萨来度化众生?不是,有智者,也有佛菩萨,他们从未停歇地度化众生。但浊世的众生福报浅薄,邪思邪见重,所见所闻都是不清净的,所以难以察觉,难以值遇。现在,很多..
希阿荣博堪布:如法皈依与受戒的前提条件
“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安立了八万四千法门,毫不夸张地说,所有众生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持方法,而如法皈依是开启一切正法之门,是修持这些佛法的前提。”——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2017年新版)今天有一些人想皈依。皈依首先要对上师三宝有信心,信心..
半途而废不是有福之人
即使有不少智者劝请大家行持高尚的行为、善法,但是众生却充耳不闻,仍然我行我素,不顾一切地造恶业。度化众生真难啊!尤其在末法时期,度化众生更是难上加难!首先,众生福报浅薄;其次,邪见深重。众生能发觉、了知的都是不清净、不如法的,所以很难对佛法生起信心,很难将学修坚..
有智慧的持戒才能圆满
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因为戒律不能远离智慧,若是离开了智慧,戒学就不能圆满。持戒不难,但是有些人不明白,虽然受持了戒律,但是由于没有智慧的摄持,戒律就变成了死板、僵硬的“戒条”,这样就无法随顺年代、随顺地区、随顺众生,这样持戒就变成了障碍——自己的障碍,他人的障..
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的密宗修法
出离心是显宗里,尤其是小乘里强调的最基础的一种修法。五种圆满是密宗里讲的境界,属于最高的境界。出离心和观五种圆满是有次第的。先把出离心修出来,在此基础上,才能观五种圆满。否则,不是很如法,也达不到那个境界。修出离心的时候要把一切观为不净,观为无常。因为这是六道..
索达吉堪布:财富的多和少,跟自己的福报有很大关系
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都有两种感受等流果。杀生:前世造杀业的人,今生必然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报应。诚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言:“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来世生恶道,具受种种苦。”杀生不但没有任何功德,反而招致的痛苦相当多。在这些果报中,首先就是会短命,比如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