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千古奇文《心相篇》天眼看人无遁形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着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

学佛真好!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我们最恐惧、最害怕失去的就是生命。可生命从投胎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在一分一秒变老,随着无常逐渐走向死亡,只是我们平常没有觉知而已。很多人非常害怕谈死亡,觉得很不吉利,可是害怕死,不代表不会死,为什么不为“死亡”做好准备呢?能为死做好准备,是需要很大福报的。有个重..

《保富法》一篇轰动上海滩的千古奇文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从自家的经历和在上海所见所闻的富人家庭的变迁,来谈富裕人家的持久发达之道。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在当代。本文曾在上海《申报》连载,轰动上海,激荡时人之心,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金四十七万余元..

佛经记载的人类起源、婚恋、灭亡的情况

1.人类的起源《起世经》最后一品是《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类的由来。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因他们一念贪心起,品尝了地球上的“地肥”[1],身体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即成为人类的祖..

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宝,却生性悭贪吝啬,毫无仁惠布施之心,他一心享用过去世所累积的福报,却不肯再修善造福。这天,食时已到,世尊身着袈裟手持钵具,与阿难进城乞食..

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行头陀苦行,在山林树下打坐,修习禅定,系念一心,专注不乱。当时有一位生性凶暴的恶生王,带着宫女们出外巡视游玩,来到了这座树林,停下马车稍作休息,不久便睡着了。这些宫女看到国王睡着了,于是到处游玩,看到一位比丘在..

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果报的关系,所以现前的生命形态各有不同。而佛陀善于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教理说法,度其出轮回苦海。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祇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庄严,乘车出鞞舍离城外,至世尊所在的林园,想要供养佛。当她抵达庵罗园门口,下车徒步走入,远远的就看见众人围绕着世尊,专注聆听法音。世尊遥见庵罗女走来,随即..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记》,因为大师文中提到:“三界梦宅,浮生如梦,逆顺苦乐,荣枯得失,乃梦中事,时其言也,乃纪梦中游历之境。”“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吾人所居住的是欲界,指存有色欲和食欲的有情世界。大师告..

世人忌谈死亡,修行人却为何成天为死亡做准备?

在今天及今天以后的一百年间,死亡必定来临,而且死期在哪一天来临并不确定。譬如说,就连今天会不会死我们也没法确定。不过,我们必须认定必定会死,内心怀着:“今天必死”的想法。因为假如我们认为自己不会死并怀着:“今天不死”或“今天也许不会死”的想法,那我们便会继续筹..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人已向尘埃走。或城隍,或村薮。矻矻波波各营构。下床开眼是欺谩,举意用心皆过咎。或刀尺,或秤斗。增减那容夸眼手。只知劳役有为身,不曾戒约无厌口。吃腥膻,饮烧酒。业障痴心难化诱。也知寺里讲筵开,却趁寻春玩花柳。命亲..

2500年前佛陀对人类来龙去脉的惊世预言 ,请大家耐心看完

一、人类的起源:《起世经》最后一品是《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类的由来。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因他们一念贪心起,品尝了地球上的“地肥”,身体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即成为人类的祖..

黑社会老大被观世音菩萨度化后,广度他众

见过居士中最“生猛”神通人士,是本地桓台县的马师兄!第一次见他是在慈音念佛堂院内放鸟,他跟随另一师兄来参加。马师兄40多岁,典型的“山东大汉”,“武松打虎”式的人物,浓眉大眼,身体强壮,性格爽朗,声若铜钟,说话极富感染力,一见面就让人感觉很有气势。马师兄的修行经..

罗汉一句口业也遭灾 沉默是金不无道理

诗曰: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从前北印度的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他的名字叫离越,从小就彻底看破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而出家学道,并长期住在深山中的岩洞里,精..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请看看这则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流,那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遇到学识浅薄、思维混乱、说话缠夹不清的师兄师弟,每每会气急败坏,大发脾气,常常把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你猪脑..

一位出家僧人六百年的前世记忆 ,轮回真实不虚!

各位师兄,这篇纪实文章,是我在本师释迦牟尼佛面前,经过礼拜请示,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本尊观世音菩萨的加持,逐字逐句校实后成稿的,真实不虚。写出来的目的是供同修参改,以我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深信因果,厌离轮回,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立大誓愿,勇猛精进,持戒念佛,..

佛陀:一般人不相信轮回的原因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陀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起初是..

佛陀开示“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

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佛家说“人身宝”,人属于三善道,积累许多福报,才能做一回人,可见人身的重要。有了身体,我们的神识就有了承载之物;有了身体,我们就能实现“灵魂”的指令;有了身体,我们就能创造岁月毁不去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照顾好这个得来不易的身体,保证它的健康。但是,渐渐的,我..

究竟的快乐,永恒的假期

2014年年初,承蒙师恩佛恩加被,暂时放下城市生活种种牵绊,来到云南大理宾川县鸡足山华首放光寺并在之后前往泰国清迈朗奔寺开始了前后近两个月的寺院生活。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毕业于上外的英语专业,在法国生活学习5年,回上海工作。在人生的第35个年头,辞去外企工作,放下生..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 动乱颠倒终归寂静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

般烦恼皆因心动 动乱颠倒终归寂静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佛不久,每月的十斋日持诵一遍。记得第一次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时候用了两个小时零四十分钟,诵起来很艰苦,也很累。但是还是坚持念诵,后来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不到一年,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诵一遍了。我每次诵《地藏菩萨..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

和尚与鬼从前,有一个和尚,因为犯了戒规,被赶出寺院,十分懊恼,一边叹息,一边痛哭流涕地向前走。半路上,他碰见了一个鬼。这个鬼也是因为犯了法,被毗沙门天王赶出来的。他们相见后,鬼问和尚:“你有什么不幸的事,一边走,一边痛哭呢?”和尚回答说:“我违犯了佛门的清规戒..

用佛的智慧包容世界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流,那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遇到学识浅薄、思维混乱、说话缠夹不清的师兄师弟,每每会气急败坏,大发脾气,常常把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你猪脑袋..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的地方。当时,有八百位比丘菩萨与佛同在此地。一日,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前来拜见佛陀,她到佛前恭敬地顶礼佛足,并请求佛陀慈悲开示。佛陀慈悲应允:‘好的!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老妇人问:‘世尊!请问生从..

善护三业老实念佛:一个佛子的四世轮回因果

1997年前后,我母亲请了观世音菩萨瓷像到家里供养。从此,我开始跟母亲一起念佛、念《大悲咒》。98年初,我母亲又请回了《阿弥陀经》和念佛机。一读佛经,我立即对佛法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和信心,特别是跟听念佛的时候,觉得一声声佛号如此动听,就不断跟听,因此对念佛也产生了欢喜..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接受阿阇世王的供养。但因毗舍离发生灾难,毗舍离民众前来祈请佛陀至其城中,以功德力慰护人民苦难,佛陀慈悲受请,阿阇世王虽不舍佛远行也只能勉为同意。在佛及诸比丘从罗阅城前往毗舍离途中,阿阇世王在高楼上遥望一行,恐..

在树上睡觉的人

有一个人爬到树上看热闹,结果热闹没看完就打起瞌睡来,身体一晃,他就醒了,醒来继续看,不久又打起瞌睡,好几次眼看就要掉下来了,非常危险。有人看见他,就嘲笑说:“那个人真傻,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已经很危险了,还在打瞌睡!你看,又在晃了!”一起看热闹的人听了这话,不约而..

孝悌佛子度双亲,六亲眷属入佛门

生死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但是,世间仍然有很多人过于重生,而不重死。这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人死如灯灭,不能真正接受神识的存在,他们更不会相信,亡灵和人一样,也会感到痛苦,甚至会加倍地痛苦。那么什么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