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资料图)如果说彻底没有烦恼,那就是阿罗汉,就是佛陀了。作为一个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来说,能对一个问题有正确无误的认识,就有资格来弘扬这个问题;能对一部经论有正确的认识,就有资格来弘扬这部经论,乃至一个宗派、一大藏教都是如此。除了对法义具备正确认识之外,戒行和..
随缘
海涛法师:如何成为真正的修行者?
问:如何成为真正的修行者?海涛法师:我已经老花眼了,五十六岁了,各位,再四年六十了,你可以叫我老和尚了。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到六十几都差不多了,可以买一具棺材等着,要有这个死亡之想。不过我觉得我很幸运,我五十六岁,看起来还不是很像,然后又很健康,他们都把我当做年轻..
慧净法师:念佛人怎么排除生活压力?
问: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佛家如何看待人们对工作、学术和日常生活执着的现象?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应该怎样排解?答:我们念佛人看轻现世,注重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要念佛的话,就要把念佛放在第一位,把事业、生活等放在其次。每一天,生活从念佛开始,工作也从念佛开始。对于..
济群法师:你的世界只装着一个人当然会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每天..
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
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恶业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这首偈颂是说:那行恶者因过去世积累的善业而过着富裕的生活。由于过去的福报超越现在的业力(造作的力量),他过着快乐的一生。这看来似乎不公道,..
如何理解佛所说的不可说
世间的事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了该了之情,结该结之缘,去该去之地,历该历之事,一切随缘。佛所说的不可说,是让我们去思考,而不是去说,只有学会思考的人才更懂得怎么说,而不是随便乱说,很多事不说并不等于没有表达意思。因为很多时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例如:佛在《地..
果胜法师:别让身边的人远离佛法,分享佛法有诀窍
幼儿园里曾经学了一个小故事:小白兔请小猫、小狗、小熊吃饭,虽然分享的是自己最爱吃的新鲜胡萝卜,结果却把朋友们全都给得罪了。佛法与世间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感觉有冲突,就可能是修偏了。印光大师曾奉劝居士不要勉强弘法。他说:“法弱魔强,此等伤心事,无处不有。若地方有好..
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二十周年
第九章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二十周年二零一二年是香港佛教律仪净苑创立二十周年之大好日子。二十年来,过了旧历新年,我们一班师兄弟,开始为庆祝师父之寿辰而忙碌,祝贺师父华诞快乐、法礼轻安、法轮常转、度无量众生!最初是在佛堂内安排生日素食聚餐。后来参加人数多了..
延参法师:幸福的方向
延参法师:幸福的方向人生在世,人人希望获得幸福。但是,在所有的人生体验中,幸福可能是最无确定的指向和定义的。没有人能说出幸福是什么东西。的确,幸福是很抽象的。幸福是一种感受,是心灵的一种愉快的感觉与状态。在幸福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不是吗?没有人敢说有钱有地位的..
万行大和尚:俗家弟子更应该做好世间法
欢迎你们百忙之中回到东华禅寺参加流通点的年会。虽然我很少和大家见面,但是在内心,我经常和各个流通点、禅堂的负责人以及手机里的广大网友说话,倾吐我的心声。今年整个东华禅寺都比较忙碌,我从2000年出关开始,整整十六年,东华禅寺一直在大兴土木。到今年还剩两大项目,一个..
梦参老和尚: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入门,进入悟道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道始终入不进去。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如果我们能对治着去观,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的人才入门,..
昌莲法师: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就连佛陀亦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们一样,每日过着..
证严法师:逆境是非观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世间事要做得圆融并不容易,没有历经逆境的事,不值得作为我们人生的灯塔。·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人事的艰..
星云大师:美好的随喜
以随喜代替忌妒;以随和代替孤傲;以随缘代替执著;以随力代替勉强人我之间跳探戈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上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均提童子美好的随喜黄秀美是一位美丽、柔和、洋溢着欢笑的女孩,即使在佛光山读佛学院时仍然带着一点红尘的梦想。有一次,有人..
功课要做,身体要顾,平衡点:面对现实
一信徒问师:顶礼大和尚!个人平时也学法,也打坐,对寂静与光明也有所体悟。但便秘毛病久不见好转。有无对治之法,烦请您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师答:身体不舒服,就该去找专业医生去咨询检查,听医生的,该吃药就吃药,该注意什么就注意什么。切不可自以为是,这样只会加重病情,到..
念佛诵咒是在长养慈悲心的同时练习调息,该如何次第练习
一信徒问师:尊敬的师父,我们念佛诵咒是在长养慈悲心的同时练习调息,面对违缘及死亡时,依然能调理好生息,那该如何次第练习呢?请师父慈悲开示。师答:熟能生巧,久成自然,念经诵咒,只要不间断的精进下去,自然而然就会掌握属于自己的调息方法,这个没有一定的标准,只看自己..
忏云法师:四念处观法
忏云法师:四念处观法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析分析……到极微,好比一张纸切一半、再切一半……,切到最后似有似无,这叫析空观。第二用四念处析空,第三用五停心析空。还有,按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可以析空。比方人,..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不以淡则生嫌,咸则起憎,即为解脱法门。行道之人,固宜适中。显异惑众,佛所深诫。当以蔬食为是,不必又复续行废菜佐食之事也。勿食五辛荤,正指葱韭薤蒜之物,故从草。梵网经明五辛大蒜..
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发愿与发誓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在..
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见,衷心所愿,但求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此心可昭,诸佛明鉴。释慧律题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果道场没有法,..
印光大师:佛教徒怎么吃?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不必不食油盐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不以淡则生嫌,咸则起憎,即为解脱法门。▲三编下册复章道生居士书一行道之人,固宜适中。显异惑众,佛所深诫。当以蔬食为是,不必又复续行废菜佐食之事也。▲三编..
会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善: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则废恶以修善。定善包括十三观,散善包括三福九品。十三观分依正二报:前七观是观依报(日观、水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
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这话怎么讲呢?因畜生不知善恶,故不能受戒。人若不知好丑,不肯受戒,甘心下流,这不是与..
在家居士过清明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个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居士问起:师父,清明节应该怎么过才更有意义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清明节的度节指南。一、结缘须知篇1、如果想要和鬼道众生结..
信愿法师: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
问: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跟大家报告《念佛专又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专注的称念,对于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言,确实非常的重要。中国净宗祖师善导大师,非常提倡念佛专修。在《观经四帖疏》里,告诉我们净业行人,修学..
如何将修行中的清凉、喜悦保持下去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如何将修行中的清凉、喜悦保持下去呢?师答:那就先认定一个修行法门,并持之以恒下去,长时熏修,一门深入。这个方法你可以采取净土法门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诵“阿弥陀佛”,这样仰仗阿弥陀佛大愿加持,还有自己不退转的虔诚深信,日深月久,自会打成一..
传印长老:佛法是心法
《净土》杂志2016年第5期文/释传印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律,劝喻世人遵循这一规律,皆可成佛。一佛教的根本是佛法,佛教大乘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就凡夫来说..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无为法是什么呢?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个才是最究竟之理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起心动念的,我们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做不到,人家说“应无..
戒宝法师:这样的念佛,才是念对了
今天是观音诞辰,大家共念十声佛号感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的教化,感恩佛菩萨对我们的度化!观音菩萨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观音菩萨以千百亿化身度众生,度官员就以官员身出现,遇到强盗就化作强盗的身份去度化,遇到不同的情况他就以不同的身份去度化众生。寂静..
悟实法师:学佛人面对应酬酒肉宴席 需保持三种心态
清净戒律的加持力(资料图)弟子问:师父吉祥,已受菩萨戒,但是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酒肉应酬的场合,弟子一直很纠结面对应酬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是否应该换一个应酬少的工作?既然受了菩萨戒,就要慢慢地学慢慢地修慢慢地悟。如果受了菩萨戒就尽量少应酬,应酬只会增加烦恼,有一些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