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来上课学习,或者到念佛堂去念佛修行,慢慢这个心要把它变得单纯起来。单纯并不是说傻乎乎的,而是说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有智慧,如此就知道自己曾经的坏思想多多,太可笑了!就像今天在念佛堂以《龙舒净土文》作最后开示,原文..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坐参禅,毫无疑问,都是发了愿,要打破生命的疑团、明心见性,这个叫开悟。但是,如果在修行中老是把开悟——“什么时候能开悟啊”这件事放在心上去向往、想象、推度,那永远开不了悟,因为这种心已经成为..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一个人只要一口气还在,即使造了很大的重罪,还是可以忏悔净除的。古时有的人一生造恶,临终遇大善知识,觉悟发了一念善心,因而得到善终。《楞严经》上讲得明白,佛陀告诉我..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样子,不能歪,不能斜,不能乱讲话,不能不正眼看人,说话的语气更是要注意。尤其是女众说话时柔声细语,娇啼啼的女人气特别足,不好。走起路来像杨柳一样地摆来摆去,好好的路你就好好的走,在师父这里你就规规矩矩的。不要像..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他就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来习禅。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但是他这个悟性很高。这个诚..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头出头没,甘心忍受,曾无一念省发奋励,求愿出离。而复遮其欣厌,欲令直悟自心。是犹田蛙井鲋,不与之水,而反责以冲霄,只益沉沦,于事何济。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佛说阿..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没有乞到饮食,回来怎么办?那只有修行,打坐思惟:唉,真苦啊!今天乞不到,如果明天也乞不到呢?所以,正思惟很容易。我们现在过堂吃饭,凉一点儿不行,咸一点不行,淡了又不行,硬了不行,软了..

傅大士:劝君常修十法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劝君二:夫人出世莫求利,纵然求得暂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劝君四:努力经营修善事,莫言少壮好光容,未委前程是何处?劝君五:寻思地狱真成苦,眼前富贵逞容..

如实知自心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始头绪、想法总是很多,慢慢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简单。刚开始坐禅,你要照顾的事情特别多,要照顾腿子痛,要照顾身体的坐姿,要照顾呼吸,要照顾妄想纷飞的念头。你也可能试验过很多法门,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一..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菜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2、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

有人问我:好端端的年轻人为什么学佛啊?

“好端端的你学什么佛啊?”有的时候会很无奈,身边的亲人朋友一听到你学佛,就以为你的人生遇到了什么挫折或打击,语气中既有同情,又有不解,甚至还会有一丝丝的嘲讽。也难怪,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比如“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又比如“年..

才知道,赞叹佛陀的福报这么大!

编者按:你经常赞扬别人吗?你是否觉得赞扬和鼓励是自己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对佛的赞颂不仅可以使大众坚定修行的信心,对自己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真理,但是对佛法不但具有相当的信心,而且..

糟蹋东西其实就是糟蹋自己的福报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2011/10/1第29集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曾国藩先生是清朝成就最高的汉人,他说:一个家要承传,一定要节俭、一定要勤俭,不然一定败。家败,败在一个“奢”字,奢侈就败了;人败,败在一个“逸”字,放逸、懒散,这个人就毁了,脑子..

警惕不要被它伤害 否则后果很严重

编者按:你恨过什么人吗?你经常发怒吗?你知道在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中,哪一个危害最大?请看今天的《智慧法语》,五毒中后果最严重的就是恨心,有了它就别想要福报了。作为一个修行的人,要时刻守护好心念,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到时候什么智慧就都没有了。诸烦恼中,..

佛教故事:事实告诉我们 修行的根本是去除“我执”

编者按:你采用什么方法对治贪欲?怎样避开外界对你的诱惑与干扰?使自己装作看不见、听不到?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努力使自己看不见、听不到确实可以短暂摆脱你不愿意接触的东西,但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问题是要破除“我执”,没有了“我”那些外界的纷纷扰扰也就是..

大彻大悟的人什么样子?《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文字版)

1五伦怎么相处?夫妻是别,别是不同的任务。一个家庭,两桩大事:第一个是物质生活,这个是男子来承担,古时候是打猎,以后是农耕,要维持家庭的生计;母亲怎样把孩子教育成人,所以家庭教育中国自古以来重视,谁负责任?母亲负责任。这是大事,你家里头有没有后代,后代里头有没有圣..

9岁灵猫见鬼?揭秘惊天凶案,凶手居然是…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有科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研究发现,猫咪拥有超强感官能力,它们能看到更多的东西。2014年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猫咪对光的感知力是人6倍以上。养猫的朋友们,常常会发现猫咪全身炸毛、竖起小耳朵,一动不动的默默凝视着空无一物的角落。令人不禁怀疑,难道它见鬼了?别急,看完本文,..

震惊:一位佛友父亲的惨烈杀生果报!

前几天我去了鸡足山佛塔寺,本想去参加佛七,但我去晚了,佛七前一天已经开始了,佛塔寺师父劝我下次再参加,这样才圆满。于是我在寺院做了几天义工,天天参加三时系念。在这期间,我听同宿舍的一位佛友给我讲了她父亲的杀生果报。小时候,她家住在农村。那时候农村的狗,都是在外..

做手术、针灸、拔火罐会对冤亲债主造成伤害!你知道吗?

放鞭炮炸坏无数灵界众生的身体,苦不堪言!人类在不经意间做的事情会伤害到灵界众生,而且多数情况下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造下了业力。在喜庆的日子里,比如过节、婚礼等,人们经常会放鞭炮、礼花来驱邪和庆祝。很多灵界众生也在人类周围的空间里面,它们的身体会被鞭炮和礼花炸坏,炸..

祖师法像

八十四大成就祖师——自金刚持以来,在印度修学密法最著名的八十四位祖师亦全是大手印法门的传承祖师。他们艰苦修行,努力不懈,终至成就。为了利益众生,度化世人,应机调伏所展现之大神通,不外乎开示大手印的法门,教导众生了悟空性。..

顶礼佛陀三十二相,清净美好【珍贵收藏】

顶礼佛陀三十二相佛像是指佛陀的庄严法相,具足「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庄严」。经典记载:佛陀容貌圆满庄严,端正殊妙,显易见者有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随形好。佛陀于往昔世中,行无量善行,成就无量功德,积聚无量福德,现于形相而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

大德并非无烦恼,而是烦恼摧伏者

高僧大德并非无烦恼,而是烦恼摧伏者历史上的奔公甲格西,在与烦恼抗衡时,一旦生起不好的念头,就立即用右手拉住左手,高声怒喝:“奔公甲,比丘慈诚加瓦!不得放肆!”他通过种种强有力的手段来对治烦恼,后来在博朵瓦尊者的所有弟子中,成为首屈一指的修行人。可见高僧大德刚开..

人们为什么那么忙?

问:现在社会人们都很忙,怎么学佛呢?索达吉堪布答:大多数的人认为:“哎哟,我没有看书的时间,没有修行的时间……”东西方的人都觉得自己现在太忙了。但从某些意义上来看,其实现在跟古代或者说我们以前的生活,在忙不忙碌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说差别。牛津大学有一..

面对外境的巨大诱惑,最关键的是什么?

不管是出世间法,还是世间法,信心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发心人员,还是要有一种信心,有一种积极性。否则,就像石头一样,做什么都没有感觉,这样不行,行持善法方面还是要有信心。《大庄严论经》云:“信亦如河箭,驶流甚迅速,能令于心意,速疾至善法。”所以,有了信心的话,..

午觉的习惯会减少自己的智慧!

我们应该恒常驱使自己的身体,每天在修行、念经等有意义的善法中度过,不应该贪著睡眠,浪费了生命。诚如经中所说:“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身空过无所得也。”在藏文颂中,还有白天不能睡觉之义。我..

为何有些修行人不害怕死亡?

问:有些修行人可以不害怕死亡,如何能做到?索达吉堪布答:世间人怕死,不论他有多少财富,是什么样的身份,因为从未修过佛法,所以对死亡特别恐惧,但修行人是不怕死的。当然,这也要有修行才行,而且要了解死亡。记得以前我讲《佛子行》时,引用过噶当派所讲的思维死的九种理由..

连佛都放弃,为何大迦叶还坚持苦行?

众所周知,佛陀出家后,在伽倻山苦行林修行了六年。然而,佛说六年苦行是其三灾九难之一,那是他前某世诋毁迦叶佛的恶果。也就是说,佛是不赞成苦行的。修佛是解脱之路,而不是虐待自己。然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头陀第一尊者迦叶。佛曾多次劝说迦叶,让他放弃苦行,可迦叶尊者就是..

弥勒法门的介绍

◎弥勒信仰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徒于当天举行法会庆祝。弥勒信仰是以未来佛──弥勒菩萨为信仰对象。曾流行于印度、中亚、中国、日本、朝鲜等地。我国晋代的道安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民国的太虚大师,都是弥勒菩萨的信仰者。历代对于弥勒佛的信仰,约可分为二..

这位居士的经历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陈炳会居士闭关东林及其学佛小记2014年10月25日下午,作为来自海内外百位佛子中的一员,陈炳会居士第三次走出东林关房。谈起自己的修学历程,陈师兄打开了的话匣子一发不可收拾,从她的学佛因缘,至三次闭关东林的经历,再至二十年来的各种奇妙感应事迹,随着她侃侃而谈的话语,将..

分别心不可有 应勇敢面对人生

编者按:你内心中是否有不愿与之接近的人?是否有些事情是你永远不愿意碰的?请看今天的《智慧法语》,分别心使你产生了善与恶和各种烦恼,所以在修行的路上不应有分别,任何人和事都是修行的增上缘。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优婆塞戒经》【注释】身边的恶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