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闭门即是深山,心静随处净土”。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长期一个人在家生活,会孤单寂寞,有时会百无聊赖的。但是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过得特别忙碌、充实、快乐和幸福的!当然家人在一起时,我也会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他们,享受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双休日,搞好家庭和个人..

嘎玛仁波切:不在无数个“盼望”中苦中作乐,明白苦难的源头,才能放下无尽牵挂

人们经常会忘记很多东西,似乎有选择性健忘症。比如为了达到某个阶段或取得某种成就,你曾历尽身心的艰辛与疲累,甚至遭受到很多忧愁、烦恼与痛苦。但是,当你成功达成这个成就之后,你会陷到短暂的快乐满足中,似乎过去的痛苦一下子全忘了,紧接着又会设立下一个目标,开始下一个..

请师兄解我疑惑

弟子从2010年起接触佛教经典,那段时间经常读经颂咒念佛,有一次晚上睡觉梦到浑身往外排黑泥,知道这是“洗骨伐髓”。后来因为学业就没能一直坚持,也没有形成早晚课的习惯,就是近期大半个月以来,才开始早晚各读诵一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不,这段时间遇上点烦恼,..

怎么样转变外面境界?

怎么样转变外面境界?还是从自己的心识上转变。外面这个境界不好,我的心不好、我的识不好。心是什么?妄心。识是什么?阿赖耶含藏的一些习气种子。我自己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无论是人事环境,都是自己心识里头变现出来的,你怎么能怪人?你怪人只有增加麻烦,不能解决问..

请问如何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问:「请问如何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答:你问得很好。这个问题是学佛人第一个大问题,内心深处信佛,难!我记得我在讲席当中也跟大家说过许多事。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开始讲经,两年之后才受戒。受戒之后,我到台中去看李老师,李老师远远的看到我来了,就指着我大声的说:..

为什么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从这些事实来观察,我们就能够省悟过来,我们修积功德的时间太短,随顺烦恼习气的时间太长了。一个星期七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七天多少个小时,到这个地方来听经才两个小时;七天才修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随顺烦恼习气,..

悟道法师:烦恼障从哪里来的?

所知障从哪里来的?佛在《华严经》说得很好,是从妄想来的,妄想累积就变成所知障;烦恼障从哪里来的?从执著来的,执著累积就变成烦恼障,这是《华严经.出现品》上说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每个众生都跟诸佛如来一样,没两样。今天会变..

沉默,宽恕,忍让,放下

◎而且人们对他人的批评也未必正确,既使是正确,是事实,也不应当说。◎因为观察一个人,既使对他的各方面都看得很清楚,仍然不敢妄下断语。◎尤其是不造口业,常常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保任自己的厚道,如此既使善业不能成就,也是人天善人。对于别人的过失,不但听了不能说,最好..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0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禅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含容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合称三千大千世界,此..

佛经故事 | 骂独觉得丑相 因愿力而转变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从前在印度有一位拥有很多财产的大施主,他与妻子一起过..

观照 圆满无相功德

一说到“功德”二字,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放生、印经、斋僧、建寺、塑造佛像等事情。很多人对于“做功德”还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出钱越多,功德越大。禅宗中有一个公案:梁武帝初见达摩祖师时,问:“朕造寺度僧,不可数计,这样的功德有多大?”达磨祖师回答:“毫无功德。”武帝..

以佛法觉悟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友难遇。这个人身是难得的,得了人身我们应该怎样办?从佛法来讲,得个人身很困难。人具足灵性,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灵性,不能够使这个灵性丧失。灵性是什么呢?就是觉性。佛法分本觉、始觉、妙觉。就好像一颗夜明珠,当明珠埋在土中的时候不能放光,但是明珠..

大安法师:我们往生,绝对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年甚至老年才接触到净土的。不管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了净土,一定要深信切愿,执持这句名号,如同身家..

印光大师:三皈之义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

宣化上人:这样忏悔,三业才能清净

这样忏悔,三业才能清净净是清净。清净什么?清净身、口、意三业。三业清净,便是圣人;三业不清净,便是凡夫。三业合乎标准就是善,不合乎标准就是恶。先说三业的十恶,翻过来就是十善。这是每个佛教徒所应该了解而遵守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①身有三恶:就是杀、盗、淫..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罪,凡是信他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是又说,人不以自己的善恶行为做为有罪无罪的判断,人之能否进入天国,是看..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

淫欲心重怎么办?

问:淫欲心重怎么办?自己老起烦恼。有时候见到男众就生不净念头。做梦还会梦到,该怎么办?请师父开示。答:这是众生的一个无明,一个大无明。只要生到人类,这个无明它就存在。没有淫欲不会生在这个娑婆世界。生到娑婆世界,这个淫欲心就会生成,有百分之五十的淫欲心才生为人类。..

邪淫的危害及断除方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时值末法时期,世风江河日下,学佛之人不得不面对铺天盖地的贪嗔痴对境。“贪”为行者第一大敌,狭义的贪专指男女欲事,“邪淫”专指居士对非配偶外异性的不正当身、口、意行为。无论普通世人也好,学佛善士也罢,若不能堪破此关,则非但得不到任何出世解脱成..

吃了多少众生肉,来生变畜牲还债,统统还完了,才能再得人身

◎人身难得而易失,失掉人身,再得人身不容易,这一生吃了多少众生肉,来生再变畜牲,生生世世变畜牲还债,统统还完了,才能再得人身。◎顺性德是真善,违背性德是大恶,这是善恶的最高目标,也是绝对标准。◎感,古人喻为种植,应,喻为开花结果,感应,是依自性而起的,自性遍一..

发现了念头可以改变物质,这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心,这是真诚到了极处,对待一切众生,于一切法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性是空寂的,十法界是幻有,假有,不是真有,刹那生灭,一世法不可得,常作如是观,你自然就放下了。◎科学家研究物质,把物质根源总算找到了,它是念头产生的幻相,不是..

因果从不会亏待你,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的故事

下面根据星云大师的回忆,介绍一个慈航法师的公案。星云大师说:“慈老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慈航法师说,他自己以前在鼓山当衣钵(丛林中的职事名称,在方丈室管理衣钵,跟侍者的身份差不多)的时候,当时年纪还很轻。有一天他上厕所的时候忘记带卫生纸了,正好看见身..

嘎玛仁波切:慈悲喜舍是爱的最高境界

通常情况下,如果大家相互认识,你有苦难我会很难过,你有快乐我会很高兴,因为我们很熟悉。但是,我们的思想不只针对一个很熟或者不熟的人,对自己好的人、不好的人或仇人,甚至与自己不相关的六道一切众生,我们都希望他们远离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这个就叫“慈悲”。慈悲为怀的..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然后认识烦恼,再用佛法去除烦恼,这就是修行。烦恼越少,修行就越好;烦恼减少了,修行就进步了,这就是我们最需..

呷绒多吉上师:成就和解脱并不在外面,而在于你的内心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12):汉地很多学佛的人都喜欢东跑西跑,胡思乱想,以为真正的修行必须是依止有名的上师,投靠有名的寺庙,否则没有办法成就解脱;或者认为这也要学,那也要懂,要学习很多佛法知识才算修行。因此,有的人除了学习《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其它所..

无病发财的雨宝咒,每天念诵108遍,无病无灾、财源滚滚

若能至诚供养三宝,念诵如是大陀罗尼。经七昼夜时无暂阙,诸天龙神皆生欢喜,自末冥雨所须财谷。《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云:若有人素食梵行,断食酒肉,日夜恒诵,获大富贵。佛告诉我们如何求财:若有人欲受持雨宝陀罗尼者。如供养一切如来。一夜二夜或三夜。专心诵持。受敬净信三宝..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什么佛陀、菩萨看事情都没有障碍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到底是谁对谁错呢?这里的“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就是角度的问题。你看事情的时候,..

修行中的“三障”指的什么?

问:六祖坛经中,有颂曰“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其中的“三障”指的什么?答:“三障”是指:报障、业障和烦恼障。一、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也..

孝顺父母就是积福改命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