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通两时,通平时,也通临终。这个对我们也是很有作用的,你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晨朝十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会来接引的。还有一种临终的情况是:他一生没有闻到净土法门,到临命终要下地狱的时候,遇到善知识跟他说阿弥陀佛..
临终
不可不知:死后去向与临终处理有极大关系
编者按:一个人死后究竟去哪里,除了受其生前业力影响,也与其临终面对的一切关系密切,甚至于临终那一刹那的变动都有可能改变他们投生去处。关于临终助念,很多人可能有不少疑问,比如:生前从不信佛念佛之人,临终念佛(或由他人助念)有无意义?临死前受三皈对于死后有何影响?..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五)“念经念佛,皆可超度亡人。但念佛可无间断。念经则不能如念佛不间断。又念经比念佛吃力,是以光每劝人念佛。”(三编·复慧海居士书三)念佛人不必改诵《地藏经》凡做功德,仍以念普佛为事,不必改念《地藏经》。念..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东西去杀人,把行动落实在方法上,不仅是指拿起刀杀,还有咒杀,随喜杀。这些都和杀业有关系,只不过根据最终的结果,就像量刑一样——如果被杀的人死了就犯了杀戒..
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今天应一位弟子所请,来讲「佛教徒应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生、老、病、死」四者,事实上,以佛法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死」两个字。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生是因,死是果,而「生」与「死」之问却有一个重要的变异过程(变换),..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有些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都是劝人断恶修善。”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从暂时离苦得乐的角度来说,佛弟子是等同外道。就是说一般的非佛弟子,也经常做一些慈善事业,当..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观经》中,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妻子韦提希夫人,贵为皇后,却深恶逆子行为,深感世间是苦(得为国母是福,得逆子是苦,证验福中受苦),求佛带领出离娑..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第一天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要是你不知道打佛七的目的、那末,在这次佛七中,是用不上功的。打佛七讲开示,横说坚说的都不外乎“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因为这是大家须要正确认识的。我们为什么..
印光大师说临终助念只能使用一种法器
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印光法师文钞》:“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
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但是他们觉悟了、修行成就了,开发出本有的佛性就叫做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都是佛。阿弥陀佛也是一尊佛,他的名字就叫“阿弥陀”,这尊佛在过去..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高慢的——老参!问题是:我们本来是没有资粮才学佛,每天忏悔业障、拜八十八佛,积集资粮、布施持戒,诶…有一点资粮了,开始高慢了。在《唯识学》上说:一个菩萨..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并论乎?汝作此说,以为恭维光,不知其为毁谤光也。以后不得如此以凡滥圣的恭维吾。吾见此语,如打如嘲,愧不能支。(一)心清月现,何可死执以论。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相对于藏传佛教这种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转世的不同。你看藏传佛教他们那些菩萨不得了,你看看他们的佛学院内容,他们要学风水、学打卦、学算命,因为他要接触无量众生哪,每一个众生的口味要求不一样,法门无量誓愿学。在净土..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的愿,摄受中下根机;这个「临终接引」第十九愿是为了上根机的人发的。我们先看第十八愿,请合掌: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好,这个愿太重要了,善导大师..
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生净土。很多人有些时候,嘴巴上说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能不能往生啊?就看你与佛缘分深不深了。与佛缘分浅就不能往生,与佛缘分深那就能往生。那何为缘分深浅呢?因为众生不念佛,那就与佛缘分浅..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却不平凡的念佛人当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烦恼时,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发生安定鼓励的作用。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在周围,很平凡的念佛人,但是却有不平凡的情操,他们很多行为往往是达官显贵、名人学者也望尘莫及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房东太太,大家称她“林师姐”,我..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身体出家心也出家,这是最好的。还有一种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就是好像没有道心的这些剃了光头的人,或者仅仅为了搞点经忏佛事,赚一笔钱再还俗的人,这就是身体出家心没有出家,心还是俗人的心,我们就称他叫光头俗汉。还有一..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是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
「往生」与「枉死」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上虽然常说要往生极乐,实际上常常会枉死娑婆,注意枉死的「枉」,是冤枉的「枉」。本来往生极乐并不是死掉的意思,也不是肉身死了,才去极乐世界。我们从字面上简..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当然我们安住心性以后,我们就从心性里面,开始观察人生的因缘,观察因缘呢,我们先看看我们的过去,就是我们过去是怎么过的,委骸回视积如山..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诸如,为什么临终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呢?为什么念佛过程当中会闻到异香呢?乃至于念佛三昧中能够见到西方三圣呢?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我们曾在九华山打过一次精进佛七,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有几个女居士,作些做饭的后..
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很聪颖,儒学的根底都很深厚,早年也考取过诸生,就是考取过秀才。他对出世间法非常好乐。按他自己的记载,原来小的时候,他就看到一个邻居的老太太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就觉得很奇怪,说老婆婆你怎么天天念佛..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他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的修行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我们佛弟子去造了一个善业,那么外道也同时跟我们造了同样一个善业,但这两个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个慈善家或者是外道、其它的宗教他造了一个善..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就两个重点,不管你是什么法门,都是要理观跟事修。理观,是属于对真理的观察;事修,是一个法门的一种实际的操作。理观跟事修的关系,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很贴切,..
为何有些大修行人投胎转世后境界反不如前生?
圆观法师说走就走,十二年后重逢旧友五戒禅师投胎转世,成为宋代著名文豪问: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师、唐代的圆泽禅师,还有真如喆这些大修行人,有禅定、能开悟,为什么连欲界诸天也生不了,反而使后世不如前生?为什么他们的戒定慧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
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
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
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闭关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来吃饭。有一天,诶!他中午没下来吃饭了,而且今天没出来,明天也没出来,连续两三天都没有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奇怪,就派一个侍者上去问问看怎么没下来吃饭。禅师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