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姐妹,功德天女和黑暗天女。编者按:这个故事是佛在《大般涅槃经》里讲给迦叶听的。功德天比喻生,黑暗女比喻死;长者代表有智慧的圣人,穷人代表愚痴凡夫。佛告诉迦叶,世间的众生,思想都是颠倒的。他们看到生就欢喜雀跃,听说死就悲伤恐惧,却不知生死原本就是一个事物的两..
成就
驴子和历史巨轮
说来阿萍女士算是祥翁半个老乡,大学毕业就在祥翁所在的那个城市搞文化工作多年,她自己讲也算是祥翁的崇拜者。十几年以前,由于艺术上的独创性和经历上的传奇性,祥翁曾一度是新闻人物,尤其在家乡一带,几乎家喻户晓,阿萍由于工作性质的相关性,自然对祥翁了解的比较多,可后来..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可亲。因为是冬天,他还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我好奇地想:怎么和尚还戴帽子呢?我这样才一动念,师父就随手把帽子摘下来。我想:这老和尚一定有神通呢!后来师父..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好习惯令其长养之、保持之,坏习惯令其彻底掀翻改悔。自古女人有“相夫教子”之天职,如周朝之太姜、太任、太姒三太,孔母颜氏、孟母仉氏等。她们在家..
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缘分不可思议。踏进寺院,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站在大殿门外,看僧人们做晚课,听见引磬声、木鱼声,我泪流不止,直到功课结束。”马前辈佛缘很深,写得极为动人。当我看到“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的时候,眼眶突然升起很大的雾气,眼泪溢出来..
佛教的禅理故事
兔子焚身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惋惜。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
善知识可不像你想象那样和蔼可亲
编者注: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供养上师,四处寻找善知识。但是殊不知,自己如果没有坚定求法的信念,善知识即使见到了你其实也认不出来。很多人想象中的善知识都是和颜善目的,其实善知识也有善知识的毛病,而且往往为了成就你都显示出苛刻古怪的一面来。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就很好地..
妓女也有可能是菩萨!切不可慢待
编者注:佛菩萨度化人间便会化作常人的模样,并不会向他人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观世音普门品》中有言: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又如地藏菩萨常住地狱,也会现地狱众生相。所以《金刚经》中有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揭秘: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
不发大愿就想成佛作祖 门都没有
自私自利不能成就《药师经》: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后注】关于《药师经》,各位要注意一个重点:佛说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在发愿修行时,他的愿力构成了愿行,行就是行为,愿心实践成愿行,也就是由意识修持成为力量,..
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门孝经”?一..
你那么爱我 你敢喝我的洗澡水么?
阿难与摩登伽女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
震惊!从佛陀时代一直活到现在的和尚
佛陀入涅槃嘱咐四大弟子留形住世《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
世尊前五百世父亲居然是同一个人
编者注:此则故事取自《百业经》。《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因果规..
和尚割开自身肉体只为藏这么一部经
编者注:《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
一只雪蛙以血肉布施八万蚂蚁 证得无上菩提
一只雪蛙以血肉布施八万蚂蚁,证得无上菩提。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今天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只是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说:“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要远离,是那三种过失呢?愚痴人对于不能想的事情却偏要想;不能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去做。”“什么是不能想的事情却偏要想?愚痴人心当中经常萦回忆..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一天,世尊从灵鹫山下来,在路上遇到了鹿头梵志。佛陀和梵志一同走着,来到郊外弃置死人尸体的大畏塳间。世尊从地上拿起一颗髑髅,交给梵志,问道:“梵志啊!你通晓星宿天文,世间医药,能治疗一般人种种的病苦杂症,也能知道..
揭秘佛的死对头:魔王波旬
魔女极尽淫荡挑逗,悉达多不为所动魔王波旬,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是专门断除人的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魔王波旬就是欲界第六天的天王。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恼害;..
愚痴大臣错挖仙人双眼 自他两受其害
愚痴大臣破五通仙眼,寻宝无方。编者按:此故事摘自《百喻经》第三十六节,这故事比喻,世人有看到在山林郊野中刻苦清修的高僧们,非常恭敬地把他请到家里来供养,不知道这样作会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毁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就道果。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会犯的毛病和过失..
虚云朝拜五台山多次被文殊菩萨所解救
编者注: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
这五种人是畜生投胎,马上远离
【第一种人】不孝敬父母,甚至辱骂、打骂父母,此为第一种,畜生不如的人!(不孝型)【第二种人】开口向朋友借钱的时候,恨不得跪下来,拍胸拍脯,表示感谢并承诺按时还钱,到还钱的时候,避而不见,以种种理由推脱,甚至关机躲避,赖账不还。(畜牲型)【第三种人】你帮他时高兴,你不帮他..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呢?第一种人是身安乐心不安乐;第二种人是心安乐身不安乐;第三种人是身心俱不安乐,第四种人是身心都安乐法喜。什么样的修行人,身安乐心不安乐呢?有些比丘,因为居士布施修福,所以于四事供..
真正的善知识可不像你想象那样和蔼可亲
编者注: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供养上师,四处寻找善知识。但是殊不知,自己如果没有坚定求法的信念,善知识即使见到了你其实也认不出来。很多人想象中的善知识都是和颜善目的,其实善知识也有善知识的毛病,而且往往为了成就你都显示出苛刻古怪的一面来。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就很好地..
一老僧求佛问道竟长达400万年
编者注: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重疾的病缘,预示即将般涅槃。尊者的侍者纯陀沙弥(均头沙弥)随侍在侧,直至舍利弗尊者涅槃圆寂。在恭敬供养礼拜尊者之后,纯陀沙弥收取尊者荼毗后火焚不坏的舍利..
禅师三十年后回乡 竟然不认失明老母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百味具足》,原标题为“诸佛不欺”,主人公是唐代高僧黄檗希运禅师,其法嗣临济义玄禅师开创临济宗。出家之后矢志修行,誓度父母出离轮回。黄檗希运禅师出家后,由于矢志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因此过了三十年的禅者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者等诸位比丘多次登门化缘,并以偈颂开导他:“恶道深如海,乱心如浊水,为悭流所漂,言则称无物,嫉妒之大河,邪见鱼鳖众,充满如是处,漂流不止息,今当拔悭根,成就施果报,大悲之世尊,无畏之释子,见诸没苦厄,我等应救济..
一个财富旺族的发家传奇
有位朋友,已很长时间失去联系,她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出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经商且很成功,每年经手资金数千万,说起来也算是个女强人,但看上去却一点不象生意人,全身上下一股书卷气,面容清秀,举止优雅,斯文中又带点洋人味,有时还有几分天真烂漫,倒像是位久居象牙..
九华山朴实的修行者
385年前,124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九华山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肉身菩萨”。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我去过九华山多次,肉身成就是九华山的一大现象。从金乔觉成就了第一尊肉身开始,开辟了九华山肉身的先河。到明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