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当我们这一念心很清楚地现前,很坚定地忆念阿弥陀佛功德的时候,这个时候,所谓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种感应道交!在这感应道交的..
临终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一个人只要一口气还在,即使造了很大的重罪,还是可以忏悔净除的。古时有的人一生造恶,临终遇大善知识,觉悟发了一念善心,因而得到善终。《楞严经》上讲得明白,佛陀告诉我..
佛陀跟我们的差别
佛陀的生命是万德庄严的,我们的生命是充满着痛苦。当然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佛陀的内心世界比我们多了一道智慧的光明。我们缺乏智慧的光明,虽然有一种离苦得乐的动力,但是在快乐当中却陷入了轮回的生死果报,恶性循环。我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带动烦恼,由烦恼启动了生死的杀盗..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衰,未劳攻破。而复别有疑义,盛传当时。若不商榷,或致诖乱。故于万寿讲次,别述所见,冀息时疑。匪曰好辨,亦以就正有道耳。问:当代弘扬净土宗者,恒谓专持一句..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菜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2、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
人生不能“透支”,要留点福报到临终的时候用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最好能够回向――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个对我们净土宗太重要了――“善终”。凭什么“善终”是五福、净土宗里面最重要的?印光大师说:你平常福报要省着花,原有本事买一百块的钢笔,你买六十块就好,四十块干什么呢?临终的时候..
孝敬父母,等于供佛(火遍朋友圈)
一、孝敬父母,等于供佛古圣先贤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是就是种福田,比求神拜佛功德还大。所以,在家孝父母,不必远烧香。佛经记载,遇到灾年,很多人都饿死,佛托钵乞讨3天没有要到吃的,饿的不行。这时有个来请教问题的出家人觉得不是滋味,心想:佛是无上福田,..
新年到了,念佛人的这“五福”自然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一、善终:念佛人得善终,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且是容易得到公认的,现今在佛教兴盛的地方,很多医院都知道设置念佛堂、往生堂等等,很多临终关怀研究部门还会将其设为专题研究项目,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居士问:请问师父,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大安法师答:作为在家居士,为病人进行临终助念,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机会,应该积极地去参与。帮助了别人,等到自己临命终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是善因善果的对应。另外,助念也是最好的修行。平时对无常还没有什么概念,..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二)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会消失。(三)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
问: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本源法师答:"助念"顾名思义即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但这只是助缘而已,决定不是往生之正因。是否能往生,主要取决于亡者临终时是否正念具足,若信愿具足,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人在临命终时是福报最浅薄的时期,四..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作用到底有多大,印光大师给你解答!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不用三 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印光大师说: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莫讶”,不要惊讶──明明知道我们会惊讶,所以事先说“你不要惊讶”。不要惊讶什么事呢?“一称南无阿弥陀佛,超越十地菩萨”,这么厉害!..
谛闲法师:因果报应贯通三世 请多积善德
编者按: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因为他们只能看到今世,不知因果贯通三世,只有通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才能明白因果真相。慧远大师有《三报论》,阐释三种报应方式,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俗语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谛闲法师这篇文章也是如..
助念对往生西方起什么作用
问: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本源法师答:"助念"顾名思义即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但这只是助缘而已,决定不是往生之正因。是否能往生,主要取决于亡者临终时是否正念具足,若信愿具足,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人在临命终时是福报最浅薄的时期,四..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三,四川省仁寿县农旺镇黄坳村七组人。母亲从二 七年开始念佛,二 八年八月皈依三宝,皈依后坚持吃长素,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于二 一八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时二十三分安详往生,世寿九十一岁。敦伦尽分,培植福德母..
北宋高僧省常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个期许,就是将来在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所以极乐世界又叫莲邦,有祖师写过一首诗,叫“思着莲邦雨泪垂”,叫莲邦。我们念佛的人一块同修呢,叫莲友。还有一个组织机构,就是大家一起来念佛,我们结个伴,有一个所依之处,就叫莲社。莲..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说“伏业往生”?净界法师答:带业往生就是说,临终的时候你不能让业力起现行,因为业力会牵动。要想业力不起现行,你烦恼不能起现行,因为烦恼会刺激业力。所以,带业往生,简单地说就是临终的时候不..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读《范滂传》,苏轼慨然谓其母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其母道:“汝能为滂,吾顾(岂、难道)不能效滂母耶?”长大以后,苏轼即通经史,..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土渐渐生起信心。可他眼高手低,修行无法相应。印光大师对他严厉批评,可他固执己见,不肯听劝。一年冬天,悟开抱病回山,和师兄聊起外面的事,还没讲完,就突然说不出话,第二天就去世了,也没什..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很多人看了游本昌老先生主演的《济公游记》这部电视剧,被济公的扶危济贫、为百姓解忧解难、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精神所感动。但也对其剧中所刻画的破帽破扇破鞋、神智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的形象所不解。"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流传很广,几乎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