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出海三次遭海怪拦截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划,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呢?”“大众!我认识一位受持五戒的居士,福慧兼..
智慧
佛门公案:竺道生大师智慧超群令顽石点头
竺道生大师(公元355-434)师承鸠摩罗什大师选自《僧宝传》,明贤法师著竺道生大师,东晋高僧,鸠摩罗什大师法嗣。巨鹿(今河北平乡)人,俗姓魏。道生大师幼而颖悟,八岁依竺法汰大师出家,改姓竺,从此专心道业。年方十五岁即登讲座,弘扬佛法。至二十岁受具足戒时,已经见重于..
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的皇后与五位扇提罗石女侍从之间的宿世罪报因缘。新出家的沙弥们因此心生大忧惧,顶礼佛陀后说道:“世尊!我们听闻石女的前世因缘,感到十分恐惧,为什么呢?舍利弗和尚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堪受举国上下供养美味珍馐,但是我..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教诫。”这位比丘起了这个念头,世尊当下便知道了。于是世尊告诸比丘:“如果有比丘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希望如来能够亲自教导训示我。’这位比丘应当持戒清净..
这个最著名的佛教故事连不信佛的人都知道,你呢
萨波达王割肉喂鹰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这时,所有的天龙鬼神见状,不约而同地相继询问:“天王您为什么如此面带..
女子将新婚丈夫推下山崖 命案背后隐情令人唏嘘
拘达娜刹那间爱上了那位小偷拘达娜是舍卫城里一位富翁的女儿,一直过着平静、深居简出的日子。但有一天,拘达娜看见一位将要被处决的小偷时,就在刹那间爱上了那位小偷。她开始拒绝吃饭,表示自己除非能嫁给他,否则她也不愿再活下去。拘达娜的父母只好向国王的官员行贿,以此来换..
佛陀的最后遗嘱
佛陀在转法-轮的过程中,其实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时,无常、苦、空、无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法轮,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身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
愚僧逆袭的故事:佛门高僧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世间没有不劳而获,勤苦是人生的美德!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里晒藏经,大众也晒衣服。时禅堂里有位小..
他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法 最终成为禅宗初祖
达摩祖师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在没有出家以前,本是南天竺(印度)国王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虽然他从小生长在贵族家庭,但对世俗的浮华和各种享受则淡然处之,反之对探讨心性佛理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众不同的菩提达摩有一天,他的父王香至王邀请当时在印..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人共会一处。那时,舍卫城中有一位敬奉三宝、受持五戒的优婆塞,命终之后投生于舍卫城中大长者家,长者的妻子怀胎时,世尊以天眼观察,知道这位优婆塞投生在舍卫城中最富有的长者家。同一天还有一位修习梵天之法的梵志婆罗门,..
富商女儿爱上盗贼非嫁不可 婚后她杀死丈夫出家为尼
富家女证得阿罗汉果拘达娜是舍卫城里一位富翁的女儿,一直过着平静、深居简出的日子。但是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将要被处决的小偷时,刹那间就爱上他了。从此以后她拒绝吃饭,除非能嫁给他,否则她也不愿活下去了。拘达娜的父母只好向国王的官员行贿,换取小偷的生命,然后将她嫁给他..
希求涅槃之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有位梵志,名为生漏,来到佛所,向世尊作礼问讯之后,在一旁坐下。生漏梵志请问世尊:“世尊!刹帝利种姓的人,现在心中有何欲求,身口意的造作为何,热衷于学习哪方面的技能,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婆罗门种姓的人,心中有什么欲求,身..
智慧法语:走险路时莫慌张 文殊菩萨教你“安全诀”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经典原文】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险道”:若见着这个世界上有危险的道路,很危险的,一走到这条道路上,就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这谓之危险的道路。这时候又发愿,说“当愿众生..
高僧故事:禅宗二祖慧可禅师的悟道故事
二祖慧可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开示:“女子有五种贪爱,是哪五种呢?第一,想要出生在豪贵之家;第二,希望能够嫁入富贵之门;第三,希望能够使唤自己的丈夫,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第四,希望有众多儿子;第五,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顺从己意、独立作主。比丘..
吃哪里坏哪里的因果报应
有一位女居士请教妙法老和尚:我婆婆在台湾,身体没什么疾病,只是每当出门,行走不到百米,双脚腕就会感到酸累,必须坐下休息一会再走。为此跑遍了台湾和美国的几家大医院,却都查不出毛病,求师父开示。你婆婆是不是喜欢吃卤猪蹄啊?是,师父,您是怎么知道的?我婆婆每天都要吃卤..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中,何以不来?答曰:众生罪重故,诸佛菩萨虽来不见。又法身佛常放光明,常说法,而以罪故不见不闻。譬如日出,盲者不见;雷霆震地,聋者不闻。如是法身常放光明,常说法,众生有无量劫罪垢厚重,不见不闻。如明镜净水,照面则..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须去做。哪五件事呢?一是为一切众生宣说佛法,二是为父亲说法,三是为母亲说法,四是教导世人正确的知见,并力行菩萨道,五是为未来将成佛的菩萨授记。”这时,五比丘来到尼连河旁世尊的处所,顶礼佛足后,在一旁坐下。优陀..
八岁小萌和尚拒美女搂抱后一语惊人
很久以前,当时印度由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会扩大,下令阻断皇宫对外交通,并派使者前往寺院,祈请圣僧慈悲祝祷疾病早日消除、天下太平。当时僧团派出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八岁妙颜沙弥前往皇宫,为阿育王、夫人、大臣、宫女开示佛法。妙颜沙..
施一口水——舍利弗用大智慧度傲慢豪富
舍利弗用大智慧度傲慢豪富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眼观之,这个长者宿有大福,今得豪富,即往度之。舍利弗即以神足持钵到长者家,这时长者正坐着吃饭,看见舍利弗来了,顿发瞋心,既不请坐..
流浪乞丐原本是富家之子家财万贯
流浪乞丐原本是富家之子家财万贯佛陀在《法华经》〈信解品〉中,有一段讲到长者在外流浪的故事:这位长者为了找孩子,亲自离家到各处去找。迷失的孩子在外过了几十年,受尽生活的折磨。有一天,长者看出一位乞丐就是他失踪的孩子,他心里着急,怕孩子又走失了,于是派人在后面拼命..
大梵天王——最初请佛陀说法的人
编者按:此故事摘自:《贤愚经.卷一》,三宝住世大明灯,礼敬供养出苦轮。得遇三宝,是众多善缘的成就,若没有佛陀累劫勤修、大梵天王请佛住世、僧宝承传法脉、大善知识慈悲化众,芸芸众生于漫漫长夜里,沉沦苦痛,将无可依怙、无由出离。因此,当以至诚恳切之心,礼敬三宝、供养..
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电影《三打白骨精》海报[原标题]多识仁波切: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是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从作品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来看,作者吴承恩有相当的佛学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维描写了从人到佛、人心净化的艰难历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
误解“攀缘”意义的长者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於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断除六道轮回的苦,一定要断除攀缘的心。”一位富有的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好好修行,不再轮回六道受苦,因此对一切众生..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名念佛一法最为简易方便而普及大众。从本位上看,曹雪芹以世出世法并彰的法理引领着读者步入持名念佛一门,认知《红楼梦》主题佛教说的人们早已摆出了充分有力的左券。于此再进一步,我们通过归纳解析后得出结论,《红楼梦》不..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地,也直指我顽固的“我执”。事情由来已久了。我和老公之间,冷战加冷战,横眉冷对,相对无言。然而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想要的,是“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我和老公从结婚到今天已经十七年两个月又十七天了,曾经有甜美..
你也在绕圈子吗?
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只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的一匹普通白马。这匹马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工作,身强体健,吃苦耐劳,从不捣乱。玄奘大师心想:西方路途遥远,去时要做坐骑,回来时要负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忠实可靠的马吧..
误解“攀缘”意义的长者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於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断除六道轮回的苦,一定要断除攀缘的心。”一位富有的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好好修行,不再轮回六道受苦,因此对一切众生..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五种呢?第一,恒常游化在外,所以不能诵持佛所说的教法;第二,对于曾经诵持的佛法容易忘失;第三,无法定心正意;第四,即便修行得到正定,却因无法持久而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