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句王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尊者孺子迦叶在憍萨罗国。游行次序递次至于尸利沙大城之北尸利沙林鹿野园中止住。是时有王名大正句。都尸利沙城。其王先来不信因果。每作是言。无有下世亦无有人复无化生。常起如是断见尔时尸利沙大..
持戒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学生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堂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月十五日说戒时。阿难从坐起正衣服前作礼。以头脑着佛足却长跪叉手白佛言。诸学生坐安定。愿佛可说戒..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只。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学生。学生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佛来。人称其德。名盖寰宇。不识斯何人也。费迦沙言。吾闻是释种。国王..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夙兴严头。沐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
佛说大集窍门经卷上
佛说大集窍门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苾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于其城内。新造一舍。各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不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个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贤者舍利曰。请诸比丘据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净除至竟说行听。从一增至十法。听向意着意。据说如言。诸比丘从贤者舍利曰。请愿欲闻。舍利曰。便说从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无为。从..
修禅定的入门基本
壹.五停心观的定义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消极、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又称为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是以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
佛教中禅宗之禅学与学禅
(一)禅是一种学问吗?1.有师有徒皆属学问范畴宗教是人类合营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既然是全人类所共有,你我都有份,而学,一定要有人教。任何一种学问,有人教,有人学,有人传,有人受,这就是学问。所以禅也是一种学问。2.禅是特殊的宗教也是..
服从Sovacassata
服从Sovacassata「随意而安」是一种逍遥安闲人生,是心安理得的精神领域。人其实是能够潇洒在此世间随意率性游,无奈被贪欲之心所牵累,生活得很不安闲,很不自然。服从是保持社会秩序的上策,社会要能安然,人人就得遵守规则。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也是亚洲国家中履行死..
瞻仰诸沙门 Samanananca dassanam
瞻仰诸沙门Samananancadassanam「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鄙谚,让人感到往寺庙走的人都是问题人物。由於寺庙高挂「佛门净地」之故,造成闲人莫近,随接著就人被视为「禁地」。於是乎,寺庙变得冷僻,僧人变得冷淡,也就给人感到佛教是个避世宗教,僧人是不吃人世炊火的避难者。再不..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卷上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大林中重阁教室。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而与阿难。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止。食竟洗漱。收摄衣钵。告阿难言。汝可取我尼师坛来。吾今当往遮波罗支提。入定思惟。作此言已。即与阿难。俱..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以前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尔时世尊知此苾刍思惟是事。即从座起。诣迦里梨道场。..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卷上不载译人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只不相得。众臣议言。越只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至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消息。兴居轻强力量游步。德化..
毗婆尸佛经
毗婆尸佛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尔时佛告诸苾刍。于以前劫有大国王。名满度摩。有一太子名毗婆尸。久处深宫思欲出游。告御车人瑜誐言。与我如法安置车马。今欲出外游观园林。瑜誐闻已即往厩中。安置车马控太子前。乘之出外。见一病人。太子曰。云..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卷上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只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只国富。国民炽盛。多出至宝。不首伏于我。宁可起兵伐其国。国有贤公。公名雨舍。雨舍公者。逝心种也。公言唯命。王告..
人生毫不能伤害的5种人
人生难免有磕磕碰碰,都免不了被人伤害,有时间也会有意无意的伤到别人,可是有几种人你伤不起,一旦你伤害到下面这这五种人,轻者你可能会背上沉重的因果关系,日夕获得报应,重者你会获得现世报,让你破财损运,遭遇灾祸。一、阴德厚重之人就是大善人,大大好人,这样的人,做到..
84、在求索之中智海浪花
84、在求索之中在求索之中在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前、中期,别说博士了,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都极其微小。而今,大学可谓已普及于社会民众当中了,以至一个无有任何学历、文凭的人,反而会成为人群中的少数分子。在文化教育的层次、范围不断提升、扩..
44、发现真理 追求大乐智海浪花
44、发现真理追求大乐发现真理追求大乐如果佛法能融入每个人内心的话,我相信人人都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越是深入佛法,越是按照佛法行持,你会发现自己的身心越是能够更快地离苦得乐。我想这一点德空应该体会很深吧!据说上大学那阵,他也跟当时的整个青年族群一样,标榜风流、追..
5、生活的沉思智海浪花
5、生活的沉思生活的沉思释圆地,出家前曾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并兼任四川省司法厅直属的律师事务所律师。我认识她已有多年了,总感觉这个人思维敏捷、很有智慧,同时出离心也非常强烈,而且生活中还不忘广积福德资粮。她曾广泛地作过各种上供下施,在这方面从不吝惜..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首页>>心经的人生智慧(目录)>>《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金刚经》的现代意义1994年春,应厦门大学青年禅学社邀请,开了《金刚经》系列讲座,在讲授的过程中,参考了几家古德权威注疏,玩味之余,颇有一些心得。当时列了一个提纲,拟撰写一篇《金刚经》文章..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首页>>心经的人生智慧(目录)>>《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劝人念‘摩阿般若波罗密'(《指月录·道信传》卷四)。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成佛的唯一途径
首页>>心经的人生智慧(目录)>>成佛的唯一途径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成佛的唯一途径【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是为了成佛,成佛在一般人看来是很虚玄的。有人可能不禁会问:自古以来究竟有那些人成佛的呢?《经》曰:“三世诸佛”。三世是过去..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首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目录>>第七章生死之超越《生与死——佛教轮回说》陈兵教授著第七章生死之超越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者、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
第三章 “业”与轮回《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首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目录>>第三章“业”与轮回《生与死——佛教轮回说》陈兵教授著第三章“业”与轮回现代汉语中,“作业”、“造业”、“事业”等词被频繁使用,但知道它们出自佛教典籍的人并不多。这些词语中的“业”,本为梵文“羯磨”(Karma)的意译,..
27、仁波且答疑选录(一)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
首页>>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目录)>>27、仁波且答疑选录(一)仁波且答疑选录(一)问:密乘是果位的修法,那么受密乘的皈依后,是否可以直接观想我即本尊,本尊即我?仁波且:我到汉地之后,才发觉不仅是学密行者,就是学显乘的行者,也大都不重视修行的次第。学佛需要..
14、布施波罗蜜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
首页>>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目录)>>14、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佛法中有六波罗蜜多,为什么称之为六波罗呢?因为只有通过这六种殊胜的方法,菩萨才能到达究竟的彼岸。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方便,最后一度是智慧,是方便与智..
3、关于灌顶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
首页>>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目录)>>3、关于灌顶关于灌顶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于厦门开示什么是灌顶?有的人说灌顶就是给你一种权利,从此以后你就可以修学某种密法。这种说法对不对?对,但灌顶的内涵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灌顶的过程中,上师按仪轨修法祈请上师..
2、关于皈依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
首页>>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目录)>>2、关于皈依关于皈依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于泉州开示(弟子问:我已经皈依了一位上师,还能不能皈依其他的上师?)圆满的皈依是自皈依,就是自己“成佛”,证到无二的自性三宝。要达到这一种皈依必须依靠三宝。上师正是自性三宝的..
佛学基础知识(第八页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首页>>佛学基础知识(目录)>>第八页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
佛学基础知识(第六页 三皈五戒)
首页>>佛学基础知识(目录)>>第六页三皈五戒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三皈五戒一、皈依的意义: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