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学佛最易犯的一个错误你有吗?

现在太多学佛的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寺院,就立刻被安排到茶园里,学习全神贯注地拔草、浇水和种菜。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在穿衣、洗手、过河..

本命年犯太岁无喜必有祸?佛教教你来化解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

常说当下,但是当下在哪里?

但是当下在哪里,却是一个需要反复体认的过程,也可能一瞬间就体认到,也可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对于一个专业出家修行人来说,他坚持上早晚殿,坚持诵经,坚持诵戒,坚持过堂吃饭,坚持学习经教,坚持禅坐,他的长期坚持,本身,就会使他慢慢地回到当下。有一天,他发现,走路可以..

念佛的日子里,你可曾发现这些吗?

念佛以来,你是否已经发现自己的改变?你是否觉得生活的意义已经另有打算?是否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是否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新认识?是否觉得心里轻松了,人生有定向了?是啊,不知不觉,我们的什么梦想啊,喜好啊,心境啊都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方向。念佛的日子里,你不知不觉不再想..

读经是一种方法,叫你读三千遍,三千遍读了的时候豁然开悟

【何为着世事。忧无常。】为什么你执着这个世间事?世间事应该要丢掉。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彼土名为极乐、安乐、赡养」,这三个名词意思一样,极乐、安乐、赡养,「彼佛名为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寿命,无量光是讲智慧,智慧无量。过去未来、此界他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妙莲老和尚:拜佛的方法和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既然拜佛、一声佛能灭罪无量、增福无量,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的把握,千万勿将时间空过啊!希望诸位多努力精进,加强自己,将无益的事情放下;那些无益的事你..

福报要是尽了,一切物质便没有了

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于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要知道四大地水火风是空的。你看你用水的时候,水不断,有得是,取之不尽。错了,到时候没水,中国有八十几个城市现在有断水之虞。我们那时候在三市,有一天..

为什么越来越多美国人选择靠近佛教

着橙色僧袍的女禅师告诉我们,冥想时什么都不要做,只需在椅子上静静待着,闭上双眼,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呼气吸气。我从来没打过坐,不过鉴于以往教堂里的经验,我本能地低下头。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过程要持续至少15分钟,脖子还是应摆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角度为好。我家住在弗吉..

宣化上人:男欢女爱带来的种种祸患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不善感诸苦,恶趣亦如是。"那么远离烦恼所招感的果报与前恰恰相反,实际上就是快乐。在我们所造的业中搀杂有贪嗔痴成份的都是恶业,断除贪嗔痴以后都..

星云大师:读诵《金刚经》的好处很多很多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生意更成功;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尤其重要的是读《金刚经》,会让你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消沉,因为你看到的失败不过是一个假象,不..

出家功德不可思议:恭迎佛陀出家纪念日

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世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现,目睹老病死,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女,种种上妙伎乐,夜半城出家,苦行六年,成无上道。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多的修行,在静坐了相当于人间的四..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您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天。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他引领我们走向觉悟解脱的彼岸。一、释名佛有过、现、未十方三世无量诸佛,但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于娑婆世界,创诞于印度是释迦牟尼佛..

大安法师: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其他的都不能担当这个重任。儒、佛的圣人都谈到“学无常师”。过去禅宗即便..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谁能真正降服淫欲心

在《贤愚因缘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典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光明王,他管辖着500个小国。有一天,大光明王乘坐大象出去游玩,这头大象突然淫欲心发作,驮着大光明王去追逐一头母象。大象在树林里狂奔,象师让大光明王抓住树枝才得以逃离,大光明王脱险之后,大发雷霆,想要杀掉这位..

济群法师: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1、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

希阿荣博堪布:临死前才开始修行,是解脱不了的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有人说现在不忙修行,只要记得临死的时候念佛就好了,阿弥陀佛亲口说过,临终时念他,必得往生极..

广行法师:最详细的佛教临终关怀指南,值得收藏

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正确认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妥善临终关怀,合理处置丧事,避免临终手忙脚乱,忘失正念,陷入贪痴之业习和世间的恶俗,就必须学修佛法,牢固树立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佛教对于死亡的基本认识与态度佛教认为,天地万物从众因缘而有,有聚集则有离..

呷绒多吉:佛陀说人身是痛苦的,它有生老病死等

开示连载(381)上师教言集:如今我们最了解的就是这个人身了,我们很在意执着的,就是人的生活。我们想一想:人身是痛苦还是幸福的?佛陀说,人身是痛苦的,它有生老病死等,的确如此。生,有多痛苦?我们已经记不得了。虽然我们体会不深,但是佛陀这方面的内容讲得很多,母亲生我..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

大安法师: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时候再将所有功德回向往生西方?答:对于这个观点应当要好好思惟。一心想求生西方净土是当下的行为,当下建立的愿心,是要尽形寿不间断的。而世间缘分什么时候尽,我..

烦恼都是自寻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我的启蒙老师曾说过很多经典的话,虽仅能记起一二,但足以受用终生。因缘因果、无常无我、自作自受。这句话,自从听了以后,我便刻在了心里。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在十年前了,但是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提起来玩味。有时和人聊天,这句话也会蹦出来。佛教说什么呢?可以说不出这..

传喜法师:你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学佛?

1、有的人看有钱的老板也学佛,觉得有点好奇:“这么有钱,为什么还学佛?”有位老板说:“我以前以为,人不快乐是因为没钱,于是我就拼命赚钱。等我赚到一点钱了,却发现人生更不快乐了。”其实,钱不是我们快乐的主要原因。钱是物质层面的,快乐是精神层面的,如是因,如是果,没..

净慧长老:修行刚开始有这三道关

一是腿子关。怎么能够使腿子慢慢地听话了,不疼了,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平常要注意锻炼。我们佛学院的学生在每一天都有两支香,两支香要坚持坐。平常两支香在坐的时候不翻腿子完全能够做得到。有条件的时候看书、写字、看经都可以把腿子盘起来,要有意识地来锻炼。有决心的人,有..

南怀瑾老师:没有发起这种心,学佛都是空谈

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维,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出离世间的心没有发起来,是无法谈学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

希阿荣博堪布:死亡,究竟在发生什么?

“诸行无常”―死亡对修行者意味着什么?死亡不仅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放下无谓的追逐而精进修行,死亡本身也蕴含着珍贵的修行机会,如果善加利用,则能证悟解脱。藏传佛教中有一整套中阴教法,教导行者如何转化死亡不同阶段的心识,从而认识并安住于心的本来面目中。人们通常所说..

独尊湛现:人生的目标要明确

诸位同学,大家好。在人生旅途中,大部分都是在望山捉影,寻求荣华富贵,高官福禄。很少有人对佛法,善知识,什么解脱,了脱六道轮回等,有什么兴趣。一提到小乘法,如何能够让自己改变命运,如何能一夜暴富,荣华富贵,高官福禄,大家就一拥而上。说明众生的心,迷茫得太深,被影..

达真堪布:以欢喜心上供下施,回报惊人

国王、财宝天王等是最有福报的,有人即使如国王、财宝天王那样富有,如果自己舍不得用,也舍不得给别人用,这些财富也没有任何意义。再多的财富也是无常的,到时候还是会失去,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离开自己。很多有钱人到澳门去赌博,一夜之间就输光了;一些官员被查出问题后进了监狱..

嘎玛仁波切:任何世间的名利财富,都不是“永恒的盘缠”

财富,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着它。可佛教里讲的“财富”,跟人们平常所讲的财富,不是一个概念。佛教对财富的定义,更深且宽广。财富常常被人称为“资粮”,就类似人的盘缠,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两者缺一不可。什么是精神财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

传喜法师:念佛修行怎样落实“一门深入”

问: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时念佛,是否要一致?早晚课念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必须一致吗?比如,早晚课我念阿弥陀佛,干活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行吗?答:你听这个法还没有听明白,念什么其实都是一个,念观音菩萨就是用耳朵来念佛,返闻闻自性,知道吗?(师敲大磬)问..

​佛说优填王经:沉迷女色的男人有四种恶态,将会堕入三恶道中饱受痛苦。

原文:【闻如是:一时,佛在拘深国,王号曰优填。拘深国有逝心,名摩回提,生女端正华色世间少双。父睹女容一国希有,名曰无比。邻国诸王,群僚豪姓靡不娉焉。父答曰:“若有君子容与女齐,吾其应之。”佛时行在其国,逝心睹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色紫金巍巍堂堂光仪无上,心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