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余增上福德诸天。增上威势阿修罗王。龙王夜叉。乾闼婆紧陀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余增上福德诸天。增上威势阿修罗王。龙王夜叉。乾闼婆紧陀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现在的角色;可是我现在扮演现世各种复杂的角色的时候,我还要有道心。就是在道人跟正常人之间的平衡,请师父再来开示一下。净界法师答:我们一般人开始学《楞严经》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不正常的..

宣化上人:怎么知道“我执”破了没有?

怎么知道“我执”破了没有?佛说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无非是教人破执着。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何谓我执?就是执着“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未了,四相没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就要从每日起居饮..

最精辟的佛经,全文只有260个字,但却胜过千言万语

大乘佛教有一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也是最精辟的佛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心经》全文只有260个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胜过千言万语,教会我们许多道理。其一,《心经》教我们要学会坚持。它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活是..

《金刚经》中最精华的十句话

前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文中部分释义来自南怀瑾先生)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

达真堪布:可怕的心魔

外魔其实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可怕,主要是心魔!若是自己不去降服它,还是这样迷惑,心魔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可怕。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放不下世间的琐事,认为成家立业是正常的,自己为家庭、为自己的团体不择手段地去赚钱,这些都是应尽的责任等等,其实这些都是..

修行就是要把心先定下来

所以修行先要修止,就是要把心定下来,心不能浮动、不能浮躁。心动,心浮躁,我们所学的是佛学常识,是佛教的知识,不是智能。一定要记住,智慧、德能、相好都是从定中生的。在净宗叫一心不乱,一心能生智慧、生功德、生福报,那是自性里头统统具足的,不向外求。记住佛说的这个最..

放生回向的重要性

根据佛经论典及古往今来众多高僧大德开示,行善后的回向非常重要。如果希望行善时所造善根能获善报、善根增长、不被毁坏、成熟迅猛、生生不穷,如果希望所造善根确实能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果希望所造善根能确实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那么一定要善于回向,至诚回向。既..

念力的秘密,对水结晶实验的开示

老法师开示:《念力的秘密──对水结晶实验的开示》(2014.7.19启讲于台南极乐寺)早年我在澳洲,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标题说「水知道」,宇宙间的奥水知道,这是科学证明,人的起心动念瞒不过水。这个道理跟佛经上讲的相应,佛经上所说的,我们起心动念天地万物都知道。不但水知道..

如何断除“贪”欲

贪欲断不了怎么办?菩萨举个比喻,告诉这些学佛的朋友,如果有人无缘无故夺取你一块钱,你生不生气?马上就生气了;人家无缘无故给你一块钱,你很欢喜。这说明什么?喜跟怒。给你,你欢喜;把你抢走了,你生气。这是什么?这叫烦恼。烦恼从哪来的?从这来的。实际上是从你的心,你的心对..

宣化上人:对《楞严咒》的详细又重要之开示

我现在给你们讲〈楞严咒〉,这〈楞严咒〉百千万劫也没有人讲一次,也不容易讲一次。这么一个法会是很稀有的,难遭难遇的。在我给各位讲时,我知道没有人听得懂。就是有人自以为懂得,也不是真懂。有人自以为懂了,所以不注意,那也等于不懂。在佛教里头,〈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的成佛了吗?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无异。所以说,佛和众生之..

念佛能转境界,念佛能消业障!

我们六道凡夫,天天在造业,什么叫造业?给诸位说,起心动念就叫造业。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界,分别执着打妄想,这都叫造业。业有染净,觉悟之后,造的业叫做净业;不觉,造的业叫染业。染业里面又有善恶,恶业果报在三恶道,..

妄心能变,真心能现,这是密藏

所以法的意思很广,通常我们分得比较细一点,分成六种讲法,分为六大种大家理解比较方便。这六种第一个是性,性是体,自性,自性能生能现,这是性。第二个讲相,相是现象,现象是所生所现。如果把阿赖耶加进去,阿赖耶能变,它的对象是所变。大乘教里面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宣化上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因果之中

很多人学习佛法是因为觉得做人很苦,或者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想找一个解决的方法而接触宗教。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是佛教,因为佛法告诉我们苦是怎么来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种种的苦都来自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执着。佛法教我们忏悔业障,了解因果,就是《..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笼罩覆盖了所有的众生

很多人学习佛法是因为觉得做人很苦,或者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想找一个解决的方法而接触宗教。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是佛教,因为佛法告诉我们苦是怎么来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种种的苦都来自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执着。佛法教我们忏悔业障,了解因果,就是《..

宣化上人:诵持〈大悲咒〉所得到的好处,就是尽未来际也说不完。

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这个〈大悲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的神咒。观世音菩萨为怜悯你我他一切众生,发大悲心,倒驾慈航,来娑婆世界,度你我他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得到解脱。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虔诚诵持〈大悲咒〉,必..

呷绒多吉上师:修行应当保持中道,不能偏执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59)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一切妙欲如盐水,如何享受越增贪,于何能生贪心物,顿时舍是佛子行。麦彭仁波切说:“我们的睡眠烦恼,男女间的贪心以及世间的妙欲,越享受贪欲越增长,永远无法断除。..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以下内容,为星云大师开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

宣化上人:你若能躬行实践这一个字,就会有大的成就

你若能躬行实践这一个字,就会有大的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忍辱是最妙的一个法门,你若真能忍了,不觉得忍辱像吃黄连那么苦,而是觉得它像喝甘露那么甜,这才有受用呢!“张公百忍,九世同居。”所以佛讲忍辱波罗蜜,是非常好的,我们若能躬行实践这一个“忍”字,就会有大的成..

净界法师:修行人要经常不忘初心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可能发菩提心的。所以益大师在这一段的经文当中,他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无闻――就是这个人只是一路从行门用功,但是他没有听闻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阴魔境的相貌,这个是很可怕的。为什么呢?益大师讲..

读懂《金刚经》,天下无敌

《金刚经》全文共6516字,三十二品。开篇第一品便是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生于印度舍卫国并讲经于..

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他把它证明了,用科学方法证明

一直到近代科学家,德国的普朗克,他一生的时间去研究,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几十年真正发现了,物质的基础居然是意念,就是念头,证明佛经上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他把它证明了,用科学方法证明。所以他就研究心想,这个意..

曾文杰:心心之火26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发现物质的基础是意念,证明佛经上“一切法从心想生”

阿赖耶三细相,我们老一代的法师,那时候教导我们常常讲,阿赖耶的相分从哪里来的?相分是见分变现出来的,见分要见,于是就出现相分,这是老和尚教给我们是这么教的,我们也胡里胡涂就听了,不敢问。你要问老和尚,经上、注解里头祖师大德就这么讲的。实际上没搞清楚,搞清楚之后..

宏圆法师: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四大部洲中,南阎浮提的人,心识无定,刚强难化,所以造业最多,不论是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这个业是相对于净业来说的,业有善业有恶业,人造身业和口业都是由心念所驱使,..

无量寿经玄义(第6-10集1994年)

无量寿经玄义(第六集)1994/10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2-026-0006请掀开讲义,第十四面第一行:【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益大师是明朝末年人,..

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那么这个虚空它的体性到底是从哪里而来?说这个井中的虚空是从泥土挖出所产生的,或者是在挖凿泥土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地挖凿而产生的,把这个虚空创造出来,或者说虚空是没..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是闭关。如果有‘我’、‘吃多少’的观念,那就不是修行,而是执着了。”弟子:“我闭关时,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