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善导大师解释这个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这样的一个讲经的活动,今天是第四讲了,上一次由我们另外一位常学法师给大家讲过这个三皈依,我不知道在座的都有来听闻了应该,听说这个反映非常好,法师讲得也真切,大家听得也受用,这就是一切都来源于我们这种宿世不断不断..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

信佛不能盲从膜拜 快来看伪经目录!

学佛人应悌然警觉,明辨是非邪正(资料图)弘扬佛教的音像与书籍广泛流通,总的来说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员增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增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能够以各种方式,传播正信、正见的佛教,饶益众生,功德无量。然毋庸讳言的是,在弘扬佛法的音像与书籍中..

净宗法师:借助于他力

净宗法师:借助于他力在生活当中,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善于借助外力,很难成就。各位到这个念佛堂里边来,如果没有传明法师这样的发心的话,那各位能够有这样清净念佛堂来念佛吗?尤其我们从外地过来,念佛堂成就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不过是借助他力;要讲这个麦克风,也是借..

略谈承远、法照、少康大师行迹

略谈承远、法照、少康大师行迹——《净土宗教程》讲记三十七中国净土宗三祖是南岳的承远大师。承远大师修行精进,修难行之苦行,现身就已经能够到极乐世界去(这是通过法照大师的描述得知的)。法照大师奉他为老师、师父,就是由于法照大师在定中看到阿弥陀佛旁边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和..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修行、他的思想,确实在净土宗的教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也可以说,是在善导大师手上完成了中国净土宗思想的奠基、框架。善导大师的老师是道绰大师,..

净土宗祖师的判教

净土宗祖师的判教——《净土宗教程》讲记三十六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修行、他的思想,确实在净土宗的教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也可以说,是在善导大师手上完成了中国净土宗..

净宗法师:极恶之人的往生

《观经》下下品的众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连自己的父母都杀,哪里还有这样的人呢?简直是没有人性,然后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把佛教破坏得乱七八糟,还敢谋害佛,像这样的人,简直是直落地狱之底的人。我们一般人心里说:「这种人还到净土去呀?他一去,岂不把净土弄得天下大..

界诠法师: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要求、追求,那都是属于贪这个范围。贪财、贪名、贪利等等,这都是属于贪。如果你虽然也很修行,但是与这个贪相应,依..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根本原理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根本原理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却深邃浩博,乃佛果觉境界,极平常极玄妙,超出众生的思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兹谨依圣言量,对念佛原理,略作管窥。一、名具万德,名召万德阿弥陀佛深知十方众生,无始以来,念念..

般灯法师:今夜 我们都是观世音菩萨

观想自己就是观世音菩萨(资料图)今天晚上我想给大家解释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第二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闭关”。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大家学佛的理由可能各种各样,有很多人是稀里糊涂地就学佛了,觉得这个挺好,我喜欢我就学了。有些人觉得,学佛,是..

净宗法师:念佛人自然成佛

《往生论注》木火喻弘愿寺出版的系列书中,有一本《一半凡夫一半佛》,书名就是根据这个比喻来的。就是一半木头一半火的意思,“木”就是凡夫众生,“火”就是佛。这个比喻非常妙。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众生念佛,佛从心出,..

净宗法师:人人都有往生权

第十八愿,其实就是佛与众生之间救与被救的一个约定。怎么叫“约定”呢?“约”就是预约,“定”就是决定。这两个字是从因到果贯穿在一起的。所谓预约,就是在因中,也就是事先。事先说好,应当如何兑现,到结果的时候就如何兑现,这叫“约定”。“约”也是“约束”,既然有约,就..

你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化成你的功德呢?

如何转换成自己的功德?(资料图)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就是说弥陀的本愿功德已经存在,但是你必须把它启动起来,套一句蕅益大师的专业名词,叫“转他成自”。你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化成..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要求、追求,那都是属于贪这个范围。贪财、贪名、贪利等等,这都是属于贪。如果你虽然..

信愿法师:正行能往生,杂行不能往生,此说正确吗?

问:有人说:「正行能往生,杂行不能往生。」此说正确吗?答:此乃邪知妄见,兹引善导大师开示以作明证,善导大师《观经疏》言:「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

净宗法师:学法要依传承

我们中国历史上,一般熟知的净土宗祖师就有十三位,其他宗派的很多祖师大德也都弘传净土法门,也都有自己的净土思想。这些净土思想彼此之间是有差别的。经过历史传承之后,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信息和资料,初学的人会觉得难以抉择。最基本的,这里有一个契理契机的问题。善导大师的净..

信愿法师: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这段疏文善导大师说的实..

净宗法师:念佛时心散乱怎么办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对整个净土宗念佛法门所作的结论性的解释。称念弥陀名号,是不在于我们的心是散乱还是不散乱,因为凡夫既然堕在散地当中 ──所谓「三界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属于欲界,欲界是散地,色界、无色界叫定地,你要有禅定工..

净宗法师:最后是引导到念佛

到最后,这部经十三定观也讲了,散善三福九品也讲了,然后念佛也讲了。那么,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一般人都认为观想殊胜,肯定要付嘱观佛三昧,「如果说散善不殊胜,那定善很殊胜;定善里边,如果说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不殊胜,那最起码真身观,观阿弥陀佛很殊胜。这个才是最..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假设今天我们在末法众生当中,随他所在的国土(依报)..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有这样一个比喻,‘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器,’修道如同炼铁,一定要把铁内之渣滓去掉,才能造出纯净的器皿来。锻铁又如金矿炼金,必须在熔炉里炼,把金全部融化了,才可以将杂质,不干净的东西清除得..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所照之众生为何?

问: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所照之众生为何?答:根据佛经祖论之意,阿弥陀佛光明摄受念佛人。如《观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如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

慧净法师:慈心法门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很久没有和住众相聚谈话了,虽然七八天前道场有举办围炉,但也只是齐聚用餐,增加一些美好、和谐、温馨的气氛。出家众聚会,主要是以讲俗谛为主;因为真谛的部分,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讲述,以及出版的丛书、网站、月刊,内容还..

衍慈法师:修行如去心垢身心得清净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上章说修行应用中道,使得成就。这章说去心内垢,方得清净。有这样一个比喻,‘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器,’修道如同炼铁,一定要把铁内之渣滓去掉,才能造出纯净的器皿..

修行如去心垢,身心自得清净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上章说修行应用中道,使得成就。这章说去心内垢,方得清净。有这样一个比喻,「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器,」修道如同炼铁,一定要把铁内之渣滓去掉,才能造出纯净的器皿来。锻铁又如金矿炼金,必须在熔..

会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善: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则废恶以修善。定善包括十三观,散善包括三福九品。十三观分依正二报:前七观是观依报(日观、水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

信愿法师: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

问: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跟大家报告《念佛专又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专注的称念,对于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言,确实非常的重要。中国净宗祖师善导大师,非常提倡念佛专修。在《观经四帖疏》里,告诉我们净业行人,修学..

信愿法师:信深愿切故,邪说勿动摇

信深愿切故,邪说勿动摇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向大家报告《念佛重信愿》。念佛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重是注重,信愿是往生三法之一信,之二愿,当然有信、有愿,必定有行,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当然要注重信、愿、行往生三法,因为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