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

为什么上师吹的气有那么大的加持力?

只要你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就有佛的力量真正的佛法和所有的功德都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在我们的动机上。有大悲心和空性智慧的人,他说的一句话、眨一下眼、一个呼吸,都是有功德的。心里有慈悲和空性智慧,你吸进去的都是大悲,呼出来的都是加持。有的人头痛,找具德上师吹一口气,很..

别提空性,先问问自己是个好人吗?

俗话说:“走千里路,看第一步。”成佛之路漫长遥远,初学者怎样走好第一步呢?有的初学者在皈依以后,急于观修空性,想尽快开悟、证悟般若智慧,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菩提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侧重慈悲心的世俗菩提心,另一个是侧重离戏无分别的般若智慧的胜义..

怎么也想不到“代人受过”竟然是件大好事

消除业障(图源:网络)佛弟子为什么要代人受过?其实是一个消除业障的好机会。对于一位正人君子来说,“自己的过失自己承担”,这是一个基本的人格素养。而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高一步,那就是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过失,还要勇于代人受过,如《入行论》所说:“他虽..

修行为什么要时时忏悔呢

所有三门不善业,法身光明界中忏关于忏悔,在讲解金刚萨埵法门时,已经说过很多了。无始以来到现在,有的罪业是自己知道的,而大多数犯下的罪过是自己所不知道,或已经忘记的。包括身口意所作的十不善业、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四重罪、八邪罪和掠夺三宝的财物等等罪业,以及许多..

偶尔能对上师生信心,如何能做到随时保持,真正做到视师如佛?

问:偶尔能对上师生信心,如何能做到随时保持,真正做到视师如佛?索达吉堪布:要以《前行备忘录》中所讲的五种了知而修。第一、了知上师是佛:即使按照不了义的观点,真正的上师也是佛的化身,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如水月一般以缘起而显现于世间。如果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

嫉妒可以让你的生活一塌糊涂

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不幸福,心中烦闷每一天,我们要虔诚感恩诸佛菩萨,佛陀指引我们道路。所有的传承上师和佛菩萨,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在寻求究竟解脱之路上。佛弟子不能离开佛菩萨与具德上师,如果没有他们的加持力,我们绝无法用自己凡人的智能,去寻到真正的佛法。如果能先从这一..

嘎玛仁波切:对未知领域要审慎对待

愚昧者少言为妙学佛时,对于佛法实相空性或深奥胜义的义理,如果不了解,不应该产生邪见或毁谤。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能正确地理解,并毫无颠倒地受持。这是对深奥佛法不恐惧的忍辱。我们虽然是大乘佛教徒,对许多教义还没有很深入了解之前,听到某些稀有殊胜的理论或妙法,往往会..

怎样才是具有正信的佛弟子

信仰,有正途也有邪路信仰,有正途也有邪路。当你决定要相信前,首先要确定这个信仰,是不是你终生坚定不移,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从众、恐惧等心理导致的偶发性信仰,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因为这种信,很容易就会摇摆不定,甚至迷惘退失。为什么有人会退失信仰呢?有正确信仰的..

善恶之行即在一念之间

我们佛教里有句名言:烦恼即菩提。就像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臭臭的肥料,哪来好吃的五谷粮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也是从看似丑陋的污泥中长出来的。好与坏,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一个人没有负面的情绪,就感受不到正面的快乐了。很多人一生下来,家境太好了,身体也健康,家庭也和..

菩提心是一切成就的来源

皈依和菩提心始终是修行人最重要的课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全都是以菩提心和空性大悲的精华为要。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让菩提心和空性大悲结合在一体,让悲智双运在我们心中产生。没有菩提心,我们修多少法,观多少本尊都没有用,也无法通达深奥的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只要你没..

让佛法成为你生活中的快乐之源

找到将佛法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和益处如今大部分人,似乎什么都不缺。要房子有房子,哪怕是租来的房子,出行有车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车子,银行有存款,甚至股市有股票,但越是这样越缺乏安全感。那些坐豪车、住豪宅的人,经常眉头紧皱,情绪不好。再看看农民工,一天的劳作后,吃饱..

皈依和累积资粮最殊胜的对境,莫过于上师

皈依和累积资粮最殊胜的对境,莫过于上师。尤其当上师灌顶、说法时,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大悲和殊胜的加持,都融入了上师的意念中,两者无二无别。这时我们对上师所做的供养功德,会随同上师的功德普及十方,其他时间的大供养,都不如在这时候供养一口食物的福德大。所以,累积无上资..

为人之道,先要学会感恩

现世的父母及与自己宿世有缘的上师、师父对我们的恩德无与伦比。首先,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对于每个众生来说,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了。对学佛的人来说,生命更是珍贵。因为我们要靠这个生命到达彼岸、解脱成佛。然而那些怨恨父母的人说什么:“是他们把我带到这个世间来的,但是..

为众生成佛善巧播种 自利利他功德难思议

在浊世时代,不仅自己要珍惜跟随具德上师系统闻思修佛法的殊胜因缘,还要引导更多的人学习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佛经文中说,就算背父母环绕宇宙,也不如让他们拥有对三宝的信仰,这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佛经故事里记载着一个尽孝三兄弟的故事。曾经有三兄弟,在佛陀面前誓愿..

嘎玛仁波切:心灵自在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你而言,最贵的是你的命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我们修的绿度母心咒要比别人的长,在“嗡达列都达列都列梭哈”后面,多了“嗡达列旦梭哈”?法本里就是这样写的,这就是诀窍。其实,我们修的咒语很多都是后面多一小段。以前师父告诉我,我们宁玛巴的伏藏法门,最诀窍的内容都在后面..

真正的四皈依,是否在对上师具有无伪的信心后才有?

提问:真正的四皈依,是否在对上师具有无伪的信心后才有?聽上师答:一般来讲四皈依和三皈依没有太大区别。四皈依里增加了皈依上师。因为上师为三宝的总集,所以要一心皈依上师。如果是四皈依,那么要先了解,为什么说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对上师生起信心之后再皈依也是可以的,这跟..

累积无上资粮的福田,以广义供养承事善知识

现在有些人以为,学佛就要拿钱出来供养,很费钱,对供养上师,也存在偏见。因而,在想学佛却舍不得种福田这件事上,有些烦恼。其实,身为弟子,承事具德上师的方法不仅仅是财物上的供养。在古代,能够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真正的高僧大德、具德上师,是极大的福报。密续中说:“以..

宗萨仁波切:当一个人极度坦诚 他就已经无坚不摧

在最新剧情长片《嘿玛嘿玛》当中,他便探讨了这种身份与行为之间的矛盾。影片融合了宗教、悬疑、犯罪等颇为吸引人的元素:每隔十二年,就有一群人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森林,戴上面具,隐藏起性别和身份,度过两周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人毕竟无法放下世俗欲望,男主角从戴上面具开..

扎西郎加上师:藏历火蛇年天降月二十九,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供养龙王日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1月17日,藏历火鸡年九月二十九,为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与供养龙王日。诸位大护法,为利益和挽救迷失轮回里的苦难众生,如严父般将深沉的慈悲隐藏,示现愤怒相利益众生。愿见者皆远离魔障困扰。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是佛教著名护..

禅修即关照这颗心: 你不慌乱 它就会听话

禅修:让心听话(图源:网络)心就是这么奇怪,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烦得要命!比如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心非常容易散乱,既不想排九节佛风,也不想发菩提心,怎么也放松不下来。其实,这都是妄念现前。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心都不太听话,总是被贪、嗔、痴、慢等各种烦恼及欲望的念头..

索达吉堪布: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

征服了外太空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科技时代的佛法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

多识活佛:法有法脉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

大家下午好!我就不说题外话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四大学统,也就是法脉。研究佛教必需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要从源头去寻找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来自印度,1400多年前传到藏区。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藏传佛教保存了最完整的佛教体系。而汉传佛教是单一的显..

忏悔时应如何观想金刚萨埵

如果我们能诚心忏悔,罪业就会慢慢清净。金刚萨埵佛,誓愿帮一切众生净化业力。通俗一点就是说,我开个大澡堂,想洗澡的都到我这儿来。活生生的金刚萨埵佛,是我们忏悔一切罪业的能依所依。密法的观想实修,须经具德传承上师灌顶、口传,指导后才能进行。所以即使是从书籍、网络上..

依法不依人与“视师如佛”自相矛盾吗?

修行(图源:网络)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法不依人”,而金刚乘佛法强调对上师要保持虔敬心,两者是否相互矛盾呢?佛法中的每个立论都是为了适应众生不同的需要。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会给一位上火的病人吃凉性的药,而给一位体质寒凉的病人吃温补的药。二种药看似矛盾,但..

我们为何要给那个泥塑的菩萨磕头

心存谦卑,不忘修行一、顶礼的意义一般信徒进入寺庙大殿,看到佛塔,见到上师等,都会顶礼。但很少人会思考,礼佛时是顶礼铜像、泥像或木雕造出来的佛吗?是顶礼石头或水泥作的佛塔吗?上师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值得我们向他顶礼呢?因为我们虽已经皈依三宝,但还是凡夫,..

出家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为了你和众生而远行

孩子,妈妈就要远行了,在即将启程之际,妈妈有许多话要对你说。你还小,可能还没有耐性将很多话听完、记在心里,所以妈妈将这些话写在纸上,希望它们相伴你一生,并指引你走向光明之路。你现在刚上初中,正值少年时期,以后会逐渐走向成熟,历经高中、大学,然后步入社会。能够拥..

这才是上师对你真正的摄受

指出你的毛病,说出你的缺点,这是最好的善知识。总是表扬你、赞叹你,一味地说你的优点,不是具德的善知识,也不是好善知识。对你严厉是真正的利益你,直接点明你的毛病才是真正给你窍诀,证明已经真正摄受你了,否则上师善知识不会这么做。比如我,是不是真的嗔恨心这么强?脾气..

什么是佛教讲的三千大千世界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佛陀在佛经里,告诉了我们他觉悟后看到和感受到的境界。《华严经》里,佛陀告诉我们什么是华严世界。“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华严世界的这种概念,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微观世界。比如,我们认为自己居住..

培养更多的佛二代,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为了天下所有的一切苦难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他为众生服务了一辈子。从一个国王的儿子,走上了证悟之路,最后成就佛陀的果位,一生讲经说法45年,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直到80岁涅槃。我们是佛的儿女,从皈依之后,就有了佛..

佛陀证悟后,最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佛法如虚空般深奥广大,典籍如大海般浩瀚无边。初学者常常感到茫然:应该从哪里入门呢?其实,佛陀在最初宣讲佛法的时候,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佛应从哪里开始。两千多年前,释迦摩尼佛证悟了无上佛果,为令众生获得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于藏历六月初四这一天开始传法,史称“初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