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忍辱是忍受别人的羞辱吗?如何面对过去失意的自己?

网友:师父,忍辱是忍受别人的侮辱、羞辱的意思吗?如何理解这个“辱”字?学诚法师:忍辱是梵语翻译而来的,音译“羼提”,意译为安忍、忍耐、忍辱,意思是于任何违逆之境,皆能安然处之,内心没有嗔恚、怨恨。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其中..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院子里有一棵上百年的荔枝树,结的荔枝也还蛮多的,他在树前又盖了房子等等。有些人提醒他说:“既然你在这里已经盖了房,买了这块地,你应该找一个风水大师来..

佛陀告诉你选择朋友的7条准则

编者按:你有发小儿吗?你有闺蜜吗?你有和你无话不说的朋友吗?没有的话,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佛说七条择友标准。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是亲善友。密事相语,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如此七法,人能行者,名为亲友,应附近之。――《四分律・衣度..

教您一个绝招,可以判断出现在面前的佛菩萨是不是魔

对于各种境界不执不取,不要当真,了知真正的功德增长的验相应该是自身心相续出离心以及慈悲智慧的增长,而不是这些境界。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对于自心显现境界的执著,正是轮回烦恼的根源。阿知仁波切开示:如何辨别禅修魔境先讲一个宁玛派修行人的真实例子。在青海久治..

印光大师:懂得“示弱”的人 才是真正的“强者”

编者按:你喜欢逞强还是示弱?大部分人都喜欢逞强而不愿意示弱,总以强大来标榜自己,想借此赢得尊重和崇拜,但其实他是想掩盖他的怯懦。但一个懂得“示弱”的人,必定是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充满智慧的人。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表率――学会..

印光大师:欲求美好姻缘,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感言:因果报应的道理,反省到自身种种正报、依报,则知一切结果不离自身累劫造作之因。深信这个道理,心中于他人、环境定然无丝毫埋怨。若有责备,亦只怪自己..

净土法门:晓得再坏的环境,也不过是几年、几十年,我后来的环境大好

1我们在生活当中,有顺境有逆境,顺逆境界现前,我们都要接受。接受的时候,我们不要在这里面产生喜怒哀乐,这就是智慧。2顺境里面不要起欢喜心,逆境里面不要生烦恼,为什么?境界里起了喜怒哀乐,你那个佛号就念不成,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成。3我们的目的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地方..

净土法门: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

【关于“魔障”的开示(合辑)】【佛菩萨会制造一些机缘,替我们消业障】(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所以,世界即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个世界是不好,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他世界还不坏,什么原因?「护念得安住」,佛的愿力。佛知道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是一时糊涂..

进退之间,大智慧(精辟!)

夫妻之间:妻子退一步,体贴又娴熟;丈夫退两步。全家更幸福。情侣之间:女人退一步,爱没有输赢;男人退两步,感情更牢固。长辈晚辈之间:长辈退一步,大局能全顾;晚辈退两步,敬孝不能无。大人小孩之间:大人退一步,教罚两兼顾;小孩退两步,尊重从小塑。上下级之间:上级退一步,..

净宗法师:为什么很多人念佛没往生?

物质的力量,比如我们坐坐车,整个身体的重心、重量必须放在车上,才能完成身体的转移。以此类推,我们要完成心灵的转移,从娑婆世界到极乐净土,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到阿弥陀佛的心所在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心像一艘大的航空母舰,我们一定要靠上去。怎么靠呢?就是信,就是归命,这叫..

仁禅法师:十念法,没时间念佛的最佳选择

慈云忏主的十念法是非常奇特的,并不是如我们一般人想象的,以为十念就是念十声阿弥陀佛。【十念者。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多少,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每天早..

净宗法师: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问题:有一个问题现在很流行,我觉得它代表了当代中国人的主要困惑之一,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读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呢?”法师,您是怎么认为的?净宗法师:是的。这个问题或许代表了当代中国人的主要困惑,甚至也是世界人民的困惑。没有理由认..

嘎玛仁波切:总是腾不出时间修行,怎么办呢?您平时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我很想修行,可是很忙,总是腾不出时间修行,怎么办呢?您平时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嘎玛仁波切答】作为现代都市中的学佛者,要修行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周围的环境也不像以前那么单纯。不像在昌列寺,每天除了念经修行以外,就是吃饭睡觉。吃完饭,绕绕塔、..

朱亚仲:学佛要学知识,但更要学智慧

一、佛教是追求真理智慧的宗教,理论上越学应该越清净调柔,慈悲心和包容心越发增长,而现实中,一些人佛法学的越多,学佛时间越长,心中的烦恼和妄想却越来越重。我对你错;我懂你不懂;我是内行你是外行……类似的心理,很多佛弟子都有。不少人学佛多年,结果是:脾气越学越大,性..

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是如何孝顺他的父母的?

再说到本会,『释迦文佛,特升忉利天中,报圣母恩德』。《地藏经》讲经的因缘很特别,是世尊在他四十九年教化因缘将要结束圆满的时候,最后一次升忉利天,所以这个法会是在忉利天宫开的。为什么?他的母亲在忉利天宫,这个法会是特别为报母恩而开的。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后不..

放生的人,可消除大灾劫

若想长寿,则应放生,《放生赞》云:“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无别方,戒杀放生而已矣。”又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

万行大和尚:什么样的人会有大成就

你们天天、月月、年年都在听开示,出不了大师,我就是第一个喊冤枉的人!佛法是自利利他,也就是现在社会经济学所讲的“双赢互惠,方能持久”,否则就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这样绝对没办法长期立足。还有一部分人听完以后是没感受的,就像石头一样,听完以后没反应――这是一种罪..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一愿、诸根具足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四十一愿、诸根具足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颂曰若人闻名欲往生乃至得成佛道时不断烦恼净诸根具足实相身诸根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六:闻名令得端严愿(义寂);诸根具足愿(法位、..

净土法门:为什么婚后会有不幸的问题发生?

问:「末学新婚蜜月之际,突遭丈夫遗弃之巨大变故。请问如何面对此薄情寡义之人?他自知犯错但死不悔改,应如何劝化?」答:这一桩事情,在现前社会里面我们常听到,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常讲,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社会像一个人身一样,家庭是这个身上的细胞。我们身体如果..

大福德的人,都善能赞叹佛的功德!

《华严经》十地菩萨赞释迦牟尼佛偈(每天诵一遍功过恒河沙)释迦无上尊具一切功德见者心清净回向大智慧如来大慈悲出现于世间普诸众生转无上法-轮如来无数劫勤苦众生云何诸世间能报大师恩宁于无量劫受诸恶道苦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出离宁代诸众生备受一切苦终不舍于佛而求得安乐宁在诸恶..

学诚法师:如何辨别假僧尼?如何看待烧高香?

还宗教场所一个清静!国家宗教局有关领导在上海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将对一些寺庙道观存在的被承包、乱收费、烧天价香及假僧假道等问题进行清理,还宗教场所一个清静。如何辨别真伪Q1、假和尚造成了社会对真正出家人的误解,应该如何去化解?学诚法师:当前社会..

净土法门:每天给你气受的,给你罪受的,那是什么人?

第三条「忍辱」波罗蜜。忍辱,用现在的话来讲,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耐心,凡事欲速则不达,很细心,很有耐心,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圆满,才能做得成就。我们自己日常生活要有耐心,我们学习更要有耐心,佛法的修学不是短时期的,为什么?我们的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修,修正这一..

净土法门:不能读经,就念一句佛号行吗?

【解】念佛往生,为不思议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议智。我们迷了,我们对于“不思议智”有怀疑,所以念佛往生的心不够坚定,它障碍我们往生。这五种智慧如果你们不明了,都会产生障碍,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此地。那到底怎么办?方法有,我们肯不肯相信?方法是什..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

金刚经第14品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白话文三、行大忍辱离我法执成就第一波罗蜜,从忍辱中来。虽然修持般若者,若无忍辱作为资具,起无我观照,如何契合实相?诸菩萨度生离相,布施无住,如果没有现前历缘外境,怎能成熟功德法身。圜悟克勤禅师说: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悲柔和,善..

悟道法师:安士全书第15集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诸位同修,及网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请大家看影印的,大家手上拿影印的《安士全书》,请大家翻到「济人之急」。「济人之急」,再翻过来一页,旁边的页码是三十四、三十五。我们昨天跟大家学习到「济人之急」,前面是「救人..

计较太多,反而失去得更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的前世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大师悲心不忍,放弃潜修生涯,从1918年下普陀山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安士全书》开始,到1928年,展开了十年的弘化事业,刻印流通各类佛经善书一百多种。与此同时,由于《印光法师文钞》在全国流通,向大师来信请教的人越来越多..

只要执持名号,就具足了一切

“阿弥陀佛”叫万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实相德能,凝聚在这个假名里面——音声符号里面。既然这个名号是无尽的宝藏,我们就得去开采,去挖掘。那挖掘,怎么挖掘?就是执持名号。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把这个名号当中的万德给它挖掘出来,开采出来,或者又叫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