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于传喜法师湖南长沙开示(2011.04.29)师父领进门,证明你们是三宝弟子,然后那个宝就要靠你们亲近了,佛宝、法宝、僧宝。我们平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佛宝,阿弥陀佛是不是法宝,阿弥陀佛伸手来接引是不是僧宝,阿弥陀佛具足三宝。但是我们讲这个还是比较抽象,..
烦恼
寂静法师:只有接受,一切才有开始
我从小喜欢思考人生,喜欢问很多问题。比如我常想,为什么我会来到人间,几十年后又要死去,中间还充满很多痛苦,那我来到人间有什么意思呢?这样看来,生命岂不是来这个世间受罪的吗?后来我继续思考,发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改造自己的生命。佛教里讲众生是业力身,我们来到..
你的理念经得起推敲吗?
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所有社会现象,包括为人处事、经商创业、社会治理等等,这些外在表现都是价值理念在起作用。所以理念的正确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正确理念的规范指引,社会才能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人生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修行才能取得理想效果。那么理论的正确性该..
宏圆法师:过去佛现在佛名号义理相同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段经文是说明佛的名号同,先说的是名号同。尔时,就是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 劫前的时候。日月灯明,是这尊佛的别号。我们都知道佛的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
海涛法师:了解自身的脆弱痛苦,对他人才能有悲心
释迦牟尼佛有一天跑到一个有钱人家里,看到他在盖房子,因为佛陀有神通,知道过几天他就要死了,佛陀就跟他说:“老富翁,跟我出家吧,出家将来可以得解脱,世间变化无常”,老富翁说:“佛陀,我知道,你没有看我正在盖房子啊,盖好以后我儿子要结婚,结婚以后我还希望他生个儿子..
平等功德
九八年早餐开示―平等功德(共一集)1998/6/27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20-013-0627诸位在《华严》、《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无量寿经》,在世尊这么多的开示当中,我们在同一个时间都能够听到,都能够接触到,这个缘分是非常希有的。闻法之后最难得的是细心体会,契入境界,我们就能..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2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上一节课,学习的是假借语言,来称叹诸佛和释迦牟尼佛的权实二智,这叫做寄言叹,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是绝言叹。绝言叹,就是不能用语言去称叹的,用语言称叹还不够,还要加以绝言叹。绝言叹这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
大安法师:怎样如理如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对苦难众生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由菩提心才能引导我们的六度万行,由于六度万行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一切菩萨修行最终得到的佛果是属于众生的,由于属于众生,我们就要对众生感恩,要恒顺。但恒顺众生..
怕子女没有钱用,拼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呢?
怕子女没有钱用,拼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呢?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八日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成正觉,而我们仍然轮回六道,昏迷颠倒,整天爱呀、爱呀爱的,情情爱爱,丈夫也放不下..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1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法华经》的序分,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正宗分。正宗分是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的十九行的偈子,总共是十五品半,我们先来学习《方便品》。《方便品》在本经..
惟贤法师:修布施就要这样子来修
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体表现在实践上,是学修结合、解行并重的。要行,布施是万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贪心,消除我执。在实际行动中,能够舍弃我自己的一切,虽然有舍就有得,但也不要执著于得。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就是周济贫..
净慧法师: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的开示。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又怎么办的。这是非常有名的几句话:“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两句,讲开悟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两..
欲望之迷,戒色很难?
食欲与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一个是为了满足生存,一个是为了满足繁衍。在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这里深度谈一谈困扰现代人的另一种欲望。纵观每个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会面临道德与欲望的冲突。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哪个少年不风流?哪个少女不怀春?食欲,性欲,名利欲皆..
宏圆法师:菩萨十戒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大智度论》中讲的十戒。第一戒是不缺戒,就是不犯重罪。犯了五逆十恶重罪,就像过河用的浮囊,浮囊是用布或者皮子所做成的大袋子,里面冲上气放在水里,然后靠着浮囊就可以到彼岸,到对岸。如果犯了重罪的人,就像把浮囊给丢失了,这样就不能从烦恼的此岸度过生..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一)03
第十九章行门第三节净业助行7.请佛住世。佛是大智大觉者,佛住世弘化,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圆证无上菩提。所以,佛欲舍寿命时,我们应头面顶礼,恳请佛长久住世,作众生大导师。佛如来的住世与涅盘,由时节因缘所致。《大般涅盘经》记载:释尊临涅盘时,出大音声,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
知道有佛的地方就有魔
「其它如《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也可以用来证明临终佛来接引。那我们在这个经里面,从前面读到此地,知道有佛的地方就有魔。魔跟佛的差别,佛是正念,诸位要记住..
宣化上人:想要消灾延寿,这三点我们要能记着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181.问:现在人欲横流,故有爱死病(艾滋病),用什么方法来救呢?宣化上人:就是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用此六种方法可以把世界的一切疾病治好。你行为端正,什么传染病也触不到你。1182.问:如何功夫相应?宣化上人:喜怒哀惧爱恶..
宣化上人:是什么在作怪,不让你精进修道
这都是魔在作怪,不让你精进修道就希望你懒惰不精进,永做魔的眷属。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位!我们生活在这世间上,多数人都是做了魔的眷属,所行所为,尽是魔事。种种的魔事──就是魔业,交织成为一个大网,把我们紧紧罩在里面,六道沉沦,而不自觉。所谓魔业,皆由一念的妄想。..
宣化上人: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在,就不会向外驰求,到处攀缘。若是不在,则容易妄想纷飞,甚至发神经。总要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