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

任桂仪居士舍利

任桂仪居士往生录1、世间因缘:任桂仪居士,女,1968年6月2日辰时出生于山东青州某农家。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姐妹排行中最小。幼年丧父,母亲持家。母慈子孝,全家在当地很有威望。大哥从医,二哥、三姐教学,均进城工作。90年任桂仪到某工厂工作。1994年任桂仪与我结婚。结婚..

观慧法师舍利

观慧法师舍利观慧法师师金州萧氏子,名汉良,生于一九二八年正月十五日。少聪慧,身敏捷,习武有成。四五年安康双溪禅寺“觉性法师讲《金刚经》,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感“人生草露风灯,南柯一梦”,遂皈依座下习..

清贵尼师火化后的彩色舍利花

清贵尼师火化后的彩色舍利花四川省安岳县文昌寺住持,比丘尼释清贵,俗名黄安秀,年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幼年随父母吃素念佛。七岁在上禅下庄老和尚座下皈依,因为信仰佛教,不顾人们讥笑,一直独身素食。为了生活曾做过零时工,务过农,还做过小生意。落实宗教政策后,年在..

海玉和尚肉身舍利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九华山佛教的典盛与兴旺。在九华山繁繁点点、如星空般的寺庙中,有一座风格别具、为旅人香客特别注目的寺庙,它就是矗立在东崖峰悬岩峭壁上的百岁宫。百岁宫的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

华德和尚成就肉身

华德和尚简介:华德和尚,九华山肉身菩萨之一。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氏,生于清穆宗同治年间。幼时习武健身,稍长读书习文,16岁成了秀才。能诗善文,擅画梅鹤,工于书法。他恃才傲物,风流不羁。19岁父亲去世,渐染赌习,把家产输个精光,乞讨流浪至桐城。在桐城遇到了一位自称力..

法龙和尚肉身舍利

法龙和尚的简介法龙和尚(1812-1909)(九华山清代高僧)。法龙和尚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河南省一个不太富裕也不贫穷的家庭。因生来患有腋臭,遭外人歧视,也不为家人所容,所以从小就出了家。先到陕西西安、终南山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辗转四川等地,渐有所悟。咸丰年间,法龙到九..

大兴和尚肉身舍利

大兴和尚,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字了维。安徽省太湖县牛镇乡朱家村人氏,生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4年)十月二十四日亥时。他1.85米的颀长身材,骨骼宽大。虽然瘦骨嶙峋,精神却很矍铄。大兴和尚一生参禅悟道、善医治病、乐于助人,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据其《朱氏家..

黄玉兰居士成就肉身舍利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弥陀肉身(大愿)菩萨的黄玉兰居士,是安徽省砀山县大屯村人,出生于1940年阴历正月初四。一生专修专弘念佛法门,于2001年阴历六月十五念着佛号,面带微笑,安详自在,圆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终年六十一岁。在家庭自然环境下,未经任何处理,至今肉身不坏,依..

贡噶老人肉身舍利

贡噶老人的简介:贡噶老人本姓申,享年百岁。贡噶老人是清朝皇室之后。贡噶老人是在台湾传扬密宗的第一人。贡噶老人是在三十六岁时开始修习佛法,三年后赴西藏学习密宗佛教,「贡噶老人」名号是当时的老师贡噶佛爷所赐,1960年贡噶老人来台弘法,先后在台北与台南兴建贡噶精舍、重..

什么是舍利花?舍利花几则实例故事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舍利花。舍利花实例一:家住北京朝阳区88岁的老太太赵氏与2003年2月19日早..

鸠摩罗什舍利塔遗址介绍

鸠摩罗什舍利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户县的草堂寺内。是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塔。塔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此塔的造型、雕刻,均极雄健精美。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1953年至1978年,全面进行修葺,并建立“草堂寺文物保管所。&..

圆瑛大师与印光大师 [如意]

在与印光大师的交往中,圆瑛大师一直对印光法师怀着敬仰之情。每当圆瑛大师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时,总会向印光大师请教,希望得到印光大师的指教。在平时的生活中.圆瑛大师常将印光大师作为自己最尊敬的高僧看待。圆瑛大师对印光大师一直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即便是他在荣任中国佛教..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之物。世间圣人,不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亦随顺俗情而行,又复谆谆于仁民爱物之道。推圣人爱物之仁,可知以肉表诚孝恭敬之非义也。夫表我诚孝恭敬,当以极..

太虚大师论素食

佛教与素食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世界佛教徒因生活环境之各殊,亦有肉食者,特皆重在杀生耳。例如蒙、藏之喇嘛,禁止畋猎渔网,而不禁食羊餔牛酪。暹罗、缅甸之僧众,以沿门托钵而资生,故亦不择荤素。印度佛教式微,现今流传系婆罗门教。一般佛徒,..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中,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解脱,如果佛陀能够让众生成佛,那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把众生给度完了,我们何必还沦落至此。佛教的终极目标终得个人去实修实证,而非只是终..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圣诞

2013年12月19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圣诞。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在王佛世时,有一个国王,他听了佛的道理,心里很向往,产生了无上的向佛之心,就抛弃王位,当了法门(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各派中出家者,统称沙门。佛教盛行之后,专指佛教僧侣),他的法号..

“节俭爱民,食不重肉”隋文帝杨坚

倡导节俭隋文帝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很是节俭,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他还提倡官员节俭..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图解-智慧的象征-人生的体会

第一章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第一节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间,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既..

净土宗独有的内在条件[杨白衣]

净土宗独有的内在条件净土宗不但有一般大乘共有的内在条件,且另有独特的内在条件:(一)以信佛、见佛的大乘展开净土往生说在“经集”里记载,有一位婆罗门学生,某天听完佛陀之说法后返回南印度报告师父说:自从见过佛陀以来日夜思念不忘,我向着佛陀的所在日夜念佛陀。..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演培法师]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演培法师中国人的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为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并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

谈谈《阿弥陀经》中的文殊菩萨 [净弘]

谈谈《阿弥陀经》中的文殊菩萨在《说阿弥陀经》序分经文,第六、众成就经文中列出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在菩萨众里列出文殊师利菩萨等四位代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祗树给孤独园,聆听世尊演讲《阿弥陀经》,发愿求生西方..

解脱必备的三个窍诀 [索达吉堪布]

解脱必备的三个窍诀——2010年腾龙寺开示五明佛学院/整理主持人致辞: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的生平事迹、弘法利生事业,相信在座各位都十分清楚。堪布弘法利生的法务非常繁忙,今天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这边传法,是相当不容易的。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索达吉堪布!现在许多居士..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西北大学演讲『2011年11月10日下午』主持人致辞:首先,我代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我们学校演讲!“索达吉堪布”这个名字,对稍微接触过佛教的人而言,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我今天就不占用太多时间介绍了,如果您还不..

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

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一、孝道的意义何谓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是必然、或必经之道。合言之: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师长,必须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道。或问,时间巨轮,将进入廿一世纪,科学早已征服太空,还在谈论孝道,是否适宜?有无需..

《阿弥陀经》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小明]

习流于形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往有一些人,对于某某佛经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于其中的义理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一点基本的佛教常识都没有。以《阿弥陀经》为例,就是这种情况。《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也是佛门课诵每日必念的经文之一,此经流传很广,很多..

善终是对生命的真正解放 [吴瑾]

善终是对生命的真正解放◎文/吴瑾人的生命,是宇宙间奇妙而宏大的交响曲,死亡,则是生命交响不可或缺的华丽乐章。佛法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佛陀指示我们,人身的难得,纵然亿万年都未必有这样的良机。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生命的礼赞,并非是贪恋生命。佛陀指示生命之..

往生是指什么 [愿斌]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7年),由印度僧伽叶摩腾及竺法兰二人率先来华。桓帝建和元年(西元147年),安息国僧伽安世高及月氏国的支娄迦谶来中国翻译《无量寿经》。目前通用的《无量寿经》是曹魏嘉平四年(西元252年)康僧铠所译。“往生”一词出自于《无量寿..

佛教里的“幡”是什么意思?

幡‘幡’:梵语叫做‘波哆迦’,也叫做‘计都’。它是旌旗类的总称,和‘幢、盖’等同是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的用具。在长阿含经第四游行经、和法华经第二‘信解品’里,都曾提及‘幡’的话题。自后有‘幡&rsqu..

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心的话,你为什么也生?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2.平常这个人本质是善良的,遇缘对你心,也不用对他,他平常是善良的,只是因为遇缘让他心情想不开,情绪不稳定等等因素,让他生气了,你不..

圆瑛大师与印光大师

在与印光大师的交往中,圆瑛大师一直对印光法师怀着敬仰之情。每当圆瑛大师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时,总会向印光大师请教,希望得到印光大师的指教。在平时的生活中.圆瑛大师常将印光大师作为自己最尊敬的高僧看待。圆瑛大师对印光大师一直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即便是他在荣任中国佛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