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秦东魁:包子与幸福

作者/秦东魁一早晨上班,身后有对中年夫妇和我一路,一路听到他们细细碎碎地在聊天,很有趣。男:“一会吃包子吧,好不好?”女:“好啊。”男:“吃肉的还是素的?”女:“肉的吧,肉的好吃。”男:“那就要两个肉的,素的想吃吗?”女:“也有点想吃,你想吃吗?”男:“我也想,一..

净土法门:时时忏除业障,身心才能安康

所以忏悔法门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每天我们的早晚课,得定课,早课提醒自己,这一生不离开戒定慧叁学,不离开佛陀的教诲;晚课就是忏悔,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遵循戒定慧叁学。遵循,好,我们要时时保持它,如果有违背,立刻改过自新,这就是忏悔。戒很具体,从十善..

我运用十八字的心路历程

十八字是书院修学模式的经典概括,也是于修学能否获益的关键所在,理解、接受、运用十八字却需要一个过程。能否主动运用十八字,体现的是我们的信心是否具足。说来很是惭愧,在刚开始进入书院的时候,自己对于十八字没有很是重视,觉得这没有什么,很平常。虽然在进班之初的“修学..

自利与利他

各位师兄,今天我分享的是利他的修行是不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在利他的过程中可以完成自利吗?从名词上理解,自利就是自己得到利益,利他就是让别人得到利益。众生都是讲利益的,佛教的修行也是讲利益的,佛法中提到的三种利益即现前的利益,来世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利益和我们..

儿子是成就我修行的菩萨

时间过得真快,算了一下进班已经整整五个月了。学习《社会篇》和《人生篇》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世界是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人生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的,对因缘因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照法义我回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感觉真的很肤浅,..

遮止身口意的十种恶行

善恶行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恶行。先说十恶行:一、杀生:以恶心断除有情命根的相续。具五缘成杀业道:1、故意有杀心;2、杀他有情;3、他有情想;4、作杀加行,如具有杀他的一切准备;5、不是误杀。二、不与取:也称偷盗,包括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等不..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着学力不足。三年来在闽南虽曾讲过些东西,自心总觉非常惭愧的。这次本寺诸位长者再三地唤我来参加戒期胜会,情不可却,故今天来与诸位谈谈,但因时间匆促,未能预备,参考书又缺少,兼以..

嘎玛仁波切:皈依的广大利益难以说尽啊

宴会聚餐时,会宰杀猪、牛、鸡、鸭和海鲜等等的生物,而这些被宰杀的动物,在生长期间,也会吃下无数的小生命,践踏不少细小的众生,它们身上附着百千万个小虫。当它们被宰杀的时候,它们生前的杀业和身上小虫的命,都会算在宴请客人的主人身上,主人怎会没有罪业?有些弟子告诉我..

供养佛菩萨,一般是怎么来供养?

供养佛菩萨,一般是怎么来供养?我们今天继续讲《普贤行愿品》。首先还是祈请大宝恩师加持我们能够如法地听闻和讲说。我们接着看颂子。昨天我们讲到礼敬支,讲了三门别礼,前天讲的是总礼。这个“总”和“别”是什么意思呢?“总”,就是身口意三个为“总”;身口意三个其中随一,叫..

太桥旦曾堪布:如何认识佛陀?我们都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

如何认识佛陀?(下)中文里“佛”这个字,我们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但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佛的境界。而藏文里的“桑杰”两个字把佛的境界表达得非常完整。“桑”在藏文中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全然苏醒、觉醒。我们现在还没有从无明中苏醒,还没有从轮回的沉迷诱惑中苏醒,还..

修行中有虚荣?放下自己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之谈,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子的数目一样多,谁说别人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呢?走同样的路,因路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呢?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圆定为佳节,实在是有团圆的民俗基础。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中秋节的来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61)一切都是无常的

上师教言集:你信或者不信,无常都在那里。我们平时烦恼丛生,情绪不振,都是把每样事情想得很重,看得很重的缘故。我们觉得世间种种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是恒常不灭的,所以就非常执着,也非常痛苦。殊不知,宇宙恒星、山川河流,豪宅名车、事业名利,生活里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个是长..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87)用一颗善心,一颗慈悲心来面对一切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是故虽遇生命难,终不造罪佛子行。最后大家看看自己修得怎么样?考察考察因果学得怎么样?好还是不好?还是一般般?都给自己打个分吧..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生活,就是体谅和理解,把快乐装在心中,面对失败和挫折,请你选择坚强。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之释名(二)

大方广是所证之理,佛华严是能证之人,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佛华严。佛是梵语佛陀,译为中文就是觉,这个觉是三觉圆满,三觉是什么?第一是自觉,觉知一切法都是幻化,无论身心还是世间万物,都是幻化相,虚妄生灭,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就像《金刚经》中说的“凡是有相,皆是虚妄”。..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宗旨门(四)

在这里,信愿也要引用已经往生的道证法师在《画佛因缘》里面所开示的故事。因为道证法师在还未出家之前,是一位肿瘤科的医生,她自己到后来也得到癌症。在身心受到病苦折磨当中,一笔一画在画西方三圣像,一笔一画称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在她所开示的《画佛因缘》这本书里..

净土法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冤亲债主,你怎么应付,这完全是功夫

“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远离虚妄,远离虚妄的心,这才真正是断恶,把恶的本断掉,根本断掉了。“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人家行,我们今天没有真实慧,所以我们虽然很羡慕清净心,就是不..

独尊湛现:人生需要一颗觉悟的心,方可自在

诸位同学,大家好。作为一名佛弟子,就发如实做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学习佛、菩萨的至高无上的道德观念,学习他们的无量的智慧。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人生不会被动,不会迷茫,不会对自己的伤害,对自己的惩罚,不至于困惑。学习佛的精神与智慧,给自己带来多么殊胜的事,大家..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

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

虚云老和尚说: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僧众是非常殊胜的福田,供养僧宝福田能够出生巨大的功德。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具有福报者才会值遇殊胜的福田,而没有福..

净土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统摄诸佛名号

【一句佛号】这一句阿弥陀佛统摄诸佛名号,统摄一切经教,你没有漏掉一个!这一句阿弥陀佛统摄诸佛名号「本经非是小乘品」有这一段经文,说明黄念祖老居士说这个话是有根据的,不是自己随便说的,经文里头有,「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海贤老和尚就是这样的人,他..

养成一个坏习惯却很容易,只要放纵就可以

听朋友讲起人的惰性,她说她买了双新鞋子,很喜欢,因为是新鞋子,所以走路的时候也很仔细,都捡着好路干净路走,留心不把它弄脏。但是没几天,一不小心还是弄了点灰。这时候她就眼里揉不得沙,赶紧擦干净,不想在新鞋子上留下任何痕迹。可是慢慢的就没那么注意,鞋子上沾了几处灰..

嘎玛仁波切:消除罪障最快的方法,莫过于对三界一切众生,发出真正的大悲心

以前,印度的佛法极为昌盛,后来外道大规模迫害佛教徒,曾经三次摧毁佛教。因为佛教徒以慈悲忍辱为上,不与争战,所以很多佛教徒被杀,寺庙也被烧毁,佛法从此在印度逐渐没落。之后,关于三藏中的律藏、论藏,便很少人能真正阐释。这时,有个明戒比丘尼发心要让佛法再次兴盛弘扬,..

向学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土的经典传入之后,经热衷于此法门诸德的倡导,在中国佛教的百花园里大放异彩。曾出现过“家家弥陀”..

水陆法会斋天仪规

斋天仪规水陆法会中斋天仪规简介--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发大菩提心供佛斋天.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十方法界六道群灵共沾法益共出苦海同圆种智.一、甘露净坛拈香顶礼、鸣磬唱赞。南无清凉地菩萨(三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主坛法师持甘露净水..

修学净土法门的核心要诀

净土宗具备了宗教的完整结构,有彼岸空间(极乐世界)、接引者(弥陀等圣众)以及与接引者的沟通方式(持名念佛),所以是汉传佛教中,最易为信众理解、接受和修持的宗派,但因此也和净土真宗(弥陀纯他力救渡)、神教(上帝接引到天堂)等思想容易混为一谈,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

大安法师:摄心念佛止观双运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

净土法门:只有节制这两种行为,家庭才有幸福,社会才有安全

人,不管是现在人、是古时候的人,没有不贪财的,没有不贪色的,几千年前老祖宗知道,很清楚,所以以伦理、道德、因果教导后裔。财色在人的生活不能缺少的,要懂得节制,不能让它滥,家庭才有幸福,社会才有安全。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来节制它,这两桩事情一滥,灾难就来了;个人的..

嘎玛仁波切:根本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所以今后还是会继续犯错

提到忏悔,要依靠殊胜的对境,这就是“所依对治”,而一切对治力的关键,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外在所依,比如佛法僧三宝的象征――佛塔、佛经、佛像。还有忏悔法门,如《三十五佛忏悔文》、《八十八佛忏悔文》,汉传佛教里还有修《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等。或是每天清晨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