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李娜:六字大明咒的感应

「一个很有时的机会,从『六字真经中融会了道。在对『唵嘛呢叭咪吽』的一向息的诵念之中,我溘然获得一种被什么提升起来的感到:眼明,心亮,身体也处在一种异常高兴和快乐的动静融合的感到之中。我想:这是什么地方?以前我怎么不知道?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到过如斯令人陶醉的地方,..

财运福报爱情婚姻

(假如您看到这篇文章,不要转移您的留意力,请耐心读完,您必将受益,南无阿弥陀佛!)舍与得舍方能得,不舍不得。舍即施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财运跟舍有关,小时刻就比较大方的孩子,长大后多有钱。参我不应该不舍得。太抠门儿了发不了财。有的人特别省,结果不是孩..

一世的情义

有人说人离世后就化为一抔泥土,什么也没有了,我不爱好这种概念。星云大师的话契合我的心意,星云大师说:人之生也,必定会死,人之死后,还会再生。生死活死,死死生生,如环形的钟表,如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停止。今生完不成的愿望,还有来生去追,还有无穷的愿望,多..

适应当主管的烦恼

作为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老虎几乎饱尝了治理工作中所能碰到的全部艰辛和苦楚。它终于承认,原来老虎也有软弱的一面。它多么愿望,可以像其它动物一样,能够享受到同伙相处的快乐;像其它动物一样,能够在犯缺点时获得哥们儿的提醒和忠言。它问猴子:你是我的同伙吗?猴子满脸堆笑着..

净土法门: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第2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海贤老和尚的表法。前面我们学习老和尚「严持戒律,勤修梵行」,介绍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学佛的同学必须要遵守,念佛求生净土更不能违背,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到,这就是严持戒律。勤修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无量寿经》经..

净土法门: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第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起,一连四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发起中元祭祖法会。昨天是祭祖大典,从今天起有三天三时系念法事。大家要我在这里讲几句话,我就想到海贤老和尚的表法,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永思集》并不长,光碟也只有五十分钟。印志法师到香港来把这些东西交给..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9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佛教禅定与摄生

作者:陈星桥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经由过程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备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心坎七情五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聪明,解除人..

禅学的开朗

国学是人类迄今积累的聪明宝库里面极大的一个库房,这个库房里有一件瑰宝叫做中华禅学或中华禅宗。禅学的开朗是通向心坎和人际调和的坦途。近代有人类学家认为:两三千年来,地球上叫做人类的这种灵长类动物,在智力上并未有大的进步。譬如,在哲学和文学上,人类的最高峰依然是两..

晒台早期禅法的心性说

内容提纲晒台宗是接收初传期禅法最为凸起、最为圆熟的一个宗派,素以教观双美著名。本文从禅法的角度对晒台思惟进行审阅和归纳,整理出晒台宗的禅法思惟。心性说是晒台宗二祖慧思大师禅法思惟的核心,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为万法之本体,二是心即全妄而皆真,三是如来藏说..

慧能心性思惟的特点:自心本体与“三无”之旨

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应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付与了迥然不合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惟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素心、自素心、妄心、直心,以及有关性的概念系列--法性、自法性、自本性、真如本性、本觉性、佛性、净性,..

百丈清规内容的商量

《百丈规绳颂》与《禅门规式》辨析百丈清规的原貌,在现在已经无法得窥,然则在一些相关的资估中还保持了大量的信息,在《宋高僧传》卷十有《百丈怀海传》【《大正藏》卷五十,770~771页。】《景德传灯录》卷六亦有怀海传并其《禅门规式》【《大正藏》卷五一,250页。】,在《..

南能北秀

弘忍的学生浩瀚,出类拔萃的也不在少数。个中最著者有十学生,而惠能、神秀又是十学生中的俊彦。因为他们两个后来各在一方传法,禅法上又有着渐、顿的不合,被算作南顿北渐的代表。神秀(?~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人。年四十八,从忍禅师所受得禅法。据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

止观相即

止(samatha),音译为奢摩他,是止息妄想的意思,想要达到止心不乱的禅定;观(vipasyana),音译为毗钵舍那,是观想诸法的意思,从而获得人生解脱的聪明。在小乘禅法里,两者分别代表不合的境界,譬如,安般守意的禅法,分为数、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但在大乘禅法里,止..

禅宗的返照自我与诗的超越注视

禅宗的悟,是对主体内在的佛性的的返照。在禅宗思惟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对于佛性的实现,主如果在于返观自我的顿悟。所谓明心见性,就是熟悉自我之心,发明自身之佛性。《坛经》中反复申说的就是这种返照自我的开悟。慧能认为自性本是清净的,佛性即在自性之中。一念悟时,众..

圆融相即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三谛圆融,是要解决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三论师与成论师之间的二谛之争。在各类二谛的理论里,关键问题是真谛、俗谛若何相即统一?能不能统摄一切万法?智顗认为,法华圆教可以达到三谛圆融的境界,二谛与中道相即不二,含具一切万法。从止观的角度来看,三谛圆融..

慧思大师的心性说

慧思大师禅法思惟中的心性说,是繁复而周备的。历来学界都是从思惟的角度对他的心性说进行粗略的勾画,而且大多把它放在了晒台宗这一特殊的思惟背景下来分析,并未将其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来商量。实则在《大乘止观窍门》等著作中,慧思大师对心性这一极抽象的概念所进行的解剖..

互具相即

一念三千,是晒台宗观心实践的最高境界,属于解脱论的范围。从止观的角度来看,实现一念三千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十界互具。根据《华严经》的唯心偈,智顗认为,一念心,即一念无明法性心,普遍适用于十法界的一切众生。彼此既然都有这个一念心,是以就有十界互具的结论。一念心即具..

“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

关于晒台早期禅法的提法,尚是一种测验考试,虽然学界也曾有过这方面的商量,但此处的内涵却与以往的有所不合。到今朝为止,把晒台宗的义理算作禅法来研究的,在禅学研究方面还没有。也就是说,学界在研究禅宗史、禅思惟、禅法的时刻,并没有斟酌到晒台宗的思惟义理及其行法,这是..

《维摩经》与生活禅

《观众生品》载,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法,便以天花洒向菩萨和大学生的身上。花到诸菩萨身上,纷纷腐化;到大学生的身上,便粘着不堕。大学生们运起各种神通去花,却始终不能去掉。天女问舍利弗为什么要去花,舍利弗说此花不如法。天女指出花的本身无所谓如法不如法,说..

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印顺法师是现代著名的佛教授教化者,其著述极为丰富,研究十分深入,对海峡两岸的教界学界的佛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为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作出了重要的供献。一印顺法师提出,禅宗史的研究,必须弄清楚超时空的自心体验,现实时空(历史)中的方便演化,这对禅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合掌又称合十,其中内含有十六种意义: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处。..

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清】浙水慈云灌顶沙门续法集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二节 业感缘起论

第七章业感缘起第二节业感缘起论业感缘起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有情业力所感生。《俱舍论》云: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但由有情业差别起。一切有情由感作善恶等业,由业感死活等苦。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成三世起轮回,死活相续。有情业因不合,所感的正依也各自有异..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第五章百法之要略第三节心所法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浩瀚别感化。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二)与心响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境)及同时;(三)系属于心,离心不能自有,如王巨之不相离。心工难缘取境界之总相,心所于彼不唯线取总相,..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第三章五乘教法第五节三乘共学一、三法印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准确。如世公函,得印可托。一切经教,若有法印印之,等于佛说。若无法印,即为魔说。欲知佛法真义,弗成不知法印。此法印为识别真伪佛法标准尺度。此..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佛学之宇宙论第二节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禅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含容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

第四章佛学之宇宙论第一节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穷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假使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一节 百法分位

第五章百法之要略第一节百法分位宇宙间之万有,其数无量无边,佛典名之万法,或称诸法。法是总该一切事物之称,也即万事万物。梵语达磨之本义为轨持,持即任持自性,轨是轨生物解。等于任载摄持自家之特点,能为法度模范令他生解。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大小,无形有形无不各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