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越厉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过禅修来帮助他们,以寻求内心的安定。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禅修只是暂时把自己关在安宁的环境中,盘起双腿,一念不生,一旦走出禅堂,面对变动无常的现实世界,似乎又觉得方法使不上力。我相信,..
无常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许多人学禅,目的为了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而佛在那里呢?佛在每一个人的自性中,佛在每一个人的自心中,所谓:‘佛在心中坐,不要蹉跎过’,既然知道佛..
圣严法师《如来也是如去》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为佛的十种尊称之一,是没有来也没有去的意思。广钦老和尚往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没来没去,没什么代志(事情)’,已有很多人奉为金玉良言,这句话和《金刚经》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如来如去?譬..
圣严法师:日新又新
曾有人问我说:「习禅已经十多年,总觉得没有什么进步,究竟如何才能进步?」我说:「我禅修已经五十多年,也觉得没有进步。但我不问有没有进步,永远把自己当『初发心』者,天天是新出发,念念是新。时时保持新鲜感,常常觉得没修行,才会努力不懈,日新又新。」对方听后反问:「..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在」。一般而言,在通常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是不自在的。首先,我们的身分是不自在的,像诸位在医院里是医师,在家庭里是家长、配偶、父母的子女,在社会上也扮演了很多角色。我们扮演的每个角色是不是都称心如意?实际上我们..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不安全,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生命的危机?也不知道何时又会遇到突发的状况?恐惧有大有小,记得有一次我去哈佛大学演讲,那位替我做英语翻译的人,见到哈佛大学的教授们专注在听讲,竟然在台上吓得发抖,这是因为没有信心及安全感..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种苦,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辈子都受病..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头脑放松、神经放松、肌肉放松;放松之后,再用方法,便能著力。用方法时,不要紧张,而是有意无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这样,就不会消耗太多的体能。禅修期间,一天能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是足够的,除此之外,饭后会有一些昏沉,那是..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人生,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生活,难免出现逆境。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负担起..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智慧之眼■.智者多闻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法句经.多闻品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是当中最重要的。熟读背诵这二十句,并了解其中的涵义,不但可自勉自励,也可勉励他人。如果每位信众都能了..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的也会变成没有。一般人都喜欢见到自己拥有,而不能够忍受从有变成无,例如有钱变没钱、多情变无情,所以这是种苦。人生的苦是从无常来的,但是无常对修行来讲,反而是件好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知道无常,便晓得苦不会是永..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她和儿子。当时她以为还有儿子可指望,结果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她。我告诉她说:「不管是靠丈夫或靠儿子,都只是你念头里以为是可靠的东西,结果都不可靠,从现在开始,你要生活在真实里。」她于是对我说:「我知道什么人都不可靠..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经拥有」
电视上曾经流行一句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话似乎给人很乐观的感觉,但其实也暗藏了灰暗的一面,那就是成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心态。从正面来看,天长地久是一般人的希望,也是古老的哲学思想,认为天..
圣严法师:得了忧郁症要怎么办
问:因忧郁症轻生的情形经常发生,虽然很多人还没有严重到想自杀的程度,但在生活中也是被忧郁缠身,闷闷不乐。如果得了忧郁症,应该怎么办?圣严法师答:媒体曾经报导,台湾人患忧郁症的比率很高,特别是二十到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六成有忧郁症倾向,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年轻..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步后,即使顺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现变化。例如你的生意一直做得很好,家庭也很和乐,可是某一天,天外突然飞来横祸时,因为平时过得很顺遂,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当困境出垷时,心里才不会..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连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谈自我消融是毫无价值的。譬如对一个不知道钱为何物的人,说不要钱,便等于废话。诸位不要因为听到说佛教讲「无我」,就等于否定了自我的价值。所以一定先要有我,然后才能无我。我是..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既然是无,还能做什么呢!」这是错误的无常观。正确的无常是指,因为无常,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珍惜,必须赶快趁现在自己还有用的时候,赶快充实自己、奉献自己。例如你不有三天的时间可用,三天就要当成十天来用。例如我..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问:“为什么您不替我医?”曹山禅师说:“我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若由普通人听起来,好像禅师好残忍!..
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空”法则。“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当我在1988年回俗家探亲,虽然已经出家几十载了,可是一见到父母的坟墓,还是会忍不住留下眼泪。照理来说,出家人应该不受俗情牵绊,但是值此情景,如果一点感动都没有,那就不是人了。但我也不会嚎啕大哭、不会怨天尤人说:「..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避免,这二十最是: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般人总是把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外面的敌人容易了解,容易防备,反而是自己不容易认识自己,..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并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了的,佛教主张生死轮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我们人生应该要有个未来,未来就是希望。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长命百寿。张岳军先生曾..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
星云大师《金刚经》白话文浅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中,有..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运用福报和增长福报。因此佛教主张“福慧双修”,主张“悲智双运”,那才算是健康的修行。不管是福慧双修..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此句节自傅大士的禅诗。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时代的人,是「中国禅宗」尚未开始之前的一位禅师,先为渔夫,后来舍渔而务农耕。这首禅诗,作于耕作阶段,所讲的全是反话。抓了锄头但手是空的,骑着水牛却在步行;人从桥上..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何傲慢?」永嘉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回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禅师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回答六祖,意思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