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

真的爱自己,就千万不要造恶业

不管你是否承认因果,它的存在都真实不虚,大家万万不要“以身试法”!我们造了善业绝对会感召快乐造了恶业绝对会饱受痛苦。不要认为占他人一点便宜、说一句妄语看来只是小事,好像不算什么。但实际上你已种下了让自己受苦的种子,将来在生死轮回中必定会成熟果报。所以凡是爱惜自..

为什么现在各种天灾人祸此起彼伏

前段时间,我看了爱因斯坦的一本书,名叫《我的信仰》,他在里面就说:“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我后来思维了一下,的确是这样,一个人生活越简单就越快乐,而越复杂就越要付出很多代价。比如你吃一顿特别丰盛的大餐,不仅要付..

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皆要注重威仪

所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吃饭、指路、生活卫生等方面理应如何行持,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凡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无论出家人、在家人,随时应保持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这一..

给佛磕头有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

编者按:虔诚的佛教徒进入寺院,都会给佛菩萨磕头。当然,一般人进入寺院后,如果心有所求,也会随缘给佛菩萨磕头。不过,在佛经中,给佛菩萨磕头礼拜,究竟有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顶礼佛祖,共有十种功德。(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

藏传佛教不反对吃肉吗

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

为来世断恶行善、积累资粮

一个人降生到人间,很有福报的话,是源于前世所造的善业。那么不说别的,仅仅是为了你来世有点福报,今生也要尽量行持善法,断绝造恶。就像手机充电一样,你今天打电话用的电,是以前充的,今天用尽就没有了;明天若想打电话,就要今天给它充电。我们为来世断恶行善、积累资粮,也..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一、寿尽死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所谓寿尽而死,即以前世业力所引的寿量全部穷尽而死,这是时死。一般来说,由于前世的引业,这一生的..

存在一种必然规律

一个人若遇到意外而丧生,这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实际上,此人前世肯定造过受此果报的恶因,所以这其中存在一种必然规律。就像一个以前犯过罪的人,即使逃得再远、躲得再久,但后来在某个地方,也会突然被警察抓住。——索达吉堪布..

要懂得知恩图报

对我们有恩的人,要懂得知恩图报,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报恩的心。有些众生今世可能对你没有什么恩,但前世对你一定有恩,因为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哪怕是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想想他们也曾经有恩于我们,所以不要计较,要放下仇恨,学会报恩,要..

死亡可以抹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死亡,可以抹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辛勤积累的财富、最为执著的身体、亲密无比的爱人,甚至是自己享受其中的阳光雨露。在那种恐怖无依的情况下,唯有前世今生的善业,才是最明亮的指路明灯。——索达吉堪布..

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无论是什么聚合,最后都会面临分离,这就是无常的规律。如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暂时的因缘,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分东西。诚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

广行善法为何却遭受各种痛苦和厄运

末法时代,我们经常出现违缘,世间人可能不理解,自己造的善业越来越多,为什么身体越来越差,为什么不顺利,可能会怨天尤人,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懂因果的规律。我们要明白这是前世的业力,并不是我们现在造善业,当下就马上现前。有些人心里疑惑,觉得佛法好像是假的,怎么我修行越..

世上一多半的泪是为情而流的

这世上一多半的泪是为情而流的。每个人这一生中都期望拥有一份彼此深爱的感情,可美满的少,很多都是为情所伤然后不断的在追逐,或将心尘封木然过一生。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能牵手是多么大的缘分,珍惜吧!其实那种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

学会控制情绪

两个人吵架,常常是由一个很小的事由引起,到后来也许越吵越凶,越闹越大。如果我们学会了很好的控制情绪,在矛盾开始,起码有一方大气的忍让,不将矛盾深化,或用回避的方式去缓解,另一方纵然有再大的脾气,一个人也吵不起来。我们今生的相遇、相识、相知、相伴都是前世修来的..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足去饿鬼界,当时看见一个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竖立。这鬼的身体腾出炽燃火焰,并且口出蛆虫,脓血流溢,臭气熏天。有时口出火焰长达数十丈,有时眼、耳、鼻以及身体肢节放出火焰,长达数十丈,唇口垂倒,犹如野猪,身体纵..

上品供养就是守持净戒

经藏侧重于定,律藏侧重于戒,论藏侧重于慧,但律藏与经藏、论藏相比,还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佛在涅槃之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在汉文的经典中讲是“以戒为师”,藏文经典中的记载更具体些:“经藏和论藏代表了教法,律藏不但代表了教法,还代表导师。”由此都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也许是前世的好友,好友也许是前世的亲人,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也许是我们前世伤害过的。因此,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亲人,一定要关心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宽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万物皆缘,只有惜缘才能续缘,这也是因果。..

如何面对绝症

大家共同思考:万一自己得了绝症,该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大家就共同思索一下: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可能有些是很快,有些不是很快,但是迟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想一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好准备没有?尤其是所谓的癌症,这个病非常可怕。好多人一听到自己得了癌..

该怎样拔除痛苦呢

问:请问大堪布具体该怎样拔除痛苦呢?索达吉堪布答:1、低劣的世间方法首先讲一下世间人除苦的错误方法。有些人在特别痛苦时,拼命地酗酒、抽烟、吸毒。我就认识一个佛教徒,他说自己的烟酒戒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很烦躁时,就会躲到咖啡厅里吞云吐雾,再去舞厅借酒消愁。..

恶趣的痛苦离我们有多远

我们的阿赖耶识中已经有了下地狱的种子,一旦因缘和合,很快就会发芽结果,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遭受这些痛苦。一日,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去地狱,见一身长几由旬的众生在无间地狱中受苦。以其业力显现,有很多狱卒拖出它的舌头,铺在燃烧得通红的钢板大地上钉住,许多农夫驱牛耕犁,..

对自己生起信心

有人问:“既然福德和智慧都是本具的,那我怎么没有福德呢?怎么没有功德呢?”因为你有业力,功德、福德被业力遮蔽了。只有你真正明白了真相、真理,才会有自信,才会生起真正的信心。有的人说:“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对佛有信心。”你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就是对佛没有信心..

加措活佛:云端道场网上两小时能让千万人学佛

原标题:对话加措活佛:微社区·O2O·云端道场加措活佛(图片来源:资料图)2014年5月10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数千名互联网从业者和媒体工作者齐聚一堂,会场座无虚席。而在大会现场,嘉宾中出现一位让在场者意想不到的客人——加措活佛。加措活佛,雅..

《慈爱周刊》:色达,我心永恒的归宿

那是一片最为纯净的佛国天堂,在雄伟的群山之间,碧蓝的苍穹之下,有随风飘扬的经幡,依山而建的红屋,慈祥温暖的僧众......匆匆一眼,那些累世光景,俗世梵音,便会深深的烙印在脑海。只有不惧艰辛地来到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震撼;只有站到海拔4000米的山头,面对连绵数公..

减轻压力的智慧

一、压力,人生无法回避之现实人生在世,不得不面临各种压力,这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以你们来说,眼下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将来到社会上,压力更是纷至沓来:首先是就业的压力,随后是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事业的压力有二:一来自领导,二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也有二:首先是成家..

达真堪布:邪淫的四种果报

犯了邪淫要感受四种果报。首先是异熟果。因嗔恨心邪淫的下地狱,因贪心邪淫的转生为饿鬼,因愚痴邪淫的投生为傍生。贪嗔痴等烦恼有上、中、下三等,上等堕落地狱,中等转生饿鬼,下等投生傍生。此外,与动机的大小,造业、犯戒的时间长短也有关系。这是简单的说,详细的在这里就无..

达真堪布:用布施来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布施是六度万行里最基础的一个修法。布施的对境是什么呢?是一切众生,而且完全是平等的。首先要有平等心,这很重要。佛法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若是没有对治烦恼,没有对治习气,那就不是佛法了。布施也是一样,若是没有直接对治烦恼和习气,那就不是佛讲的布施,不是我们大乘..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的六种危险》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龙钦巴大士的《六种危险》,这都是我们要注意、要谨慎的地方。在修行的过程中,这些危险随时都会出现,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也应该有所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在对境当中保持清净,才能坚持、才能成就。第一,虽对佛法有信心,但未断名利之心,终有变为世间法的..

达真堪布微博摘录

卍佛法确实是一种快乐的活法。我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每天都法喜充满。我愿利用此殊胜的平台,将这些法喜分享给与我有缘的众生,愿这些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从而快乐无比!扎西德勒!卍我非常随喜大家!既然有这么强烈的希求正法之心..

达真堪布: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有些人今生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但是前世带来的也有。这些境界都很正常,你不执着都是好事,你执着了都是不好,你不执着就行。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境界是很特殊的,但是你也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正常的现象去看待。比如说,这里有一杯水,..

达真堪布《理论与实修相结合才能成就》

学佛修行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不能自己随便。现在我们所修的这些法,是一个完整的修法。理论和实修相结合,修行和生活相结合。现在很多人也学佛修行,但是都和实际生活脱离了,理论与实修也脱离了,有的光学理论没有实修,有的光实修没有理论。学佛修行要闻思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