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句经文“年寿旋尽,无可奈何”。人世寿命是短暂的,古人惜寸阴。世出世法的成就都要靠年轻。因为什么?因为年轻人有精力、有体力,好修行。不可以认为我现在年轻有为,与人共争不急之务,那就错了。我记得上午我说了,有人说现在还早,我正年轻力壮,我要干一番事业,等我老..
修行
黄念祖:佛就是最彻底的觉悟者
佛就是觉者,最彻底的觉悟者。一切众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可是都已经具有如来的智慧和功德,这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没有任何人说过的。中国人读四书五经,老子《道德经》,诸子百家,都没有这样的语言。老子是恍恍惚惚的有这么点体会,说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吾不知其谁..
仁清法师:执着觉受是非常可怕的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讲经的时候,有一个人提问问题,说:“师父有人说地藏经下午不能诵”。我说:“为什么呢”?“你要诵地藏经,引了鬼来了没处安排”。我说:“为什么没处安排呢,你们家不是有沙发吗?”。然后他就非常害怕哦,坐到我家沙发上,哈哈……。鬼道众生啊,根据经..
宣化上人:极乐世界在眼前
只要肯努力精进,我们仍是可以“归去”的!◎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四日上午开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几句话,是五柳先生(陶渊明)所说的,可是不知道他在说这几句话时,是不是真的能够了悟到其中的意义?因为按照..
宣化上人:大悲咒能消灾难
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三日下午开示于香港西乐园寺在天气炎热中,大家能不畏热,也不怕山高路远地赶来参加打七,究竟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真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领会到其中的妙处。怎么..
宣化上人:佛法在行不在说
道德是为人的根本,有了道德,我们才能立得住脚。◎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三日上午观音七开示于香港西乐园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江河之水后浪推前浪,韶华易逝,世上青年逐老年,这样随之逐之,渐渐又归于老死朽灭,无踪无影,足见一切无常。正因为一切无常,所以我们应该赶快找一个归..
宣化上人:为什么生生世世业报接连不断?
因为有这十种恶习,所以生生世世业报接连不断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什么叫结恶习重?结就是聚集连结在一起。前生的业连到今生,今生的业又连到来生,生生世世,这种业报接连不断,好像绳子结成一个结,所以叫结恶习重。这种恶习是什么呢?(一)淫欲。一切众生都一样,无论哪个众生,都有..
慧僧法师:为什么常在轮回里受苦、不能作主,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怎样才能够治伏“贪 痴”三毒?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上慧下僧老法师讲述:为什么常在轮回里受苦、不能作主,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有三个字把它束缚住,所以什么都做不到了。这三个字是什么呢?就是贪、 、痴。这贪 痴三个字,在世间法来说,以为有贪 痴,这..
宣化上人:人修行有诚心,就有魔障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衰疠之鬼”:“衰”,衰败了;谁遇着他,谁就衰败。“疠”,就是疠鬼,他非常之厉害,魔力很大的。“衰穷报尽”了,“生于世间,多为蛔类”:“蛔”,就是蛔虫。西方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病?(编按:蛔虫是Tapeworm)这..
宣化上人:持诵佩戴楞严咒,比赚多少钱都有价值
节录自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阿那隶”是十句咒心的第一句。这句咒的意思是竖高义,是竖门关上。下面咒文是“毗舍提”,即是横面的,是横 义,是横门关上。这是把天地间都设上守卫了,妖魔鬼怪无法逃跑,再高也跑不出这咒的力量,再横 也跑不出此咒的范围,故能读诵佩戴此咒有..
仁清法师:为什么同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大的差别
有的人说我只念佛求往生,那也很简单,具足信愿行,保证临终正念不失,就能往生了。到了那边,九品莲花你坐哪一朵呢,就看你现在在这里用了多少功夫了,到那里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了,人家的是金的,你那个是银的,你想买朵金的吧,人民币不管用喽,在这边的功德管用。还有一部分包在..
信愿法师: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
【往生礼赞】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下面来看第六段文,第六段文是偈颂法语,很好牢记在心。恒愿一切临终时胜缘胜境悉现前愿睹弥陀大悲主观音势至十方尊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说得实在太好了。恒愿一切众生在临终的时候,胜缘胜境悉现前,胜缘就是阿弥陀佛现前来迎接..
十八罗汉的前世今生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
独尊湛现:修行要以“自心”,为根本,下功夫
阿弥陀佛,诸位同学,大家好。关于修行,首先知见必须要正。千万不要以个人的角度,个人的思维,个人的见解,去衡量佛法。要想让自己修行的进度快,必须要依止明师,按照老师指引的方式,虚心虔诚地奉行。再有,没有遇到明师的期间,必须要以释迦牟尼佛,我们的佛教开创者,给我们..
达真堪布:最终的皈依之处
光明大圆满是九乘之巅,是即身成佛之法,也是无勤之修法。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决心――“我遇到了如此殊胜之法,我一定能今生成就!”这样就可以选择修持光明大圆满。现在很多人都对大圆满法有信心,那就不必怀疑自己,你就是利根者。我们现在是在修九加行,我给大家讲过,九加..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章)坦坦觉路作迷途03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二章坦坦觉路作迷途03性相近,习相远接下来讲‘三乘五性’,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人的禀赋根性不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人的性向问题。各个性向不同,这还只是人世间的心理研究,不如佛学深,比如苏东坡的诗:‘书到今生读已迟’,..
慧律法师:开悟的人想要有事都很难,凡夫想要没事那更难
慧律法师开示录72⊙昨天是张兑过现的支票,明天是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现在呢?现在只是不实在的一种观念。⊙如果你有一把锤子,你可能把它拿来做许多不同的用途,所以,我们不能只凭一双眼睛来看许多事物。⊙如果我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那么一切的烦恼都会带来觉悟,就连一切的小..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五集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 (第五集)2014/3/1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1-0005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叁宝:阿 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宏圆法师:四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为谛
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为谛。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为苦谛。苦有三苦、八苦、十苦等,三苦就是苦苦、行苦和坏苦;八苦就是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是八苦;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
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是白内障,都快瞎了,要给别人领路,就一盲引众盲,而且自己名为说法,实际是放毒,不自觉。阿罗汉只知道自觉,他就是阿罗汉,佛就呵斥为焦芽败种..
《心经》里的“不生不灭”是什么意思?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讲,身是无常的,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在楞严会上,大王已六十二岁了,他感到年岁一年比一年老,感到无常之苦,便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我们这个身体,哪一部分不生不灭?佛给他开示,就问他:你第一次见到恒河是什么时候?他说:三岁..
大安法师:在这个五浊恶世,念佛宜早不宜迟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年甚至老年才接触到净土的。不管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了净土,一定要深信切愿,执..
济群法师: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
大安法师:重奠道德基石,力挽世道人心
道德问题已成为国人普遍关注谈论的话题,诸如:毒奶粉问题、地沟油问题、恶性案件不断提升、贪污腐化问题、充斥社会坑蒙拐骗问题等等,类似问题层出不穷,让人感觉到社会道德的底线都难以维持了。八十年代探讨道德问题,用的概念是“道德滑坡”,三十年之后,再重提道德问题,就要..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婚姻?
世间人讲的爱情靠不住;婚姻是道义的结合,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六道轮回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爱,男女之爱,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第一个因素。能把这个看破放下?才能超越六道轮回。如果看不破,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这..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复次观世音”,佛又跟观世音菩萨..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报,以下故事中的婆罗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化解了心中的烦恼,最终得到证果。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他天生聪颖灵敏、心思缜密,且拥有无数财宝,富可敌国..
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愿,为我们成佛助缘。所以我们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皈依之后,时时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表达我们的敬意。还要一瞻一礼,如同菩萨在我们目前。在菩萨前,彼此言行不远,炙手可亲,感菩萨神力功德,流入我心。仰仗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