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国王,他看见出家人整天没有事做,只是不断的念佛,觉得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道:“我听说修行的人,必须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们整天清闲没有做事,只是念佛,那里会有成就?”那出家人说:“修行并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虽然整天清闲,..
放下
净土法门法语: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
护持学佛网1我们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裡面清清净净,这是菩萨事业。2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样样都做,样样清净,样样不执着。3学佛,由心裡面去求,也就是说修清净心。4我们一切工作,无论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业上,你要问,于你学佛有没有妨碍?你..
净土法门法语:这是净宗的三宝
护持学佛网*信、愿、持名,这是净宗的三宝。真信、真愿难!世缘放不下,不是真信,也不是真愿。真愿、真信那个样子是什么?万缘放下,一心专念,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像锅漏匠,那是真念,那是个真正念佛人。*世缘里面,利益众生的不能不做,做了不放在心上,这就行,决..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护持学佛网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2.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从今以后随缘度..
净土法门法语: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护持学佛网1.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不执着、不分别,从这下手,这叫学佛,这叫功夫。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要执着它,为什么?假的,你执着它干什么?不是真的,不要去分别它。如果起心动念了,赶快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提醒自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提醒自己。..
佛并不是万能,因为佛也有三不能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第一、不能代人转业就是个人的业各人自己受,无法转给他人。第二不能代人成佛,各人的生死各人自己了。第三不能度无缘众生。因为佛力再大也大不过业力。不能替人转移业障。就是不能将某甲的业转给某乙来受。尤其是定业属于必须要报的业障。但是对于一个真心修炼..
漫谈真学实修净土宗要点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若欲真学实修净土宗必需恒持敬诵《佛说阿弥陀经》必需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必读必修《印光法师文钞》《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宗”诸多经典中的重中之重宣化上人讲述《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明确指出《佛说阿弥陀经》的重要意义:“这一部经是佛亲自说的,也不是天..
佛教中的三界及六道轮回的真相揭秘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六道业因:人道是主要造业地,是六道“源头”。人一生能造百千万亿生死业因业果。人生一世,为一期因果告一段落。下一期因果如何开始,取决于此生造作及命终时起于何心。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
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显现黄金般的颜色呢?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全身的颜色不是真金色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便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肤色的差别。因为种族肤色的不同,而产生了种族之问的距离与纷争。每一种..
净土法门:我们是换一个道场,这里的道场障碍太多
有人问我,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圆满的法门。没错。那净土宗不能明心见性,好像在表面看不如禅宗?实际上禅宗一万个人修,难得有一个人成就;净宗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成就。它成就的比禅高,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极容易修,但是最难相信。所以相..
净土法门:往生的秘诀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至于末世,持名者虽广,而往生者不多」,这..
净土法门: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心还被境转,等于零
【此皆迷己为物所转】这一句结论说得太好了。这个道理,诸位如果想要深入去研讨,在《楞严经》上。觉悟的人决不『为物所转』,这个「物」是包括自身以外一切境界,就是我们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用「物」这个字来作代表,不会为物所转。只有迷了自性的人,才被外头境界所转,我们现..
佛说它是成为菩萨甚至成佛的本钱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所以初发心。——《华严经》【注释】“深信于佛及佛法”:你学佛一定要深信、切愿、实行,这叫信、愿、行三资粮。学佛的人,没有信心不能成佛,也不可不发愿;你发愿,若不实其实在去做,也不可。所以要有..
净土法门: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
「若人能于五痛五烧之中」,这就是讲现在在六道,特别是在人道,应当要「专一其心,制止意业之三恶」,意业的三恶就是贪瞋痴,再加慢、疑是五恶,贪瞋痴慢疑,五毒,这五个不好。贪的根是情执,坚固执着情爱,瞋的核心是傲慢,痴的核心是愚痴,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断贪从情爱上断..
净土法门:不要计较、好胜,一定要上上品往生
「《安乐集》云: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你看,念老为了这句话,一心称念,举这么多的经论、祖师大德的注疏来说明。不是一个人说的,大家都这个说法,佛不是在一部经上讲的,在很多经上都讲,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今劝后代学者」,我们都包括在这里头,「若..
净土法门:求智慧先求什么?
「轮回六道,贪欲为本。生死苦海,智为能度」,学佛要求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心来,从平等心来,你看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觉就是智慧,清净心平等心能生智慧,智慧是清净平等所生的。我们要求智慧先求什么?先求心地清净。心地本来清净,现在不清净了,里面充满了垃圾。现..
净土法门:用心要专一
「《净影疏》曰:除妄显真,名断疑网。」网是比喻。妄舍弃了,真就现前。妄是什么?妄想、妄念,表现在外面是妄言、妄行。我们能把这个放下,真,真心,真心就现前。真心是清净心,真心是平等心,清净平等就现前了。用真心,真诚,真诚到极处,性德自然流露,不用人教,其义自见。..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下面举个例子,「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
天如惟则禅师感念恩师的动人、独特方法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姑苏有一个“江南园林甲世界,姑苏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以这两个地方,杭州可以说是异常富贵;姑苏也有一种情调,最主要的就是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那么我们常说到世界名山僧占多,实际上世界名园也是..
佛陀学生群情第一的迦旃延--素食学佛网
佛陀学生群情第一的迦旃延迦旃延在佛学生中称为群情第一,他思维敏捷,回答问题针锋相对,概念光鲜。如一婆罗门修道者问: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刹帝利与刹帝利相争,是为了什么?迦旃延答:为了贪欲。比丘与比丘相争,又是为了什么?迦旃延答:是我见和法执。什么人能离开贪欲、我见..
净土法门法语:这样用心,妄想杂念不容易起来
护持学佛网1念佛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是什么?《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也不难懂,执着、分别、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意思比较深,但是分别执着好懂,我们从这里下手,在日常生活当中尽可能地放下分别执着,尽量去放,天天学着放,时时刻刻学着放。2什么方法最有效果?给诸位说..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没有放下!
护持学佛网*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没有放下。放下从哪里放起,这个很重要的,从自私自利放起,首先把自私自利放下。放下情执,这最难放的,情执是贪的根,傲慢是瞋恚的根,怀疑是愚痴的根。你要放下贪瞋痴,要从它的核心下手,情执、傲慢、怀疑,你从这里下手,贪瞋痴才能断得了,..
净土法门法语:如此修福,后福无穷
护持学佛网1佛教我们修福积德,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没有福德纵然得到了,也很快失掉。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你修因就得果。财施得财,法施得聪明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2心地清净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报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善事,有福,是“有漏的福报”,有..
净土法门法语:天天念阿弥陀佛,准你开智慧,准你得福报
护持学佛网1学佛求什么?学佛是求智慧、求福报。只要你老实、听话、真干,天天念阿弥陀佛,准你开智慧,准你得福报。2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福报是自性里本有的,智慧也是自性本有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什么是自性,这叫迷惑,智慧没有了,福报就没有了,..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护持学佛网1我常说,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是业障,名闻利养这个念头是业障,五欲六尘享受这个念头是业障,贪嗔痴慢这个念头是业障。2业障是烦恼,业障是习气,要把它断掉,要把它放下!你放下一分,跟佛的境界就接近一分;放下两分,跟佛的境界就接近两分。3你这些念头,当然一下断不了..
净土法门法语:你天天念佛,为什么不能成就?
护持学佛网1我们晓得念佛是大福报,而念佛往生是大福里面的大福,为什么?弥陀是世出世间第一福田,只有上智、利智才肯干。这话不是我说的,印光老法师讲的。有上等的智慧、猛利的智慧,他才肯干,为什么?他认识清楚,没有这么高的智慧认识不清楚。2我们一般念佛,天天在念佛堂念佛..
男女之情 缘于前世因果(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
《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假如楞严经不灭,处死时代就现前。由此可见《楞严经》之重要性。《楞严经》的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或简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佛说该经的直接人缘为,阿难化缘时,遭摩登伽女之..
【禅定】什么是禅定?佛教禅定若何修?
禅定(佛教解释)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狼藉之状态,或曰禅为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
【无我】是什么意思?无我境界是如何的?
无我是什么意思?佛教无我的意思无我,梵语(Anātman),即世界上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力个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个相续赓续的五蕴聚集体。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自力的、其实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住、自力、安闲、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一般人都认为..
惊心动魄!十五位法师与居士经历过的地狱见闻实录
序善导大师言:唯知今朝贪酒肉,不觉地狱尽抄名;一入泥犁受长苦,始忆人中善常识。都是近代的真人实事,每篇简短扼要,醒世力强;且其见闻者,多是鼎鼎有名的近代高僧,可说人格包管,公信力高。释慧净谨识佛历二五四八(公元二○○四)年七月十三日一、宝光和尚入冥所见绍兴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