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恒常不变(资料图)法中有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称做“法性”。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性质两个方面,现象简称“相”、“法相”,性质简称“性”、“法性”。事物种类繁多,不可估量,各具特点,法相千差万别。从物性角度讲,有自性,也有共性。“自性”物各不相同——山有山的个性..
虚空
索达吉堪布:福报再大的天人也会堕落,人间众生岂能长存
记得《杂譬喻经》中就有一则天人沦为旁生的公案:一次,佛陀与诸弟子外出乞食。途中道边有一头老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崽,共卧在充满秽物的脏坑里。佛陀见后不禁微笑,然后齿间放光,光绕佛三匝后,融入佛的胸间。阿难见佛陀突然微笑,忙上前请问其意。(佛陀不像我们,无缘无故傻笑..
为什么烦恼总是剪不断,理还乱?
心的自性如同灿烂的虚空,是光明的、无垢染的,而妄想、分别就像突然生起的云彩,遮蔽了天空的本来面目。《华严经》云:“奇哉!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而不能证得。”讲的就是这个真理。心的自性是光明,而垢染是客尘。烦恼是突然生起的,不是自性。虽然凡夫没有..
传讲佛法者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还有供佛拜佛等行为都是偶像崇拜。这样理解对吗?
问:有人觉得,传讲佛法者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还有供佛拜佛等行为都是偶像崇拜。这样理解对吗?索达吉堪布:知识分子、有地位的人在听受佛法时,一定要遣除傲慢心,应毕恭毕敬地听受,否则,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为什么传法者有一个高高的法座?并不是他这个人很了不起,而是他所..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的出路何在
问: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曾经苦苦支撑,现在却又想逃避。未来的出路何在?索达吉堪布答:佛教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具足时,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因缘不具足时,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懂得这一点,很多痛苦就不会有。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一颗随缘心,这个距..
证悟的人有这样三个特征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这个修法也差不多,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的虚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此处所说的“一回事”,是指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回事。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任何人也无法指认出什么是虚空或者天空,只是把没有任..
《修行百颂》61—65:顶果钦哲仁波切
61心的活动如同天空中的云朵,会自行消失,听瑞的人们啊,在心中没有任何的参考点。当云朵在天空聚集时,天空的本质没有被削弱。当云朵消散之后,天空的本质也没有增益。天空既没有变得更广大或纯净,也没有变小。它丝毫没有被改变,也没有被影响。心的本质也正是如此。心既不会被..
详细解析皈依的重要性
皈依是一切戒律和功德的根本。皈依是修习一切正法的基石,也是生命解脱的开始。三宝是一切佛法的支柱,任何人只要诚心皈依三宝,就会开始增长善业,远离恶业,得到护法神的保护,不离三宝之光明,究竟获得佛果。《皈依七十颂》说:“众戒皆可受,无皈依不得。”意思是说,所有的戒..
索达吉堪布:爱的真名叫“无常”
索达吉堪布:爱的真名叫“无常”首先,爱是无常的但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一旦它变化了,我们就会感受到巨大的挫败,如同一种神圣的信念被摧毁了一样。世间有一句话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佛陀也说:“三界之中,独来独去。”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独来独往,随业风..
如何利用尽量生活中出现的苦乐感受来修心?
问:如何利用尽量生活中出现的苦乐感受来修心?索达吉堪布:在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们会感受快乐,这种快乐实际上是一种修心的因缘,我们不能放过这个因缘,应该将它用于修心;有时候我们会感受痛苦,这种痛苦也是一种修心的因缘,我们也不能放过这个因缘,应该将它用于修心。那么具体..
生根活佛:走路禅修的方法
修行不但是在佛堂和坐禅中,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卧、举手投足,都是修行。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锻炼身体逐渐形成了一种时尚,老年舞、街舞、现代舞比比皆是。跳舞要跟随音乐的节奏,心要专注于音乐,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是跳舞却不利于禅修,..
证悟的人有这三个特征 别再被“伪大师”忽悠了
证悟的人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这个修法也差不多,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的虚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此处所说的“一回事”,是指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回事。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任何人也无法指认出什么是虚空..
舍弃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求无上道的行为有点愚不可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是这样吗?
问:甚至有些佛教徒也认为,舍弃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求无上道的行为有点愚不可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是这样吗?索达吉堪布:我们舍弃一切的善根财产身体,这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活着的时候,若能把是我所执著的东西,如财产身体统统舍弃,心里就很舒服了,以后纵然遇到..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曾经苦苦支撑,现在却又想逃避。未来的出路何在?
问: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曾经苦苦支撑,现在却又想逃避。未来的出路何在?索达吉堪布:佛教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具足时,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因缘不具足时,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懂得这一点,很多痛苦就不会有。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一颗随缘心,这个距离中..
生根活佛:地狱在哪里?
很多人对地狱之说心存狐疑,那么地狱到底在哪里呢?谈这个话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在阿坝朗依寺五明学佛院学习《五部大论》时,慈悲的上师每天都法喜充满,笑眯眯的给我们传法讲经,我每次见到上师慈悲的笑容,心里面自然就会升起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和信心,好像,离..
藏历火鸡年具香月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5月25日,藏历火鸡年三月三十,是释迦牟尼佛节日。值此殊胜日,请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得闻正法、具正念、自利利他!释迦牟尼佛本尊心咒语:【嗡牟尼牟尼嘛..
《修行百颂》51—55:顶果钦哲仁波切
51在空性的状态中,挥舞纯然明觉之矛,听瑞的人们啊,这种见地是不受一切所困的。你的见地应该如同天空般崇高浩瀚。纯然明觉一旦在心的空性中显现,就不会再被负面的烦恼遮蔽;负面的烦恼反而会成为纯然明觉的庄严宝饰。对见地的了悟是一种不变的状态,没有所谓的生起、停驻或止灭;..
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如何修皈依?
问: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如何修皈依?索达吉堪布: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不离正知正念而观想皈依境的尊众。不管到哪里去,在行走的时候,可将皈依境观在自己右肩的虚空中,作为转绕的对境。安坐的时候,把他们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作为祈祷的对境。以前很多上师就是如此,无论坐在哪里,..
警惕修行路上的这个行为
虚空才能包容一切。哈达卡比丘喜欢和人辩论,而且非赢不可。他若屈居下风,就继续挑战对方,并设法扳回面子。别人无意与他争辩时,他就自以为别人输了而沾沾自喜。接着夸口说:“看啊!那些愚笨的人不敢和我辩论,他们都被我打败了。”佛陀知道后,劝诫他:“比丘!虽然你已剃除三千..
希阿荣博堪布于文殊菩萨说法演教之地传法
五台山中台翠岩峰演教寺五台山中台(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海拔2894米。是东南西北四座台顶的中心,是其余四座台的发脉之祖,也是诸多河流的发源之地。其上建有演教寺,演教寺西南百米处,是文殊菩萨于五台山说法演教的地方之一,建有汉白玉质地的文殊说法台。演教寺始建..
达真堪布: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要具足这四种对治力
我们现在通过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念金刚萨垛百字明消业,具足四种对治力是最重要的。我们念《三十五佛忏悔文》、《三聚经》、百字明,或金刚萨垛心咒,最好有大光明、大圆满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念是最好的;若是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念,一瞬间、一刹那当中业障就能清净;中等的是通过两..
揭开“极乐世界”的面纱
若是对善法有希求心,就会修持清净的善业。所谓清净的善业,也叫无漏的善业,是指有无我或空性智慧的摄持。若能修持清净的善业,就可以解脱。解脱以后,有如下殊胜的功德:生处殊胜。来世可以往生在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从不可思议的大莲花的花蕊中出生,散发妙香,非常清凉..
希阿荣博堪布于文殊刹土七宝池,开示往生极乐世界修法
希阿荣博堪布转绕位于中台台顶的太华池中台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海拔2894米。从南台到中台的路有些远,有一阵子,山路崎岖,行车颠簸,上师却展开一本藏文版的《五台山历史》,静静地读起来,仿佛身外无物。朝圣途中,利用闲暇,上师依然在思考和撰写《前行笔记》。上..
传法并不是给你一个东西 你知道真实意义吗?
传法仪式传法(transmission,梵文abhisheka)一词专用于金刚乘与佛教瑜伽的传教中,在藏传佛教与禅宗中使用最多。传法并非指上师将他的知识或心得分给弟子,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佛陀也无法办到。重点在于,我们必须停止收集更多东西,反而应将已有的设法出清才是。为了避免收集更多、..
希阿荣博堪布于“灵境寂寞”处传承白文殊修法
五台山南台锦绣峰南台锦绣峰,又名仙华山,位于台怀镇南12.5公里处,海拔2485米,台顶周长1公里。五台山的东、北、中、西四台连襟而立,唯南台独立耸峙,绝然挺拔,所以《古清凉传》上称它“灵境寂寞”。南台顶上建有石头砌成的寺庙一处,称普济寺。普济寺为隋文帝诏令修建,明成..
方便又殊胜的布施
尽量别剩饭,别浪费东西。若是你实在剩了、腐烂了也没事,你可以发心,念一遍“嗡阿吽”“嗡嘛呢呗咪吽”布施给饿鬼道的众生。“嗡阿吽”是代表三世诸佛的身口意,念“嗡”能清净,念“阿”能增长,念“吽”能变化。念“嗡阿吽”可以加持剩饭,这些东西本身不干净,也不多,只是一..
索达吉堪布:量子科学帮我们理解空性
不要说是佛教界,包括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都在空性的问题上往前迈了一大步,已经比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更接近于空性。爱因斯坦就首先提出了质能转换原理:所有的物质,如瓶子、柱子等等,都可以转换成没有任何阻碍的能量。也就是说,包括我们生存所依赖的地球、我们的这个肉体等等..
阿底峡尊者的疑惑——什么是成佛的快速之道?
阿底峡尊者(资料图)什么是成佛的快速之道?大约一千年前,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怀着这个疑惑四处寻找,终于获得了珍贵无比的菩提心法教,照亮了无数后代弟子内心的黑暗。阿底峡尊者本来是一位太子,放弃世间荣华而出家学道,依止了一百五十多位大师,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位:法护大师(达玛..
从行持上看,绝大多数宗教都劝人行善,大乘佛法这方面有何不同?
问:从行持上看,绝大多数宗教都劝人行善,大乘佛法这方面有何不同?索达吉堪布:道教修行善法,基督教修行善法,佛教也修行善法,除了穿着方式不同以外,外在的善法形象似乎都一样,但内在的发心却有天壤之别。大乘佛法最不共于其它宗教和思想的是什么?就是利他的愿行。如果一个人..
行持善法无有穷尽
我们行持善法的行为应该没有尽头。只要有机会和因缘,就要行持善法;我们利益众生的事业没有结束的时候,也不能有结束的时候。《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讲:“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烦恼尽,我行持善法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众生界尽,烦恼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