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37

戊三、结劝钦诲遵修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心不迷闷。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

无量寿经(1992年46-50集)

无量寿经(第四十六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46请掀开经本,六十七面最后一行:【浊世恶苦第三十五。】佛在这一品经里面要详细的为我们说明这个世界的状况,劝导我们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请看经文:【佛告弥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无量寿经(1992年41-45集)

无量寿经(第四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41上一次讲到「愿力宏深第二十九」,五十八页,请掀开经本第五十八页。「愿力宏深第二十九」,在这一品的前面一段我们讲过,我们从第二段看起。在这一面,就是五十八面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无量寿佛意欲度脱..

无量寿经(1992年36-40集)

无量寿经(第三十六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36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九面,倒数第四行:【三辈往生第二十四。】这一品在全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经文。前面将西方世界都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的信愿都确实的建立了。有了真信切愿,我们应该怎样行?这一品经要教给我们修..

无量寿经(1992年31-35集)

无量寿经(第三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31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三面第四行,从第二句看起:【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於无上真正之道。】这是说阿弥陀佛在因地里修行的..

无量寿经(1992年26-30集)

无量寿经(第二十六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26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发大誓愿第六】这一品经就是净宗最著名的四十八愿。在我们这一个本子,夏莲居老居士当年会集这一段经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有两个人帮忙,一个是慧明老和尚,一个是梅光羲居士..

宣化上人:《金刚经》这六十二个字,是人添上去的,为什么呢?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宣化上人:为什么《金刚经》教你不要想这个佛若坐若卧,若来若去呢?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年十七岁,中秀才,以学问德行著称。邻居有一位老妇人,每日念佛号数千,宏问她是何缘故,老妇人说:‘我的先生持佛名号,临命终毫无病苦,与人拱手作别而往生,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宏从此之后即归心于西方净土,书写“生死..

信愿法师:得此无生宝国地,皆是弥陀愿力恩(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善导大师《般舟赞》开示:得此无生宝国地,皆是弥陀愿力恩(一)晚上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三十一段文。底下从第三十二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家看讲义第七页,第三十二段..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面两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世间的人大概也都有这种印象,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止恶行善,佛教当然不例外。但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呢?有自己独特的东..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事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阎浮提众生快速了生脱死、快速成佛,而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唯有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世界是了生脱死、快速成佛的捷径。释迦牟尼佛了解这个事情才称性宣说,时时宣说,不..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答: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生活、修行中的外缘并无善恶、违顺、染净之分,所谓的善缘与恶缘、顺缘和违缘、净缘与染缘,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所贴上的标签,并不是实有法。四祖道信大师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时,说了一首偈子:“境缘无好丑,..

如瑞法师:修行,让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所以在宋朝的时候,苏轼大学士作过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样的。他就是形..

本源法师:佛胸口的“”是什么意思?

佛经中记载,佛经过累劫修行,福德智慧圆满,相貌庄严无比,成就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其中就包括了“”字庄严相,又叫“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手足和胸前都有一个“”字。中国佛教对“”字的翻译也不尽相同,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曾将其译为“德”字,菩..

印光大师: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

印光大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咸资乎此

溯此法之缘起,实在华严一经。以未详示弥陀因行果德,净土殊胜庄严,行人修因证果,故致人多忽之,不肯提倡。昔如来初成正觉,与华藏世界海诸大菩萨,互相酬倡,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诸因果法。其预会者,乃已破无明,证法性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

为什么往生西方会比来世做人,还更为容易?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居士问: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大安法师答: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而往生西方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来世做人的条件是一定要持五戒,即杀、盗、淫、妄、酒五戒都要持好;..

这是真正修行人最大的忌讳

做错事情应当忏悔,别人做错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称赞如来,别人有好处赞叹,别人做错事情不提,自己做错事情向人忏悔,这就是自行化他。他做错事情,他自己说出来可以,别人不能说。他的境界没有提升,时节因缘没成熟,你说他的过失,他记恨在心,不但没有帮助他,反..

嘎玛仁波切:寻求庇护的心态不存在对错

想学佛,要遇到具德上师为你讲经说法,指导你闻思修佛法,而且他讲的佛法你能听懂。在他的指导下,你真正能应用到自己的身口意上,因学佛改变人生。现在很多法师,并不能讲经说法,内地信众去寺庙的规定动作,似乎变成了烧香、点蜡、磕头、供养,该求什么求完就走。很多人遇到困难..

有师承,这是正法,没有师承不行

【净土法门:有师承,这是正法,没有师承不行】【一】、正法久住、佛法的兴旺决定要靠护法。佛法里头两种人,一种弘法的,一种护法的,我常常说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为什么?没有护法的,弘法没有道场,就是现在讲没有弘法的平台,一定要有护持的。这些道场,建道场,请法师。法师..

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净土法门: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现在极少人相信圣贤的教诫,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讲,人们愈不相信,我们愈要讲,愈要多讲,愈要普遍地讲,听多了自然就相信了。假话说一百遍、一千遍,人们都会信以为真,何况真话!我们说一千遍,一万遍,人们怎么会不相信?怎么会..

大安法师: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一切种智的,但为什么这么愚痴啊?是我们的分别执著把它遮盖住了。所以透过名号里面的一切种智的智慧的德能,就能开发我们本具的智慧。所以每一声佛号都有着阿弥陀佛的智慧显发出来。你要修福修慧..

大安法师:对治烦恼的好方法就是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是驱使我们到六道轮回的要素。这里就是贪、、痴、慢、疑。贪欲之心,对财、色、名、食、睡猛利的贪欲,贪不到的时候就恨,然后有贪就会内心很暗冥,愚痴,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真相。然后就是怀疑,怀疑一切。所以在这个烦恼..

大安法师: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水平很高,一定要破无明才能得佛的护念。然而在净土法门当中,它就突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妙用,由于这部经是十方诸佛的无上心要,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是诠显着十方诸佛无上圆满的究竟万德,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具足着涅的三德,..

大安法师: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利就是了脱生死轮回。我们众生在这里有种种的痛苦,但最大的痛苦、大患无过于生死的大患,所以佛就在这个核心点上要给我们本质上的利益。为什么要强调临命终时的接引?前面我们也讨论过,临命终时..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净土》2019年第1期文/李毓伦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东窖村人,二一六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坐着安详往生。苦难的童年崔成贵老人自幼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九岁时由奶奶带着住在姑姑家..

仁清法师:三轮体空,不执着是关键

信众:我们现在是住在声香味触法里面,如何做到不住?师父:不住相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实际上它是一种列举,还是一种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布施是一个统摄,底下是一个列举。所谓的一切相就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这里的这个法呢,包括想法、念头。这个一般狭义的法是这样说的。..

仁清法师:实际陈设和意变无量

再讲供养,供养我在别处讲过了,在这边没讲过。供养,严格地讲,分开的话,叫上供下施。下施就是布施,我们平等地这个辈份呢可以叫做布施,对于下三恶道,比如说饿鬼啊,畜生啊,可以叫做布施。给乞丐可以叫布施。我们对于师长,自己的师父,自己的长辈,包括三宝叫供养。是以自己..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06

显教中的性宗,则是大略概括了一切显教中涉及「法性」,或以参研「法性」或「本性」为主之宗派,举凡禅宗、中观、三论、般若、乃至华严、天台等学,都可以说是研修「性宗」之学。在中国历代,性宗之学可以说是「独占」了整个「佛教市场」:至于「相宗」,则只有在唐初,于玄奘大师及其弟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