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辰。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前,都经历过哪些事情?又有何等惊人表现?一箭直穿七面铁鼓,射达十六公里之外太子出生后,回到了迦毗罗卫城。净饭王召集众相师,询问太子出生的凶吉。大家根据先圣的记载和各种瑞相,预言太子将来若是在家,必定会成..
虚空
虚云禅师:佛法世法无二无别 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编者按: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晚年在云居山,依然不忘弘法,随时开示..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
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世界观不冲突
编者按:在一些佛经中,也会介绍我们所处大千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就具体的世界来讲,佛经也有极详细的介绍,须弥山与四大部洲就是世界基础结构。但在现代天文学上,宇宙构成又有不同说法,如从地球、月球到太阳系,从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这两个叙述体系有什么不同?是否相互冲突?..
虚云禅师: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不被境转真不容易
编者按: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晚年在云居山,依然不忘弘法,随时开示..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任何一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绝对不会把他的本地风光现出来,说“我是某某菩萨示现,我是某某阿罗汉转世”,泄漏了佛陀秘密的指令,就是佛陀指定他们,末法时代要护持这些修法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不能够“轻言未学”。对一个..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说的。在古时候中国,堪舆家所言,看风水的、算命的,算命常讲「相随心转」,看风水的人常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要把这些话合起来,仔细想想,我们消除灾难就有办法。有灾难现前,这个不是福地,为什么不是福地?我们这些人没福。如果我们这..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真的没有烦恼,真的没有妄想,这是第一种,他的阿赖耶识得到适当地调伏,这一般人做不到了;第二种是凡夫的正念。我们临终的时候肯定是错综复杂,平常打的妄想执着都会现前,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随妄转,这..
佛陀色身不可思议 超越空间实无边际
编者按:在佛教造像中,佛陀身高总是异于常人,比菩萨、罗汉高出一大截,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世尊,具体身高如何?可有相关记录?《金刚经》中则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佛经中又有很多记载,标明世尊体力惊人,而且从小就有体现。对于世尊的身高..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
星云大师:佛陀法身遍满虚空 佛指舍利仍有生命
佛指舍利让人见证真理,见到自心本性。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火化后的一节指骨,直到现在,他的生命仍然活着。他给人感动,他能和你的心相呼应,他慈悲的生命、智慧的生命,就是感动的生命,一直在世间上流传着。金银财宝,再大再多,你看了以后,顶多只是惊奇的发出“喔一声;但..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么。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
何谓「禅门破三关」
来果老和尚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具超方之眼,眉毛拖地,苦乘大愿之舟,参禅行脚十余年,辅导金山,住持高旻,三十余年,破衲粗粝,克己厚人,刀耕火种,筚路蓝缕,启建丛林,事必躬亲,不容翻忽,所至皆理,为道忘身,素厌声华,不事造述,德厚流光..
什么是禅?禅是什么?(慧律法师)
“禅”这个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禅”其实是两个字,从梵语翻过来,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nuo,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就是禅。现在我们已经滥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说:行住坐卧都是禅..
宣化上人: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来!」就是跑;在里边跑得甚至于身上都出汗了,跑得天昏地暗,上不知有天,下不..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 做到,你就是佛!
[1]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2]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3]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4]我们修行..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间,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其是大年初一,中、港两地各处寺院名胜,人潮如涌,挤拥热闹。除夕晚深夜已吸引大批善信祈福,由于人数过多,步行上山的时间比平日加倍。深圳有寺院还向每名参拜善信免费派发3支香,吸引不少家长带同子女一同上香参拜,祈求佛..
学佛成功失败的关键在自己,不在外头;在外面成不了佛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7集2015年3月3日讲于香港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含藏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叫真妄和合体。它的体性叫性色真空。虽然具足无量无边的染净诸法,但是本体是空的,作用随缘显现,什么是体呢?体就是清净本然,周徧法界。而且清净加一个本然,说..
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方法能打开地狱大门?
编者按:佛教有地狱、有天堂,都在六道之中,当然还有佛国,也称净土。对一般人来说,怎样才能进入地狱?大概只有命终以后,才能在业力引领下进入地狱。当然,如果还在六道之中,他也只有六分之一几率进入地狱。除了死亡,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进入地狱?入地狱三原则:神通、业力..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佛陀在世 孝顺父母功德最大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
什么叫做“恒顺众生”?
宣化上人:恒顺众生「九者恒顺众生」:这「恒」当一个「常」字讲,就是恒常不变;「顺」就是依顺,依著众生的境界。众生都是颠倒的,那么你是不是恒顺众生的颠倒呢?众生根本就没有知识,你顺著这些没有知识的众生,不也就走到愚痴的路上去了吗?恒顺众生,是顺著众生的习惯,又要..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用障碍」(酗酒等)、「焦虑障碍」。究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心的烦..
虚云老和尚:答蒋公问法书
这次讨论的内容,虚云大师事后曾整理成文字,以书面的形式发表,后被收录在《虚云和尚年谱》中,题为《答蒋公问法书》。现在重读这篇文字,可以发现虚云大师解答了许多常人较难理解的问题。老人家畅谈佛教的理论,完全是站在客观中道的立场上,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和宗教偏护,以客观..
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你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示现。我只要问你一句话,你怎么知道呢?因为初地不知二地,那表示你的地位比你的师父还高啰?因为住在楼下的人,不知道楼上的事情,初地不知二..
佛法有权实二教,《弥陀经》是权教还是实教?
问:佛法中有权实二教,是什么意思?《弥陀经》是权教或实教?如本法师:权实二教,就是权教与实教的结合称谓。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众生根机未成熟,由浅入深,逐渐使人觉悟的教法,种种权宜方便,称之为权教。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修行的根机能成就无上大法,即直说究..
净空法师:现前这个世界,修什么得大福德?
世尊在《弥陀经》上告诉我们,这个法门“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真正能往生的都是具足了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我们今天缘足了,关键就是善根、福德。什么是善根?能信、能愿是善根。福德呢?真正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福德,大福德。修什么得大..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管住自己那颗驿动浮躁的心,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佛学又称为治心之学,佛经上经常用各种比喻来说明我们的心:(1)心如猿..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业?慧律法师答:他带的是净业,就是行善的业。往生极乐世界不必到破除到能所,如果破除到能所,回归当下,十方法界都是他的家。我们讲经是讲到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