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往世恶业,亦渐消灭,纵有怨对,不能为害。此乃佛经所说,决非虚语。讵于三月间,接到上海舍亲处来一讣闻,系一极信佛之张太太,吃素已二十余年,..
无常
大愿法师: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要面对的谋生之道。我们在从事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一切行业的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修心。只要你一直一边做事一边去觉察,就在工作之中觉察,就在事业之中觉察,向内觉察我的盲点,我有没有执著,这样就好了。你只要能够向内走..
为什么你就是开不了悟
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的生命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人生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想起来很可怕。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觉得过了一天,自己会更成熟;过了一年,又长大了一岁..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正说明生命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可是,即使这样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容易的。世上多少有生命的东西,但又有多少能像人类那样生存呢?据科学考察,世界上共出现过一亿二千万种生物,人是所谓“万物之灵”,我..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尚为师。二十一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寺,亲近禅宗尊宿冶开禅师修禅六年。时常定境现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后写了一偈:“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到了二..
揭秘轮回中因果报应的三大要素 理论强大逻辑清晰
揭秘轮回中因果报应的三大要素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没有例外的。所以因缘观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识。当然每一个人..
所谓“灵性”到底灵不灵?别被灵性欺骗了!
人应该认识佛性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身心灵的课程,而且说现在是一个灵性觉醒的时代,到底什么是灵性?灵性等同于我们的佛性吗?灵性是他们的概念,佛性是我们的境界。所谓的灵性就像之前提到的狐狸,它很能迷惑人,就是说我们的心很能迷惑自己。我们的心往往都是自己画了一个圈,才能..
《心经》究竟讲了什么?来听憨山大师直说《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
净慧长老:为什么你就是开不了悟
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的生命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人生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想起来很可怕。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觉得过了一天,自己会更成熟;过了一年,又长大了一岁..
劣根众生该如何修
问:劣根众生应以“上求佛道为要,下化众生随缘”去做?静波法师答:什么是劣根众生?就是“不老实”,不能脚踏实地。我不太清楚,这是谁告诉你的。“上求佛道”,要你向佛学习。如果你身边有些人做的事不尽人意,你何必跟他计较呢?当你不再和他计较的时候,你不就“下化众生”了..
明天与死亡 究竟谁先到来?
无常速疾《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谓於上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於下午就见不到了。或於下午见..
学诚法师:世间一切得失祸福 皆自作自受
无常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是非曲直,看度量。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
修行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
修行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佛法的核心就是解脱,不论出家在家,也不论南传北传,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成就解脱?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说到解脱时,往往觉得很茫然,似乎解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江湖传说。虽然这两个字我们耳熟能详,或许还能说出很多佛典中关于..
读经就是一种修法 业障消除就会开智慧
诵经可以消业障忏悔业障有三种方法,一是读经,不起分别地去读;第二是事相忏;第三是念佛忏悔。大家有的诵经,有的拜经,有的甚至跪着诵,几天下来,身心已开始越来越清净,业障消除了就会开智慧;我们诵《法华经》这整个过程中,不仅我们自己身上的罪业在消除,福德在增长,众生..
以佛礼待人的处世之道
礼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真供养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
追求人生的快乐没有捷径,却有智慧的路径
人生在世,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概而言之,不出苦乐二字。追求人生的快乐有什么智慧的路径。当我们觉得自己很苦的时候,内心里一片黑暗,充满了愤懑、嗔怒、仇恨、妒忌等种种恶念,如山雨欲来、黑云压境,亦如狂风骤至、翻江倒海,暴力充塞胸腹,撕裂肝肠……苦极时只看成一切..
成刚法师:明天与死亡 究竟谁先到来?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谓於上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於下午就见不到了。或於下午见到的很多..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谓於上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於下午就见不到了。或於下午见到的很多..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真供养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
追求长寿富贵是件坏事吗?药师法门最契合这个时代
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家对药师琉璃光如来肯定是非常熟悉。但是,要说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大愿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恐怕就不一定那么熟悉了。大凡一说到《药师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消灾延寿这四个字。既然是消灾延寿,就好像太过于看重现世利益,好像在追求人天福报和..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考验
问: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考验呢?答:有困难和考验是好事,否则会错认自己完美无暇,落入自欺欺人的圈套,颠倒妄想不能自拔。如果有人挑战你的负面情绪,激发出你不愿呈现的状态,看到自己的失控,冲突,漏洞百出,珍惜他们吧,这一切来之不易,又含有深意。那些..
请问大师,如何才能不为情所困?
情,不是坏事,让我们痛苦的是执着,而执着的根源是“我”。所以实际上人们不是“太重感情”,是“太爱自己”,外在的人与事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才会感到痛苦。要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就要思维无常,思维一切都是因缘,都会改变,从而放下固执的期待,在每一个当下好好付出。问题一..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示如如之本体,机理双契。证空空之三昧,解行俱圆。妙而又妙,玄之..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至于揽地水火风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灭,才荣便悴。众骨支撑,如以木为屋。一皮包裹,犹以泥糊壁。里面尽屎尿脓血,外头生垢汗发毛。蛆虫棋布..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第一节什么是六斋日八关斋戒,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后两日,便是六斋日。不非时食,是印度的内外道通行的,六斋日也是印度的内外道共同守持的。在此,我们必须明白,佛法与外道,在人天法的许多观念中,是可以相通..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的学修历程是基于儒学、历经禅教而终归净土的,在佛法修学上大师博通性相二宗、参究禅门要旨,持戒奉经,念佛修净,即通禅学又达教理,最终归心净土而圆成伟业。大师的净土思想,可以说是继承了净宗先祖的优..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什么对空性和心性这两部分很难通达的原因?我们要找到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执着。当我们把执着放下的时候,对空性自然明白,心性自然显现。所以,《金刚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凡所..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如是观察,就能逐渐破“我执”。渐渐地就不受它所诱惑了,不受它所欺骗了,于是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真理智慧就会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会渐离生死。还要知道这个..
怎样才能生出坚定的信心和愿心
一信徒问师:师父怎样才能生出坚定的信心和愿心?师答:当我们的修行不再是为了躲避烦恼,不再是为了炫耀功德,也不是为了要成为什么,或最终去到哪里,只是全身心的努力释放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安详,柔软,清明,沉默时所生发的心才是坚定的信心和不退的愿心。之前所有的..
爱胡思乱想怎么治?
问:劣根众生应以“上求佛道为要,下化众生随缘”去做?静波法师:什么是劣根众生?就是“不老实”,不能脚踏实地。我不太清楚,这是谁告诉你的。“上求佛道”,要你向佛学习。如果你身边有些人做的事不尽人意,你何必跟他计较呢?当你不再和他计较的时候,你不就“下化众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